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强桂新蓝图——广西未来十年人才发展规划详解——我区人才发展总体目标:.pdf
4页ii时政·时事 人才强桂新蓝图 广西未来十年人才发展规划详解 本刊记者阳秀琼 新目标 我区人才发展总体目标: 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 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逐步缩 小与发达省市的人才差距,初步形成具 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竞争优势,成为西部 地区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区 域性国际人才高地 广西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 献广 2010~10月下半月号第20期 ●到2020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从2009年的210万人增加到350万人 ●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从2009年的7.5%提高到12%左右,基 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体制内“三支队伍”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 再翻一番从2009年的36.5%提高到70%左右 ●人才分布日趋合理,人才逐步向重点工业产业聚集,向物质生产部门和 生产服务业聚集,向重点发展区域聚集 ;一 新任务 大力推进三大人才开发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 现状:高层次人才匮乏 从我区人才队伍来看,高层次人才是 一块“短板”,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尖人才 缺乏我区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38 万人,“两院”院士仅1名;享受国务院政 府特殊津贴专家1404人,仅占全国的 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 名,仅占全国的0.5%,具有国际视野和国 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 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人才短缺。
措施:出台“1+3”文件 今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 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 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 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 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 的若干政策措施》等3个配套文件,简称 “1+3”文件 “1+3”文件的主要构想是,通过加大 制度创新和扶持力度,创设“八桂学者”、 “特聘专家”岗位,争取用10年时间,累 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吸引培养 400 600名科研技术骨干;选聘200名 左右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 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培育5O个左右人才 小高地人才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 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 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 新创业,构建以八桂学者为引领、特聘专 家为骨干、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为基础、 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重要补充的高层次 人才开发新格局 时政·时事 工业产业人才开发 现状:二产从业人员比例低 我区各行业从业人员当中,第一产 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 例偏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措施:在“14+4”产业领域中抓 四支队伍建设 在全区重点发展的食品、汽车等l4 个千亿元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节 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当中,突 出抓好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技能人才队伍和后备队伍建设。
目标:10年后重点工业产业专 门人才达100万人 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 业专门人才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 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干亿元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00个左右工业产业 紧缺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等 区域人才开发 现状: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我区70%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南 宁、柳州、桂林3个中心城市,且大部分 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企业人才 相对不足 措施:推动“两区一带”人才开发 大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 带、桂西资源富集区人才开发,把北部湾 经济区打造成为人事改革试验区,并加 强泛珠三角等区域和以东盟为重点的国 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口 实施十一项重点工程 丽 霉 其中,涉及高层次人才开发4项,工 业产业人才开发3项,区域人才开发1 项,统筹其他人才资源开发3项月下半月号第2期 献广 l 19 ii时政·时事 新名词 八桂学者 ,何为“八桂学者”? “八桂学者”是受聘于自治区批准设置的八桂学者岗位的高 层次领军人才,处于我区整个高层次人才开发“金字塔”格局中 的塔尖部分八桂学者每两年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一次,每轮聘 期5年,实行动态管理。
八桂学者能够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一是科研经费支持自治区财政每年给每位八桂学者及其 科研团队提供科研补助经费,自然科学类60万元,人文社科类 20万元每轮聘期,设岗单位提供的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类 不低于50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50万元,其中启动经费分 别不低于200万元和20万元 二是岗位津贴支持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位全职八桂学 者2O万元税后岗位津贴,每年给予每位八桂学者所带科研团队 提供20万元税后岗位津贴,由八桂学者根据团队成员实际贡献 大小自主决定分配 三是安家待遇支持对于从自治区以外引进的全职八桂学 者,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安家费(住房补贴);区内受聘八桂 学者,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参照执行 四是成果转化支持八桂学者及其科研团队在聘期内研发 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产业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 经与设岗单位协商,产权收益可适当高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此外,引进的全职八桂学者,配偶和子女还可随调随迁,未 成年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可在全区范围内异地就学,由当地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落实 按照这个标准,从区外引进一位全职的自然科学类八桂学 者,自治区财政每年提供财政岗位津贴、科研补助经费100万 元;加上设岗单位5年内提供不低于5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累计提供资助不低于1 000万元。
这个力度不仅在广西历史上前 所未有,而且与外省相比也具有相当竞争力 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第7批优秀专家阳秀琼/摄 20l’}f 广 2月下半月号第20期 j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向广西“十百千”人才、广西优秀专家、广 西林科院院长项东云了解桉树在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情况冯晓/摄 特聘专家 7为什么要招特聘专家? —- 自治区特聘专家的制度设计,主要考虑在自治区重点产业、 重大项目、重要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自治区重点培育 的l4个千亿元产业和4个新兴产业选聘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为他们提供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他们组织申报和主持实施我区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点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技术项目, 带动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特聘专家如何选聘? ●■- 自治区特聘专家每年面向区内外公开选聘一次,每次选聘 2O名左右,每轮聘期3年,实行按需设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 特聘专家的产生,要经过设岗单位评议遴选、自治区主管部门或 市级人民政府审核把关、专家评审委员会集中评审、自治区党委 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社会公示等主要环节 对特聘专家有哪些支持措施? 特聘专家除了通过申领课题、项目获得资助之外,自治区财 政和设岗单位也将在科研补助、岗位津贴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一是自治区财政在聘期内一次性给予每位特聘专家及其科 研团队20万元科研补助经费,每年给予每位特聘专家10万元 税后岗位津贴、给予所带科研团队5万元税后岗位津贴 二是设岗单位每年向每位特聘专家所带科研团队提供不少 于5万元的税后岗位津贴,每年向每位特聘专家及其科研团队 提供自然科学类不低于2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1O万元的 科研配套经费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与对八桂学者的支持大体相同口 ll _ 新举措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新举措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发展迅猛然而与经济社会迅 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存在较大“缺口”这次出 台《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从11个方面提出 了特殊政策和创新举措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一是成立经济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经济区人 才工作进行特殊指导和统筹协调同时,自治区设立经济区人才开发专项 资金,由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经济区内各市也配套 设立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二是鼓励经济区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来去自由”,实 行“特事特办”,简化录用招聘程序,努力实现“无障碍进出”、“无障碍流 动”。
三是加大经济区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北部湾英才培养计划、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计划、企业高管培养计划、外向型人才培养计划、技能人才培养 计划同时,加大经济区人才挂(任)职交流力度,加快推进经济区高等教 育发展 四是培育经济区人才小高地集群今后5年,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 设和新增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向经济区倾斜同时,在人才小高地建设模 式、人才小高地培育平台开发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五是在经济区试行政府特聘专业人才制度、事业单位专才特聘制度, 对特聘专业人员(专才)按照合同制管理,实行协议工制或年薪制 六是建立经济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创造条件逐步统一 经济区津贴补贴标准 人才小高地建设成为我区人才工作的一大品牌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供图 时政·时事ii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带来对人才需求度的迅速 提升图为2008年我区在北京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紧 缺人才招聘会,广募天下英才资料图片 人才小高地新提升 人才小高地建设,是广西人才工作的一大品牌 从2004年至今,我区精心遴选的3批32个自治区级 人才小高地科研和生产优势明显,综合效益突出下一 步,我区将以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 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一是提升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水平,完善项目 资金激励机制、新增效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与淘汰机 制,调动载体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 强组织领导,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 二是把人才小高地建设与扶持工业产业做大做强 做优,与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与北部湾经 济区开发建设等结合起来,鼓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打破 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申报设立符合我区产业发展 要求的人才小高地,进一步扩大人才小高地的引领范 围 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随人 才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 四是鼓励和支持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单位,申报 设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不断提升在整个高层次 人才开发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口 责编 钟振 z月下半月号第z期 献广西l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