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嫦娥奔月演变.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48790802
  • 上传时间:2023-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嫦娥奔月」神话在演义小說中之衍变「嫦娥奔月」神话在演义小說中之衍变黄鈴雅国立中正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摘要「嫦娥奔月」神话最早出自《归藏》,是中国流传甚广、影响甚巨的神话之一在《有夏志传》、《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开辟演义》、《歷代神仙演义》与《上古神话演义》这五本演义小說裡,都同时使用「嫦娥奔月」神话作为创作题材然由于原始神话本身的简略与模糊,导致后代作者在使用神话当作小說情节题材时,产生相当程度的改动故本文从嫦娥的形象塑造、奔月的肇因及嫦娥与羿之结局此三个问题出发,探讨此问题在小說情节中的发展与演变,藉以一窥古老神话「嫦娥奔月」如何在后代小說中被重新诠释改写并在最后结语处归纳出由于时代的流转、语言的多重诠释与作者意識的搀入,是为从神话到小說间影响创作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嫦娥奔月、神话、嫦娥、羿、演义小說2513文学前瞻第十期壹、前言神话是先民想象力的跌跃翻造,它的内容虽是非经验性的,然而却又真实的凸显了在当时时空背景下的生活模式与想象思维,在缺乏文字记錄的远古时代,甚至可当作史料的补充「神话本來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除了在文献中固定下來的特殊情况外,它从内容到形式,必然是在逐渐流动、变化和发展的1」。

      这种只有简練文字,略具情节架构的神话,不管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多少的想象增补、情节变異、穿凿附会……,亦或将故事的角色情节搬弄到不同的文類中独立发展,在其复杂撩目的叙事体裁背后,还有多少神话情节的存在?而神话情节是否真构成某一民族相同的文化记忆,这种影响是会在歷史的洪流中交会壮大,永传不朽?或是仅被后代作者挪用部分情节,将古老神话内容「旧瓶装新酒」,赋予不同的文学意义、时代价值?本文从重述神话上思考,探讨后代文人如何利用「嫦娥奔月」神话素材,在「小說」这种后出的体裁上进行情节的模仿或改动2明代由于书肆大兴,印刷业发达,坊间开始出现了一批混杂过往神话传說与歷史传奇的演义小說,这些小說大抵从收錄旧有神话较多的古籍取材,收集零碎的上古神话,再用流畅的口语白话改编写成这些故事开头通常从远古神话如盘古开天說起,虽然部分内容杂芜,良莠不齐,尤其多好谈神仙怪異之事,不过也有部份书写生动且评价较高的作品如《七十二朝人物演义》3产生于政治最黑暗败坏的明朝万曆年间,以史为鉴,欲达警世劝善之效其中,有使用「嫦娥奔月」神话为部分剧情者,虽有相当程度的雷同因袭,然因作者意識的展现与观察视角的不同,以及神话本身的变異性,使得故事内容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呈现纷繁多变的面貌。

      此外,讨論演义小說中对神话的重写改动亦可印证神话歷史化4的过程,因为小說创作必需经过作者理解后,将原始神话向讀者重新诠释,如此一來,虽然神话情节变得更为合理,然神话也在其过程中逐渐消亡了由于「嫦娥奔月」神话本身仅在演义類小說中就有不同发挥与开展,为了避免杂芜不菁,又碍于篇幅所宥,本文仅将讨論文本放在该類型小說中又为了厘清神话与小說这中间错纵复杂的关系,因此在透过情节比较分析之后,思考此類以神话为题材的小說,是保留较多原始神话情节?或是融入更多作者意識? 1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考論》,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年 5 月,页 12 据目前笔者所見在演义小說中有关「嫦娥奔月」记载的小說共计有《有夏志传》、《七二人朝人物演义》、《开辟演义》、《歷代神仙演义》与《上古神话演义》共五本着作,编写朝代自明朝起到民初,皆为章回体小說3 七人二朝人物演义》共四十卷,作者无考,是一部以众多人物为描写对象的传记小說其成书可能与《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注释》(成书约在明嘉靖年间)有关,故为明末之作品无疑4 魯迅先生曾提到中国神话只存片段的原因:「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說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

      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說,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被当作神话歷史化一說的开端見魯迅:《中国小說史略》,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年,页 1626「嫦娥奔月」神话在演义小說中之衍变在经由文本的搜羅考究后,笔者发现「嫦娥奔月」神话在演义小說裡往往都只是构成情节内容的一小部份,并不是整本书的叙述主体这是因为演义小說大多属于通史性质,因此每一回目都各讲一个故事,即使是断代歷史演义如《有夏志传》5,在讲述羿与嫦娥部分也仅有一卷的份量此外,关于嫦娥其人其事则大多依附着羿神话发展而來,这是因为在演义小說裡,为了达到警世劝善、藉古喻今的目的,羿都被塑造成一位奔波勞苦、为民除害的英雄,所以指的是尧的臣子偃羿6,而非夏朝时那位残佞不仁的后羿(又称夷羿),故叙述主体都在羿身上,嫦娥本身尚未从配角一跃而成为故事主角7即便如此,这些故事对于过往神话还是多有改写增益,尤其对于嫦娥身分的附会塑造、奔月动机的推論改编、嫦娥结局的浪漫想象等方面,更是出现与神话截然不同的情节发展过往对于嫦娥奔月神话的研究中,多偏重在神话的溯源与月宫主题的建构,关于在小說裡如何运用神话鲜少被論及,实为一缺憾。

      故本文以《有夏志传》、《七二人朝人物演义》、《开辟演义》、《歷代神仙演义》与《上古神话演义》作为探讨文本,分析「嫦娥奔月」神话在演义小說中的发展脉络贰、「嫦娥奔月」神话背景考述一、「嫦娥奔月」神话的原始记载研究神话的学者袁柯曾经說过:「不死之药服了可以长生不死乃至升天成神的大概只有『嫦娥奔月』一例8」先民对永生不死的追求与渴望是「嫦娥奔月」神话所透露的原始意蕴之后,由于加上其它附会衍申的传說,又进一步扩大情节内容,「嫦娥奔月」始成为富有人性试煉、长生渴望、爱情诠释、月宫想象……等丰富意涵的完整故事,久在民间盛行流传不衰,成为中国文学中常見的题材最初关于嫦娥奔月的记载其实相当简略,今可据《文选․月赋》李善注引《归藏》9 ︰「昔常娥10以不死之药犇月」11与《文选․祭颜光祿文》李善注引《归藏》︰「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12」來看上述这兩则注文同样引自《归5《有夏志传》,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传》署为「景陵锺惺题」,然作者亦为伪托上图下文,篇首记:「大禹受命治水起,成汤放桀南朝止」总括了故事时代脉络,其内容主要偏向记载上古神话6 在这五本小說中,仅有《有夏志传》例外,该书由于主要讲述夏朝的歷史,所以羿不得不设定为有穷式后羿,但关于羿之传說,与尧时偃羿仍有交会融通之处。

      7 如在《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中作者在故事一开头还特别注明要讲述的主角是尧时的偃羿而非夏朝有穷氏的君主后羿見文中所述:「然夷羿取名,因自恃善射,有慕于尧时偃羿,故亦取羿为名夷羿善射,不过寻常射法,怎如偃羿的神射今日聊以借题发挥,试讲偃羿之事」8 袁柯:《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年9《归藏》为殷商时候的易经,在魏晋之后已失传最早見《归藏》书名在劉歆所发现之《周禮․春官․太补》中由于《周禮》是否真为上古经书或部分为劉歆所伪托,目前学界尚无定論,加上《汉书․艺文志》没有出现《归藏》之着錄,也有学者怀疑《归藏》之真伪不过在 1993 年 3 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 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歷來也有不少引书出自《归藏》,因此该书存有的可能性应该颇大10 关于嫦娥之名有多种說法,另有常羲、尚仪、姮娥、纯狐、洛嫔、结璘……等等不同的名称11 萧统选,李善注:《李注昭明文选》,台北市︰河洛图书出版社,1980年,卷十三,页27412 同上注,卷六十,页 129327文学前瞻第十期藏》,且只有一、兩句简短的纪錄,但其实已开始出现些微的差異第一、前文没有提到嫦娥的不死之药从何而來,而后文有了交代。

      第二、后文之「奔月为月精」开启了后人对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浪漫想象因为奔月之「奔」是个动词,到底嫦娥服食不死药之后,是以何种姿态奔月?成为月精之后,又是如何安排她的神仙生活?她又为何变成羿的妻子?这些还没有答案的伏笔,都在后來的杂錄陸续有开展想象至于羿神话本身也为一独立且流传久远的神话传统,羿本身既为神话人物又为传說人物13自从汉代开始,「羿」与「嫦娥」兩则神话便开始产生合流,如《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14从这则记载开始,故事有了重大的转变原來在《归藏》裡,没有交待后羿得到不死药的來歷,而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嫦娥的不死药是从羿处「偷」來的,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就补充說明道:「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窃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同样王充《論衡》记:「后羿善射,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靈药,为其妻嫦娥窃服,遂得不死,奔于月宫」15由此更可以确认嫦娥与羿之间的夫妻关系二、「嫦娥奔月」神话的叙事发展与后來的补充嫦娥神话发展至此,事件角色已发展清楚,故事輪廓也可以說大致扺定,接近今日我们所熟悉的文本,即窃药->奔月->成为月精这条简单的叙事脉络。

      虽然截自目前为止,故事的基本架构已完成,然就文本看來,这些简短的纪錄其实还有许多的叙事容量可供承载,许多问题尚未解释清楚,构成了神话的模糊地带例如其一,嫦娥是何方人氏?她的性情外貌究竟是如何?其二,嫦娥为何要偷药独自一人成仙?其三,嫦娥奔月之后,由凡入仙后的生活情境又是如何?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在神话不見交代,所以原始文本中的简短叙述反而让后人有更多想象开展上述三点,也正是后來对「嫦娥奔月」神话补充描写最多之处,下文先从后世文献杂錄的记载中,找寻其发展脉络针对第一点,由于嫦娥的背景资料模糊,令人充满想象,甚至她究竟是凡或仙也大有争論,为了解决这个疑问,后世常見的一种說法便是将嫦娥与月之女神「常羲」16混而为一,故嫦娥的身分也因此被仙化了,也顺而将「窃药」的动机合理化为羿害嫦娥下13 关于羿的记载,最早可見《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是上古神话人物,这裡很明显可以看出羿的神话性同样在《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下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玦,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这裡的羿又称「夷羿」,羿虽然在后來转变成尧时的臣子,如《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引《淮南子》:「尧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鸟尽死。

      」但仍不减其神话性但是在《左传․襄公四年》裡却另记载夏朝时有穷氏残暴而不得民心的首領后羿:「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且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羅、伯因、熊髡、龍圉而用寒浞」后被其臣下寒浞所殺,很明显此时的羿变成了歷史上的羿,又称「后羿」早在高诱注《淮南子》时就发现这点,亦特别說明:「此尧时羿,非有穷后羿」然在后世传說中,「夷羿」与「后羿」的故事仍被交杂混淆的流传引用了,这是神话的歷史化过程中常見的现象14 陈广忠注绎:《淮南子释注》,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六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