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于45度斜交涵洞的变更设计.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390013528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9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于 45 度斜交涵洞的变更设计 大于45 度斜交涵洞的变更设计钟宏祥 肖庆林【泰州市公路管理处 泰州市 225300】摘 要 介绍了对于斜交角大于 45 °、不适用于依照常规按 45 °设计的斜交涵洞的设计, 即斜交涵洞长度的计算以及一字形洞口、折线形洞口、八字形洞口的变更处理方法 关键词 斜交角 涵洞 设计1 问题的产生 平原水网地区公路上的涵洞很多,而且绝大多数是斜交的,当涵洞(涵轴线)与路线(法线 方向)的交角a >45时,常规做法仍按a =45设计,其理由主要是,①可确保涵洞端部 结构的安全;②避免涵洞过长,增加造价;③与现行通用图一致,方便设计这样布设涵洞, 对于a >45不多、以及河床较宽、涵洞较短、进出口河道可不改动或少许改动(见图1)、 不影响涵洞的排洪或灌溉功能,同时,洞口按通用图预制施工也是比较方便的,在此情况下, 按a =45设计是合理的然而,对于a >45较多的沟渠,以及人工开挖或整治过的河道,其河床不宽却相当规则直 顺,如仍按a =45布设涵洞,洞口两端就需改河,改河在平面上会形成两个“S”形弯曲 河道(见图 2),从而破坏了原河道及沿岸道路的平顺性,并增占土地,由此可能引起第二 次征地与地方的矛盾。

      2 解决方案怎样扬长避短化解矛盾呢?本方案是,按实际交角a >45°)设置涵身,按通用图a = 45°)设置洞口(涵洞端部结构)并对洞口做适当变更处理,即可达到此目的,其主要方法 步骤如下:1.按实际a (a >45即ZAOS>135° )计算涵洞长度L1 (常规算法,略)2•计算涵洞长增量△ L及涵洞全长(见图3)因洞口采用a =45°,端墙前沿AOC需绕0点旋转(a —45° )至B0C1位置(即令ZBOS = 135°) ?熏使B0C1与涵轴线成45°夹角,旋转后端墙的一端侵入路基边缘△ L,因而端 墙应向外平移△ L至A01C2位置,方可达到设计的涵洞长度在△AOB 中设R1=AO (即斜交a时端墙长度之半)R2=B0 (即斜交45°时端墙长度之半)A0=0.5B/C0Sa (M)(1)B0=0.5B/C0S45°(M)(2)B—涵洞正交时端墙长度,可查通用图也可计算当顺路方向涵洞锥坡为1?押1时B = L+2 (H + 6 ) (M) (3)L、H、6 —分别为洞口的净宽、净高和顶部厚度ZAOB=ZAOS—ZBOS=a —45°根据余弦定理(4)涵洞全长计算:L=L1 + 2A L (M) (5)3 洞口部分变更处理3.1 一字形洞口对于圆管涵或净高HW1.5M的箱形涵洞,因其端墙较短,可按一字形端墙锥坡式洞口(简 称一字型洞口)布置,其端墙长度可查(a =45° )时通用图中的长度或按公式(3)计算。

      与通用图不同的是,大小锥坡的高度不等,(见图4B)大锥坡的高度同通用图,即 H大=日(涵洞净高)+& (管壁厚或盖板厚) 小锥坡高度为:(路基边坡以 1 : 1.5 计)(见图 3 ( B ))H 小=日大一2A LXCOSa / 1.5 (M) (6)3.2 折线形洞口当箱涵净高H>1.5M时,宜改为折线形端墙锥坡式洞口(简称折线形洞口),折线形洞口, 即令洞口以外的两侧端墙与路线方向平行(见图4A),举例说明:泰镇公路K2 + 0461—2X2M盖板箱涵,原按斜交45°设计,未考虑改河,施工放样实测a =56°,如按原设计施工,涵洞两端必须改河,左端靠近民宅的楼房,改河不仅会侵占房前 宅地,还将影响房基安全,因此,考虑按上述设想变更设计,洞口采用折线形布置 涵长增量4 L计算:(见图4 (A),AB段)注意:公式(1)和(2)中的B在此应为洞身宽度即 B = 2.0 + 2X0.8 = 3.6 (M)R1=0.5X3.6/COS56°=3.22(M)R2=0.5X3.6/ COS45°=2.55(M)涵洞全长计算略洞口部分(AB段)端墙长度计算:AB=2R2=2X2.55=5.10(M)洞口两侧端墙长度计算(锥坡顺路线方向按1: 1计)(见图4B)。

      依大锥体(AO段)计算,小锥体一侧的端墙高和长可缩小些,但整体不对称,影响美观, 故未采用AO = 2.21/COS56°—0.8/COS45°XCOS (56°—45°)=2.84 (M) 端墙全长则为:5.10+2X2.84=10.78(M)如端墙按一字形布置,取正交时的端墙长度应为B = 2.0+2X(2.0+0.21)=6.42 (M),以此计算涵长增量△ L=1.55M,比按折 线形布置涵长增加2X(1.55 — 0.87)=1.36 (M),同时,按折线形布置,在洞口顶部出现 的平台也比较小,小锥体与端墙顶部的高差也小些,所以外观上也优于一字形布置 折线形布置的端墙比较长,其顶部标高应以路线纵坡计算控制3.3 八字形洞口八字形洞口的端墙比较短,应采用一字形端墙布置,端墙长应采用通用图(a =45°)时的 长度,以计算涵长增量△ L由于端墙扭转和外移,通用图中八字墙的小翼墙前端伸出路基坡脚线外2A L (见图5),应 将其缩短,缩短后前端的墙高也应降至原通用图(接近地面)的高度,使小翼墙顶面坡度变 陡些,以使其接近锥坡顶面,大翼墙的变化不大,仍可采用通用图不必改动 本变更因端墙扭转后与路线方向不平行,端墙顶部帽石内侧与路基边坡线出现一个( a — 45° )夹角,在一字形洞口则形成一个三角形平台,如图5的ABC,折线洞口成四边形平台(图4 (A)中的A1B1C1D),同时使平台宽出一侧的小锥坡或小翼墙比通用图缩短了 2AL, 而不像端墙与路线平行那样,路基边坡与端墙及锥坡或翼墙完全吻合,因而影响了洞口的美 观(这是本变更方案的缺陷),对于出现的平台,施工时应做出向外流水坡度,适当防护, 以利排水。

      本变更方案也适用于路线交叉区,当两线或几条线不平行而又在同一座涵(或通道)上通过 时,外侧的一条线与涵洞夹角大于45°的情况综上所述,对于大于 45°斜交涵,当不能结合改移沟渠调整角度布设时,可参照本文的方 法进行设计这一方案当然不会适合各种复杂情况,设计者应因地制宜,深入调查比选,提 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