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ppt
83页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五章第五章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生存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等人类健康除了受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与健康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一、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一、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在社会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健康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与健康状况有关的社会因素,如工作、生活条件、营养状况、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等影响人群的健康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了,意味着劳动力质量提高,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是人类健康水平的根本保证 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营养水平提高,用于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得到改善,营养水平提高,用于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增加,人类健康状况有很大提高,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增增加,人类健康状况有很大提高,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增长。
长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从英国结核病死亡率下降的情况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因从英国结核病死亡率下降的情况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素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1882年结核杆菌未被科赫发现年结核杆菌未被科赫发现之前,英国的结核病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而抗结核药之前,英国的结核病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而抗结核药物在物在1945年才被发现,从发现结核病菌到年才被发现,从发现结核病菌到1945年以前的半年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结核病死亡率又下降了一半,这与社会经济个多世纪中,结核病死亡率又下降了一半,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营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发展、生活水平、营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有明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前者健康问题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前者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贫困型贫困型”,即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卫生,即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卫生设施不足、缺乏教育,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设施不足、缺乏教育,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经济落后国家统疾病经济落后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90%归归因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后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则是癌症因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后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则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结核病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水平不同的结核病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水平不同的国家结核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大国家结核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结核病患病率目前已下降到洋洲、北美洲,结核病患病率目前已下降到10/10万万以下在经济不发达的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很多地区以下在经济不发达的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很多地区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死亡率均在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死亡率均在30/10万以上,患病率在万以上,患病率在400/l0万以上据万以上据2002年年WHO报告,近五年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每年以报告,近五年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每年以0.4%的速度递增,非洲和前苏联地区的递增速度还要快得的速度递增,非洲和前苏联地区的递增速度还要快得多,认为与多,认为与HIV的传播、卫生状况恶化和公共卫生设的传播、卫生状况恶化和公共卫生设施缺乏等因素有关。
施缺乏等因素有关 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现代工业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给人类现代工业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工业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工业“三废三废”污染大气、水和污染大气、水和食物;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减少了渔业资源;大量开食物;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减少了渔业资源;大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系,造成淡水资源严重匮乏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系,造成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另外,大量化纤织物取代棉、麻、丝、毛等自然织物,另外,大量化纤织物取代棉、麻、丝、毛等自然织物,引起化纤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长期食用精制引起化纤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长期食用精制食品产生多种营养缺乏症;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产生多种营养缺乏症;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是冠心病、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因素;各种新型的食物是冠心病、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因素;各种新型化工建材和装饰品美化了室内环境,但这些材料中多化工建材和装饰品美化了室内环境,但这些材料中多数含有毒的或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数含有毒的或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 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从社会关系看,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现代工从社会关系看,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现代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劳动力相对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劳动力相对剩余,产生激烈竞争的社会意识、紧张单调的工剩余,产生激烈竞争的社会意识、紧张单调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引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引起人们的情绪紧张和精神负担。
起人们的情绪紧张和精神负担 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代化工业时代,具有一定体力、脑力和劳动技能的现代化工业时代,具有一定体力、脑力和劳动技能的健康人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健康人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可减少劳动者因病缺勤,增加国民收入我国物质生产部门可减少劳动者因病缺勤,增加国民收入我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因病缺勤,如果每人每年减少的劳动者因病缺勤,如果每人每年减少4天工作时间,则这天工作时间,则这部分时间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全年国家用于卫生事业部分时间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全年国家用于卫生事业经费的总额我国抓好优生优育工作,每年可减少经费的总额我国抓好优生优育工作,每年可减少40万先天万先天缺陷儿出生,按每人每年抚养费缺陷儿出生,按每人每年抚养费5000元计,国家可减少元计,国家可减少20亿亿元的费用支出有效控制碘缺乏病,可以减少智力低下儿童元的费用支出有效控制碘缺乏病,可以减少智力低下儿童的数量,提高人口的智力素质的数量,提高人口的智力素质。
1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0世纪由于预防接种、抗菌药物的发明和使用,有效世纪由于预防接种、抗菌药物的发明和使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保护了大批劳动力,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地控制了传染病,保护了大批劳动力,使人类的平均寿命从从30岁~岁~40岁增加到岁增加到60岁~岁~70岁,延长了人们从事劳动及岁,延长了人们从事劳动及工作的年限保障人群健康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通过对工作的年限保障人群健康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通过对卫生事业的投资,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水平,促进体力、智卫生事业的投资,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水平,促进体力、智力的发展,这种健康投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的发展,这种健康投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投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劳动力群体不可能给社会一种投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劳动力群体不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高速的发展,健康水平低下和疾病流行都会耗费经济带来高速的发展,健康水平低下和疾病流行都会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经济资源,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1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二、社会阶层与健康 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有社会阶层的存在。
社会阶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有社会阶层的存在社会阶层本身不会引起疾病,但同一阶层的人在患病类型层本身不会引起疾病,但同一阶层的人在患病类型上有相同点,不同基层的患病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差上有相同点,不同基层的患病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差别1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结核病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严重程度在不同经济结核病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严重程度在不同经济状况的社会阶层中有很大的差别状况的社会阶层中有很大的差别20世纪世纪30年代美国的调年代美国的调查表明,黑人结核死亡率比白人高查表明,黑人结核死亡率比白人高3.2倍,至倍,至50年代这种差年代这种差别仍然存在并在不断扩大,黑人的死亡率比白人高别仍然存在并在不断扩大,黑人的死亡率比白人高5.7倍同一时代,在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南非,这种差别更为悬同一时代,在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南非,这种差别更为悬殊,黑人的结核病死亡率是殊,黑人的结核病死亡率是53.3/l0万,白人是万,白人是2.6/10万1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不同社会阶层的肿瘤死亡率与患病情况都表现不同社会阶层的肿瘤死亡率与患病情况都表现不同,英国这方面研究很深入,社会阶层越高,癌不同,英国这方面研究很深入,社会阶层越高,癌症的死亡比就越低。
在经济发达国家,子宫体癌大症的死亡比就越低在经济发达国家,子宫体癌大多发生在富有阶层,但子宫颈癌则大多见于穷人,多发生在富有阶层,但子宫颈癌则大多见于穷人,这与生活卫生条件不好、卫生知识水平低、性生活这与生活卫生条件不好、卫生知识水平低、性生活不卫生有关不卫生有关 1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在美国,经济富裕者的自杀死亡率高于经济条件差者,在美国,经济富裕者的自杀死亡率高于经济条件差者,如实业家、医生、律师、工程师、艺术家等经济状况较好的如实业家、医生、律师、工程师、艺术家等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却比从事其他职业者的自杀死亡率高美国医生的收人群,却比从事其他职业者的自杀死亡率高美国医生的收入最高,但其近五年自杀率平均为入最高,但其近五年自杀率平均为36/10万,医生死亡有万,医生死亡有35%为自杀,美国白人的自杀死亡率几乎为非白人的为自杀,美国白人的自杀死亡率几乎为非白人的2倍英国男倍英国男性医生的自杀率约为同龄人群的性医生的自杀率约为同龄人群的2~~3倍分析认为可能是由倍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白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普遍较非白人高,而具有这种优越于白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普遍较非白人高,而具有这种优越感者,其生存和价值观念经常与现实发生冲突,容易产生无感者,其生存和价值观念经常与现实发生冲突,容易产生无望、无助及无价值等思想观念而导致自杀。
望、无助及无价值等思想观念而导致自杀 1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科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法律、道德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法律、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思想意识对健康的影响(一)思想意识对健康的影响 思想意识的核心是世界观,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观念,思想意识的核心是世界观,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观念,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观念决定了个体的自我健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观念决定了个体的自我健康意识,不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自己康意识,不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自己躯体状况的重要因素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躯体状况的重要因素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配着个人的行为当今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思潮,分,它支配着个人的行为当今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思潮,其所倡导的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由此产生其所倡导的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由此产生了诸如性紊乱、吸毒、自杀等典型的了诸如性紊乱、吸毒、自杀等典型的“社会病社会病”。
病态的病态的观念势必引起病态的行为,而病态的行为将导致个体乃至观念势必引起病态的行为,而病态的行为将导致个体乃至人群的健康损害人群的健康损害 1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科技发展对健康的影响(二)科技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纵观医学发展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医学的发展纵观医学发展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医学的发展如进化论的建立和显微镜的发明为生物医学模式创造了条件;如进化论的建立和显微镜的发明为生物医学模式创造了条件;X线的发现导致放射医学的创立;放射性核素的发现促进了线的发现导致放射医学的创立;放射性核素的发现促进了核医学的发展;激光从实验到它的医学应用仅用了半年科核医学的发展;激光从实验到它的医学应用仅用了半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诊疗水平提高,许多疾病因能够早诊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诊疗水平提高,许多疾病因能够早诊早治而使缓解率、治愈率大大提高早治而使缓解率、治愈率大大提高 1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当科学技术发展尚不完善时,人类对自然的片面干预可能当科学技术发展尚不完善时,人类对自然的片面干预可能造成的生活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就是人为造成的有害因素。
造成的生活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就是人为造成的有害因素如人类研制出的农药一方面保护了农作物,另一方面又造成如人类研制出的农药一方面保护了农作物,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人类自身健康的损害运用核裂变能解决能源缺乏问题,了人类自身健康的损害运用核裂变能解决能源缺乏问题,但核污染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祸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核污染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祸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自动化,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避免了一生产过程自动化,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避免了一些职业危害,减少了职业病,但高度的自动化要求生产者付些职业危害,减少了职业病,但高度的自动化要求生产者付出更为集中的注意力,这使生产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出更为集中的注意力,这使生产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又成为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又成为新的职业危害因素 1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受过良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较深刻地认识卫生保健的意义,提高自我保健好教育的人,能较深刻地认识卫生保健的意义,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与不卫生习惯和疾病斗争的能力。
研究表明,婴儿意识,增强与不卫生习惯和疾病斗争的能力研究表明,婴儿死亡率随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据印度的调查,营养不死亡率随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据印度的调查,营养不良与家庭主妇的教育程度有关,主妇为文盲的家庭中营养不良良与家庭主妇的教育程度有关,主妇为文盲的家庭中营养不良者占者占94%,而中学文化水平的主妇家庭中营养不良者仅,而中学文化水平的主妇家庭中营养不良者仅9%结核病的患病和死亡情况,也因人群文化教育水平的不同而有结核病的患病和死亡情况,也因人群文化教育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所差异,据2002年年WHO的报告表明,文化水平低的非技术工的报告表明,文化水平低的非技术工人比文化水平高的技术工人高人比文化水平高的技术工人高10倍,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倍,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高高3~~4倍 2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据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的文盲率已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的文盲率已由由1990年的年的15.88%下降为下降为6.72%,但文盲人口(,但文盲人口(15岁及岁及15岁以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有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有8507万人。
针对这一情况,政府投入万人针对这一情况,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大量资金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2002年底,全国年底,全国“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人口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初中入学率达到90%,实现了,实现了“基本普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目前,的目标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受教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居育水平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青壮年文盲人口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青壮年文盲人口比1990年年减少了减少了4100多万但通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多万但通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水平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四)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四)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为某一地区或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为某一地区或民族人群遵循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有民族人群遵循的行为规范。
风俗习惯有“地方风俗地方风俗”、、“民族风俗民族风俗”;有优良的风俗,也有消极的风俗如我国自宋代起就有春节前;有优良的风俗,也有消极的风俗如我国自宋代起就有春节前大扫除、端午节采集艾叶和菖甫驱蚊虫等习俗,这对讲究卫生、防大扫除、端午节采集艾叶和菖甫驱蚊虫等习俗,这对讲究卫生、防病治病有积极意义;如缅甸巴洞族以长颈为美,在颈上戴上铜环,病治病有积极意义;如缅甸巴洞族以长颈为美,在颈上戴上铜环,有时长达有时长达30cm、、重重11kg,,结果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声带变形、锁骨结果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声带变形、锁骨和胸骨下压,影响呼吸;再如我国封建时代妇女因崇尚和胸骨下压,影响呼吸;再如我国封建时代妇女因崇尚“三寸金莲三寸金莲” 而裹脚,就是以牺牲健康和得到痛苦为代价的总之,风俗习惯而裹脚,就是以牺牲健康和得到痛苦为代价的总之,风俗习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精华与糟粕交互存在,对身心健康有利的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精华与糟粕交互存在,对身心健康有利的应该发扬,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应改变或摒弃应该发扬,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应改变或摒弃 2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四、家庭、社区与健康四、家庭、社区与健康 (一)家庭与健康(一)家庭与健康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的群体方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的群体方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目前常见的家庭有三种: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目前常见的家庭有三种:①①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即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即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②②扩大家庭,即由两个或扩大家庭,即由两个或更多的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组成;更多的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组成;③③异常家庭,指鳏、寡、独居家异常家庭,指鳏、寡、独居家庭或未婚同居家庭或群居家庭或同性恋家庭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庭或未婚同居家庭或群居家庭或同性恋家庭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归纳起来主要有:的,包括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归纳起来主要有:①①抚抚养和教育子女;养和教育子女;②②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消费;③③赡养老人;赡养老人;④④提供休息、娱乐的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特殊环境 2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美好、健康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成美好、健康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可以通过遗传、社会化、环境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可以通过遗传、社会化、环境和情感反应等途径影响个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和情感反应等途径影响个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可影响整个家庭的内在结构和功能。
归;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可影响整个家庭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例如,一旦家里的人得了绝症,家庭便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例如,一旦家里的人得了绝症,家庭便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儿童的非特异性腹痛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和的一种表现,因此儿童的非特异性腹痛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和的一种表现,因此儿童往往是家庭关系的儿童往往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晴雨表”,这时,如果不解决家庭,这时,如果不解决家庭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健康问题许多疾病可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健康问题许多疾病可以在家庭中流行,如流感、肺结核、肝炎、寄生虫病等以在家庭中流行,如流感、肺结核、肝炎、寄生虫病等 2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它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处于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它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时,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家庭问题往往不是个一种危机状态时,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家庭问题往往不是个别成员的问题,而是所有成员的共同问题,每一个成员对家别成员的问题,而是所有成员的共同问题,每一个成员对家庭问题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问题也将对所有的成员产生庭问题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问题也将对所有的成员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家庭是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和不良的影响因此,家庭是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资源患病的成员往往要求家庭做出一定的反应,如适有效资源患病的成员往往要求家庭做出一定的反应,如适当改变家庭角色、生活习惯、空间分配、感情交流方式等当改变家庭角色、生活习惯、空间分配、感情交流方式等家庭的支持可以增加病人对医嘱的顺从性,家庭还可以提供家庭的支持可以增加病人对医嘱的顺从性,家庭还可以提供有关疾患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婴幼儿患病时主要由家人提供有关疾患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婴幼儿患病时主要由家人提供线索 2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社区与健康(二)社区与健康 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是在抽象的环境中,而是在具体的特定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是在抽象的环境中,而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环境中实现的,这个环境就是社区社区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的环境中实现的,这个环境就是社区社区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历史共同体,是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的历史统一,同一个社区历史共同体,是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的历史统一,同一个社区中的人具有共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相中的人具有共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而使自己的许多需要得到满足,由此获得一种归属感和互作用而使自己的许多需要得到满足,由此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意识。
认同意识 2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①①一定素质、数量和密度的人口,一定素质、数量和密度的人口,这是社区的主体;这是社区的主体;②②适宜的生态体系,包括地势、资源、气适宜的生态体系,包括地势、资源、气候、动植物等;候、动植物等;③③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社区设施,如学校、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社区设施,如学校、政府、道路、医疗机构、商业机构等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政府、道路、医疗机构、商业机构等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一个小村庄、一个大城市,只要具备上述基本要素,都可以一个小村庄、一个大城市,只要具备上述基本要素,都可以称为社区通常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类称为社区通常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大类 2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区对于人的社会化及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社区对于人的社会化及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影响人们在生活的社区中成长、学习知识、了解彼此、互相帮助、人们在生活的社区中成长、学习知识、了解彼此、互相帮助、满足各种需要以老年人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流满足各种需要。
以老年人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流动性减少,对社区的依附性加强,特别是退休后失去了一生中动性减少,对社区的依附性加强,特别是退休后失去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扮演的职业角色,很容易产生失落感而不利于身大部分时间里扮演的职业角色,很容易产生失落感而不利于身心健康;于是,老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角色,其中许多角色都是心健康;于是,老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角色,其中许多角色都是和社区联系在一起的,如参加老人会、在社区机构担任义务性和社区联系在一起的,如参加老人会、在社区机构担任义务性的顾问式的工作等,这些活动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将起积极作用的顾问式的工作等,这些活动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将起积极作用 2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区中的健康问题也常常涉及到社区人群的方方面面社区中的健康问题也常常涉及到社区人群的方方面面社区常见的疾病、疾患心理与行为、生活与工作、家庭健社区常见的疾病、疾患心理与行为、生活与工作、家庭健康、社区卫生等问题不时地困扰着社区人群,影响着社区康、社区卫生等问题不时地困扰着社区人群,影响着社区人群的健康、生活与工作在不同的社区,由于不同的经人群的健康、生活与工作。
在不同的社区,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以及社区人群的不同健康观念和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以及社区人群的不同健康观念和对医疗服务条件利用的差异,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范围和对医疗服务条件利用的差异,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范围和内容不尽相同内容不尽相同 2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如大部社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如大部分健康问题都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和未经组织的原始阶段、分健康问题都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和未经组织的原始阶段、伴随大量的心理和社会问题、疾患的分科不明确、急性或伴随大量的心理和社会问题、疾患的分科不明确、急性或一过性或自限性疾患出现的比例较高、慢性疾患出现的频一过性或自限性疾患出现的比例较高、慢性疾患出现的频率较高、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问题具有明显的隐蔽性、率较高、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问题具有明显的隐蔽性、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常都是多维的和错综复杂的因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通常都是多维的和错综复杂的因此,社区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也有其许多特殊性此,社区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也有其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
和复杂性 3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在维护社区人群健康时,我们应立足于社区,根据社在维护社区人群健康时,我们应立足于社区,根据社区特点(人口、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组织结构等),利区特点(人口、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组织结构等),利用社区资源,实施以预防为导向、以社区为定向的基层医用社区资源,实施以预防为导向、以社区为定向的基层医疗(疗(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 COPC),),为社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卫生服务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卫生服务 3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 卫生服务是社会因素中直接与健康有关的一个重要方卫生服务是社会因素中直接与健康有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面,包括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以满足人民的保健需求但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机构管理不善、过多保健需求但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机构管理不善、过多地误诊漏诊、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初级保健不健全、卫生地误诊漏诊、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初级保健不健全、卫生经费过少、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治轻防的错误观点等经费过少、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治轻防的错误观点等因素都不利于健康,甚至有损健康,如造成医源性疾病。
因素都不利于健康,甚至有损健康,如造成医源性疾病 3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医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是由于医疗卫生工作是由于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影响身心健康的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类特殊疾病这类疾病既影响到接受卫生服务的人(病一类特殊疾病这类疾病既影响到接受卫生服务的人(病人或健康人),也会影响到医疗卫生工作者本身如医院人或健康人),也会影响到医疗卫生工作者本身如医院获得性感染、药源性疾病、医疗因素所致营养不良、医务获得性感染、药源性疾病、医疗因素所致营养不良、医务人员中与职业有关的疾患等人员中与职业有关的疾患等 3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造成医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造成医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①①诊断因素,如诊断因素,如医生的误诊漏诊;医生的误诊漏诊;②②药物因素,如不合理用药;药物因素,如不合理用药;③③治疗因治疗因素,如手术方式或术后处理不当;素,如手术方式或术后处理不当;④④器械因素,如使用内器械因素,如使用内窥镜引起损伤;窥镜引起损伤;⑤⑤预防因素,如免疫制剂使用或接种方法预防因素,如免疫制剂使用或接种方法不当;不当;⑥⑥防护因素,如对医用核素或射线防护不周、对突防护因素,如对医用核素或射线防护不周、对突发性传染病(如发性传染病(如SARS))接诊处理中的防控措施不力;接诊处理中的防控措施不力;⑦⑦服务行为因素,如医护人员用语不当引起患者心理损伤等。
服务行为因素,如医护人员用语不当引起患者心理损伤等 3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①①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②②诊疗防保的技术安全性和使用的诊疗防保的技术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合理性;③③接受卫生服务者(病人或健康人)的身心健康状接受卫生服务者(病人或健康人)的身心健康状态及原患的疾病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严格遵守卫生法、执态及原患的疾病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严格遵守卫生法、执行卫生标准、遵循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卫生标准、遵循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测监控、注重健康教育和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监测监控、注重健康教育和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绝大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质,绝大多数医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3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一、心理因素与健康一、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一)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方面已经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贫困、生活条件恶劣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如得了巨大的成就以贫困、生活条件恶劣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如结核、伤寒、痢疾、营养缺乏症等已经大大减少,人类的寿命明显结核、伤寒、痢疾、营养缺乏症等已经大大减少,人类的寿命明显延长,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紧张的社会生活环境却给人类延长,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紧张的社会生活环境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随之而来,与这种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随之而来,与这种心理压力密切相关的病患的发生率迅速升高,如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消化性溃的病患的发生率迅速升高,如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癌症等疡、癌症等 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3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不但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不但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而且还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而且还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按照按照WHO对健康的定义认为对健康的定义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疾病和健康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缺陷,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疾病;疾病则是有机体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能应付刺则是有机体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能应付刺激或者不能适应的结果。
激或者不能适应的结果1918年德国海因诺斯教授在研究睡年德国海因诺斯教授在研究睡眠障碍时首先提出了眠障碍时首先提出了“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问题,强调了发病机制的问题,强调了发病机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3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近代心身医学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近代心身医学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的互相影响,使心理因素转变为生理因素,在心理个系统的互相影响,使心理因素转变为生理因素,在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任何心理刺激都可作因素导致疾病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任何心理刺激都可作为一种信息传到大脑,如果这种信息被人感知,就会产生为一种信息传到大脑,如果这种信息被人感知,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和生理变化一定的情绪和生理变化3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情绪的直接调节中枢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大脑皮情绪的直接调节中枢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大脑皮质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维持交感和质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维持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系统的平衡,以适应一定量的心理压力。
那副交感两个系统的平衡,以适应一定量的心理压力那些超负荷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强度大、持续的不良情绪些超负荷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强度大、持续的不良情绪状态,可使两个系统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状态,可使两个系统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引起相关的疾病化,最终引起相关的疾病3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几种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二)几种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导致心理紧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导致心理紧张状态,从而引起心身疾病,常见的有:从而引起心身疾病,常见的有: 1. 生活事件生活事件 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遇到的生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配偶死亡、子女离家、入学或毕业、退休、被解雇、活事件如配偶死亡、子女离家、入学或毕业、退休、被解雇、纠纷、夫妻不和等等而产生的刺激反应超过了心理适应能力,纠纷、夫妻不和等等而产生的刺激反应超过了心理适应能力,常导致疾病常导致疾病 4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 生活挫折生活挫折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的后果有利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的后果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挫折使人的认识力产生创造性变化,提高也有弊一方面,挫折使人的认识力产生创造性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挫折太大,或超过人的耐解决问题的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挫折太大,或超过人的耐受力,或不能正确对待时,则可能引起紧张状态、情绪紊乱,受力,或不能正确对待时,则可能引起紧张状态、情绪紊乱,致使行为偏差和发生躯体及精神疾病如在癌症发生之前,致使行为偏差和发生躯体及精神疾病如在癌症发生之前,病人大多数有焦虑、失望、抑郁、压抑、愤怒等心理经历;病人大多数有焦虑、失望、抑郁、压抑、愤怒等心理经历;孕妇的心理紧张和抑郁与早产和胎儿体重偏低有关;第二次孕妇的心理紧张和抑郁与早产和胎儿体重偏低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的日子里,高世界大战时,在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的日子里,高血压病大量发生等血压病大量发生等 4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3. 不良人际关系不良人际关系 如果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如果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加大,彼此都将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突,心理上的距离加大,彼此都将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愤恨、抑郁、忧伤、孤立的心境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愤恨、抑郁、忧伤、孤立的心境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将导致躯体疾患。
日本学者曾报道,夫妻长期不和,女方将导致躯体疾患日本学者曾报道,夫妻长期不和,女方易患食道癌和乳腺癌另研究表明,由不良人际关系引起易患食道癌和乳腺癌另研究表明,由不良人际关系引起的焦虑和愤怒与高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焦虑和愤怒与高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 4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4. 紧张工作紧张工作 紧张工作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在现紧张工作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在现代化生活中居于最突出的地位现代化科学技术把我们带代化生活中居于最突出的地位现代化科学技术把我们带进了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使人应接不暇,必须进了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迅速增长,使人应接不暇,必须不断学习,改进工作,更新知识这种状况导致人们神经不断学习,改进工作,更新知识这种状况导致人们神经和情绪的紧张程度大大提高,这在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中表和情绪的紧张程度大大提高,这在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中表现尤为明显现尤为明显 4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沈阳调查过千余名知识分子,发现其中神经衰弱有沈阳调查过千余名知识分子,发现其中神经衰弱有50%以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者占以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者占30%以上。
据我以上据我国的另外一次调查,发现中年人患类神经征的患病率高国的另外一次调查,发现中年人患类神经征的患病率高达达49.1%,并指出这与中年人都是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并指出这与中年人都是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还负有赡养老人和抚育后代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还负有赡养老人和抚育后代的责任,现实生活中许多矛盾都集中到中年人身上等因素责任,现实生活中许多矛盾都集中到中年人身上等因素有关 4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5. 现代化城市生活现代化城市生活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一方面为人民提供了丰富多都市化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一方面为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不利于健康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心理紧张因素在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生活紧张忙的心理紧张因素在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生活紧张忙碌、交通居住拥挤、社会关系复杂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碌、交通居住拥挤、社会关系复杂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的不利因素 4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在大城市里,良好的城市设施、高楼大厦、繁华热在大城市里,良好的城市设施、高楼大厦、繁华热闹的街市人群、噪音,使人几乎与大自然隔离,产生一闹的街市人群、噪音,使人几乎与大自然隔离,产生一种软弱无能和孤立无助的感觉,长期如此,就会形成悲种软弱无能和孤立无助的感觉,长期如此,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以致忧郁患病,这就是所谓的观心理,以致忧郁患病,这就是所谓的“摩天大楼综合摩天大楼综合症症”。
有学者研究发现,乡村人群血压偏低,这些人若有学者研究发现,乡村人群血压偏低,这些人若移居城市,则血压明显升高移居城市,则血压明显升高 4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三)心身疾病(三)心身疾病 1. 1. 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的特点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疾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有关的躯体疾病,有下列特点:患,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有关的躯体疾病,有下列特点:①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和已知的病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和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理生理过程②②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③③躯体变化与正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持久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持久④④区别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区别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4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据统计,在大城市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初诊病人中有略高于据统计,在大城市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初诊病人中有略高于1/3的病人是躯体疾病,不到的病人是躯体疾病,不到1/3的是神经征,其余的是神经征,其余1/3是心身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以性别而言,女性高于男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以性别而言,女性高于男性;以地区而言,城市高于农村;以年龄而言,更年期最高,性;以地区而言,城市高于农村;以年龄而言,更年期最高,老人和儿童较低;以经济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老人和儿童较低;以经济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以劳动类型而言,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地区;以劳动类型而言,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4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 2. 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按系统列出)(按系统列出) 按系统分类,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按系统分类,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 ⑴⑴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局限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局限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大便失禁、习惯性便秘、神经性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大便失禁、习惯性便秘、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贲门或幽门痉挛等呕吐、神经性厌食、贲门或幽门痉挛等 ⑵⑵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血管舒缩性鼻炎、吞气症、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血管舒缩性鼻炎、吞气症、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慢性呃逆、枯草热等。
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慢性呃逆、枯草热等 4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⑶⑶⑶⑶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雷诺氏病、昏厥、神经性循环衰竭、偏头痛等心律失常、雷诺氏病、昏厥、神经性循环衰竭、偏头痛等 ⑷⑷⑷⑷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自发性低血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功能自发性低血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等 ⑸⑸⑸⑸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阳瘘、早泄、性欲减退、功能性阴阳瘘、早泄、性欲减退、功能性阴道痉挛、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症、心因性排尿困难、遗道痉挛、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症、心因性排尿困难、遗尿症、神经性多尿症等尿症、神经性多尿症等 5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⑹⑹⑹⑹神经肌肉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口吃、抽动症、腰背疼痛、痉挛性斜口吃、抽动症、腰背疼痛、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痛觉过敏等。
颈、紧张性头痛、痛觉过敏等 ⑺⑺⑺⑺皮肤:皮肤:皮肤:皮肤:神经性皮炎、全身瘙痒、局部瘙痒(如肛门、神经性皮炎、全身瘙痒、局部瘙痒(如肛门、外阴)、慢性荨麻疹、斑秃、慢性湿疹、痤疮、皮脂溢出、外阴)、慢性荨麻疹、斑秃、慢性湿疹、痤疮、皮脂溢出、酒渣鼻、牛皮癣症等酒渣鼻、牛皮癣症等 ⑻⑻⑻⑻其他:其他:其他:其他: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狠疮、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狠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恶性肿瘤等结节性动脉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恶性肿瘤等 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最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最为常见又较肯定的心身疾病为常见又较肯定的心身疾病 5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行为因素与健康二、行为因素与健康 行为是个体赖以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行为是个体赖以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行为医学(表现形式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主要研究行主要研究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也为人类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开辟了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也为人类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一个新途径 5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人们已经发现,偏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人们已经发现,偏离行为导致疾病、影响健康的现象日益突出目前威胁人离行为导致疾病、影响健康的现象日益突出目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诸如心脏病、脑卒中、传染病等都与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诸如心脏病、脑卒中、传染病等都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现代瘟疫现代瘟疫”的的艾滋病则更与行为有直接关系常见的影响和损害健康的艾滋病则更与行为有直接关系常见的影响和损害健康的偏离行为有:吸烟、酗酒、药瘾、不洁性行为、嗜赌、饮偏离行为有:吸烟、酗酒、药瘾、不洁性行为、嗜赌、饮食不当、运动缺乏、娱乐缺乏、不遵医、不就医等等食不当、运动缺乏、娱乐缺乏、不遵医、不就医等等5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吸烟(一)吸烟 吸烟曾被吸烟曾被WHO称为称为“20世纪的瘟疫世纪的瘟疫”WHO估计,目估计,目前世界每年有前世界每年有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预计到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30年年将增加到将增加到1000万;按世界吸烟与健康研究的权威专家皮托教万;按世界吸烟与健康研究的权威专家皮托教授预测,根据中国目前吸烟现况,进入授预测,根据中国目前吸烟现况,进入2025年后,中国每年年后,中国每年将有将有200万人死于吸烟;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女性寿命高万人死于吸烟;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女性寿命高于男性的现象,而吸烟是导致男女寿命差别的根源所在。
全于男性的现象,而吸烟是导致男女寿命差别的根源所在全球现有球现有12亿吸烟者,亚洲的吸烟者最多,中国吸烟者达亿吸烟者,亚洲的吸烟者最多,中国吸烟者达3亿多,亿多,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5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1.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世界各国对吸烟的危害都引起了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世界各国对吸烟的危害都引起了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于吸烟与癌症关系研究的资料最为丰富吸烟研究,其中对于吸烟与癌症关系研究的资料最为丰富吸烟增加人群患多种肿瘤的危险性,特别是肺癌德国、荷兰、增加人群患多种肿瘤的危险性,特别是肺癌德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研究表明,重度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非吸英国和美国的研究表明,重度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大烟者大3~~30倍吸烟与肺癌存在着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倍吸烟与肺癌存在着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每天吸烟在每天吸烟在10支以下者,其肺癌死亡率为非吸烟者的支以下者,其肺癌死亡率为非吸烟者的4.4~~5.8倍;而每天吸烟倍;而每天吸烟21~~39支者其肺癌死亡率则增至支者其肺癌死亡率则增至15.9~~43.7倍。
此外,在长期吸烟的人中,卵巢癌、膀胱癌、口腔倍此外,在长期吸烟的人中,卵巢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发病率也很高癌等发病率也很高 5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吸烟还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吸烟还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损害、心血管病等的发生、死亡有关据报道,在中国目前损害、心血管病等的发生、死亡有关据报道,在中国目前每年吸烟致死已高达每年吸烟致死已高达75万人;烟草引起的死亡中,慢性肺病万人;烟草引起的死亡中,慢性肺病约占约占45%,肺癌占,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缺,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者约各占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者约各占5%~~8%吸烟不仅危害吸烟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而且还可通过污染环境造成不吸烟者的被动者本人的健康,而且还可通过污染环境造成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危害不吸烟人群健康孕妇吸烟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吸烟,危害不吸烟人群健康孕妇吸烟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5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 2. 吸烟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烟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烟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烟人群的特征及动机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研究吸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研究吸烟者的社会特征及行为动机,可使社会戒烟工作的针对性更烟者的社会特征及行为动机,可使社会戒烟工作的针对性更强资料表明,吸烟者主要集中在男性人群、中青年人群及强资料表明,吸烟者主要集中在男性人群、中青年人群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我国人群吸烟状况有如下特点:一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我国人群吸烟状况有如下特点:一是吸烟率高,而且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二是吸烟量大;吸烟率高,而且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二是吸烟量大;此外,还有吸烟年龄早及吸烟年限长的特点据近年国内调此外,还有吸烟年龄早及吸烟年限长的特点据近年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查资料显示:15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为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为59.3%,女性,女性5.0%;;每天吸每天吸10支烟及以上的人占支烟及以上的人占77.8%,其中,其中52.2%的人每天吸烟的人每天吸烟在在20支以上 5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吸烟人群根据各自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吸烟行为动机青吸烟人群根据各自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吸烟行为动机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动机是觉得吸烟神气,有男子汉的阳刚风少年吸烟的主要动机是觉得吸烟神气,有男子汉的阳刚风采,或者没事做,心里发闷,认为吸烟解心烦;而有的人采,或者没事做,心里发闷,认为吸烟解心烦;而有的人则把吸烟作为结识朋友、交际联络的手段等等。
中年人吸则把吸烟作为结识朋友、交际联络的手段等等中年人吸烟动机主要有:认为吸烟能提神,能提高工作效率,心情烟动机主要有:认为吸烟能提神,能提高工作效率,心情沉闷时借烟解愁,或以烟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方式而文沉闷时借烟解愁,或以烟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方式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吸烟动机除了上述数种外,不能充分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吸烟动机除了上述数种外,不能充分正确地认识吸烟的危害性也是其一大特点正确地认识吸烟的危害性也是其一大特点 5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对吸烟危害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对群对吸烟危害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对群众的健康教育、立法和众的健康教育、立法和“治疗性治疗性”戒烟而健康教育是这戒烟而健康教育是这一综合措施的重要一环对吸烟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注一综合措施的重要一环对吸烟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其吸烟的社会心理动机,这种动机不消除,教育的效果意其吸烟的社会心理动机,这种动机不消除,教育的效果就不会好要使吸烟人对吸烟危害有就不会好要使吸烟人对吸烟危害有“恐惧感恐惧感”必须造成必须造成一种一种“社会歧视社会歧视”吸烟的环境。
利用电视、电台、电影、吸烟的环境利用电视、电台、电影、广告等宣传手段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戒烟的方法广告等宣传手段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戒烟的方法 5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同时,在学校开设的卫生知识课中进行吸烟有害同时,在学校开设的卫生知识课中进行吸烟有害的教育并且医生和其他卫生人员应该以身作则,带的教育并且医生和其他卫生人员应该以身作则,带头戒烟当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吸烟是一种严重的不头戒烟当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吸烟是一种严重的不良行为并愿意自觉摒弃它时,立法和良行为并愿意自觉摒弃它时,立法和“治疗性治疗性”戒烟戒烟才成为可能才成为可能 6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酗酒(二)酗酒 长期、过量地饮酒,即所谓酗酒酗酒对身心健长期、过量地饮酒,即所谓酗酒酗酒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人们在工作、家庭或其他社会生活中遇到康是有害的人们在工作、家庭或其他社会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快,容易出现过量饮酒,借酒消愁的行为饮挫折或不快,容易出现过量饮酒,借酒消愁的行为饮酒还与社会的风俗习惯有关酒还与社会的风俗习惯有关。
6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酗酒对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危害主酗酒对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危害主要有急性酒精中毒、车祸、犯罪、打架、家庭不和等;慢性要有急性酒精中毒、车祸、犯罪、打架、家庭不和等;慢性危害主要有酒瘾综合征、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脑病、心危害主要有酒瘾综合征、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脑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据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据2000年年WHO调查,饮酒者调查,饮酒者的死亡率比一般居民的死亡率高的死亡率比一般居民的死亡率高1~~3倍,酗酒男性的发病率倍,酗酒男性的发病率比全体男性居民约高比全体男性居民约高20%,严重酗酒者要高出,严重酗酒者要高出50%;在导致;在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交通事故中30%~~50%与司机饮酒有关与司机饮酒有关 6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长期酗酒还能引起脑血管疾病、多种癌症,父母酗酒长期酗酒还能引起脑血管疾病、多种癌症,父母酗酒对后代健康有很大危害俄罗斯的一份资料表明,丈夫经对后代健康有很大危害俄罗斯的一份资料表明,丈夫经常酗酒的家庭中平均人工流产的次数比其他家庭高常酗酒的家庭中平均人工流产的次数比其他家庭高1~~1.5倍,主要是由于酗酒后的家庭冲突所致。
许多社会问题与倍,主要是由于酗酒后的家庭冲突所致许多社会问题与酗酒有关,美国的交通事故中大约酗酒有关,美国的交通事故中大约29%~~59%与饮酒有关,与饮酒有关,工伤事故中大约工伤事故中大约40%~~47%与饮酒有关,自杀者中与饮酒有关,自杀者中45%与与饮酒有关,抢劫者中饮酒有关,抢劫者中72%与饮酒有关,强奸者中与饮酒有关,强奸者中50%与饮与饮酒有关,杀人者中酒有关,杀人者中83%与饮酒有关与饮酒有关 6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002年年WHO的调查表明,酗酒是欧洲青年的第一死因,的调查表明,酗酒是欧洲青年的第一死因,15~~29岁男性青年死亡者中有岁男性青年死亡者中有1/4与酒精有关,酗酒造成交通与酒精有关,酗酒造成交通事故、酒精中毒、自杀、滋事杀人等事件,使欧洲每年至少事故、酒精中毒、自杀、滋事杀人等事件,使欧洲每年至少有有5.5万青年人死亡在我国,酗酒也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万青年人死亡在我国,酗酒也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每遇节假日,急性酒精中毒增加,因酗酒导致猝死的之一,每遇节假日,急性酒精中毒增加,因酗酒导致猝死的情况也常见。
由于近年来酒类消费,尤其白酒消费在我国有情况也常见由于近年来酒类消费,尤其白酒消费在我国有呈增长的趋势,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因此,呈增长的趋势,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因此,应加强酗酒有害健康的教育,应加强酗酒有害健康的教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别中特别强调了一条强调了一条“如饮酒应限量如饮酒应限量”的原则 6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三)吸毒(三)吸毒 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称药瘾导致药瘾的药物包括鸦片类、镇痛催眠类、兴奋剂、称药瘾导致药瘾的药物包括鸦片类、镇痛催眠类、兴奋剂、致幻剂等由于非医疗需要而非法使用这些成瘾药物称之为致幻剂等由于非医疗需要而非法使用这些成瘾药物称之为吸毒这类物质的滥用和成瘾,不但严重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吸毒这类物质的滥用和成瘾,不但严重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带来许多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康,而且带来许多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6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1. 吸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 ⑴⑴吸毒对健康的直接危害:所有毒品都几乎是作用于吸毒对健康的直接危害:所有毒品都几乎是作用于人的大脑神经中枢,最终可能一次过量必然会导致中抠神人的大脑神经中枢,最终可能一次过量必然会导致中抠神经的过度兴奋而衰竭,或过度抑制而麻痹,最终可能导致经的过度兴奋而衰竭,或过度抑制而麻痹,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而长期使用则可能引起大脑器质性病变,形成器质死亡而长期使用则可能引起大脑器质性病变,形成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人格障碍、遗忘综合征和痴呆等性精神障碍,包括人格障碍、遗忘综合征和痴呆等 6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中枢神经的受损也会殃及机体的各器官、系统,使患中枢神经的受损也会殃及机体的各器官、系统,使患者极度衰弱,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成为家庭和者极度衰弱,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吸毒还可能感染艾滋病,据报道美国城市感社会的负担吸毒还可能感染艾滋病,据报道美国城市感染艾滋病的人中,男性染艾滋病的人中,男性15%是静脉滥用药物者,女性这一是静脉滥用药物者,女性这一比例是比例是53%我国2002年共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年共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9824例,例,其中其中63.7%为注射毒品感染为注射毒品感染 6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⑵⑵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行为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行为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家庭带来危害首先是经济问题,有害健康,同时也对家庭带来危害。
首先是经济问题,有害物质的非法交易需花费大量钱财,并且成瘾造成的疾病、物质的非法交易需花费大量钱财,并且成瘾造成的疾病、事故与劳动能力降低、出勤率减少会造成经济损失其事故与劳动能力降低、出勤率减少会造成经济损失其次是成瘾后个性改变,不顾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需要,次是成瘾后个性改变,不顾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需要,放弃抚养义务,性功能减退,虐待妻儿,给家庭幸福带放弃抚养义务,性功能减退,虐待妻儿,给家庭幸福带来极大危害来极大危害 6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⑶⑶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因经济问题、人格变异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因经济问题、人格变异等原因发生抢劫、强奸、卖淫等犯罪行为而危害社会治安,败原因发生抢劫、强奸、卖淫等犯罪行为而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尚,很多吸毒者同时也是贩毒者坏社会风尚,很多吸毒者同时也是贩毒者 6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 2. 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动机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动机 造成吸毒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社会因素中国境内的毒品造成吸毒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社会因素。
中国境内的毒品犯罪是世界毒品犯罪的一部分,随着国际贩毒集团加紧对我国犯罪是世界毒品犯罪的一部分,随着国际贩毒集团加紧对我国的渗透,过境贩毒活动的增加,以及边境地区部分不法人员的的渗透,过境贩毒活动的增加,以及边境地区部分不法人员的过境贩毒、吸毒活动的扩散,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外部世界交过境贩毒、吸毒活动的扩散,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外部世界交流的增加,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等,使毒品在我国境内流的增加,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等,使毒品在我国境内流动不断增加,带来毒品在境内的吸食消费,引发了吸毒、贩流动不断增加,带来毒品在境内的吸食消费,引发了吸毒、贩毒活动的蔓延国内有研究报告,吸毒人员中文盲占绝大多数;毒活动的蔓延国内有研究报告,吸毒人员中文盲占绝大多数;从职业结构来看,以待业人员或无固定职业者为多,占吸毒人从职业结构来看,以待业人员或无固定职业者为多,占吸毒人员总数的员总数的60%左右,其次是个体私营企业主左右,其次是个体私营企业主 7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对吸毒人员的主要吸毒动机分析,认为有些人是出于对吸毒人员的主要吸毒动机分析,认为有些人是出于好奇,抱着好奇,抱着“试一试试一试”的心态吸起了毒品;而有些人是在的心态吸起了毒品;而有些人是在人生道路上受到挫折后,把空虚的心灵寄托在吸毒所带来人生道路上受到挫折后,把空虚的心灵寄托在吸毒所带来的瞬间快感和幻觉中;更多的人是在吸毒、贩毒者的诱惑的瞬间快感和幻觉中;更多的人是在吸毒、贩毒者的诱惑或强迫下沾上了吸毒。
国外调查认为吸毒的主要个人动机或强迫下沾上了吸毒国外调查认为吸毒的主要个人动机是想通过吸毒引起快感;次要的动机是寻求刺激、好奇,是想通过吸毒引起快感;次要的动机是寻求刺激、好奇,想从毒品中探求奥秘、解除烦恼等想从毒品中探求奥秘、解除烦恼等 7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3. 3. 吸毒的控制吸毒的控制吸毒的控制吸毒的控制 强制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是控制吸毒的关键我国强制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是控制吸毒的关键我国50年代扫除鸦片烟害有很成功的经验,达到过全社会根除年代扫除鸦片烟害有很成功的经验,达到过全社会根除烟祸的效果由于药物成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对成瘾药物的烟祸的效果由于药物成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对成瘾药物的精神和躯体依赖,并且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的驱精神和躯体依赖,并且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的驱使人们使用该药因此,单靠法律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问使人们使用该药因此,单靠法律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应该对吸毒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题,还应该对吸毒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使吸毒者从躯体到精神都解除对药物的依赖。
使吸毒者从躯体到精神都解除对药物的依赖 7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四)不洁性行为(四)不洁性行为 不洁性行为是一种有可能导致健康危害的异常性行为性行为不洁性行为是一种有可能导致健康危害的异常性行为性行为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种本能行为,关于人类性行为的定义目前尚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种本能行为,关于人类性行为的定义目前尚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从广义来说,所有以达到性满足为目的的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从广义来说,所有以达到性满足为目的的行为、或者说任何能够引起性高潮的行为都是性行为,但严格意义行为、或者说任何能够引起性高潮的行为都是性行为,但严格意义的性行为仅指男女两性生殖器之间的接触正常的、适当的性行为的性行为仅指男女两性生殖器之间的接触正常的、适当的性行为是人的生活中所必须的,并通过婚姻缔约得到保证和保护,能够维是人的生活中所必须的,并通过婚姻缔约得到保证和保护,能够维持人类的繁衍,并且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但异常的、过度的性紊持人类的繁衍,并且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但异常的、过度的性紊乱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并且可能导致健康危害乱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并且可能导致健康危害。
7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1. 不洁性行为的危害不洁性行为的危害不洁性行为的危害不洁性行为的危害 不洁性行为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性传播疾病不洁性不洁性行为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性传播疾病不洁性行为是导致性传播疾病发生的主要途径,并且也是近年来严行为是导致性传播疾病发生的主要途径,并且也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美国的调查发现,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美国的调查发现,男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男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78%是由同性或异性的性接触所引是由同性或异性的性接触所引起2002年国内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中也年国内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中也有有8.1%是由性接触传播是由性接触传播74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由于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可祸及胎儿,使孩由于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可祸及胎儿,使孩子一出生就染上性病或艾滋病性行为与婚姻、家庭、子子一出生就染上性病或艾滋病性行为与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不洁性行为,包括卖女教育等问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不洁性行为,包括卖淫嫖娼、多性伴、婚外性行为等都有可能导致婚姻破裂、淫嫖娼、多性伴、婚外性行为等都有可能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进而使夫妻中无错的一方身心受到伤害,并严家庭解体,进而使夫妻中无错的一方身心受到伤害,并严重损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重损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75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 2.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系指系指主要通过性交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即一般习惯上所主要通过性交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疾病,即一般习惯上所说的性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性观念、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变说的性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性观念、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变化,除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四种所化,除梅毒、淋病、软性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四种所谓经典性病外,又将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谓经典性病外,又将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传染性软疣、阴道滴虫病、生殖器念球菌病、阴虱、疥炎、传染性软疣、阴道滴虫病、生殖器念球菌病、阴虱、疥疮和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均纳入广义的疮和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均纳入广义的STDs中 76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STDs病原体各异,其共同特点是病原体很脆弱,对病原体各异,其共同特点是病原体很脆弱,对外界湿度与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低,因此离开人体后难外界湿度与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低,因此离开人体后难以存活。
所以,性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以存活所以,性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身体接触,而人类性行为往往成为这类疾病传播的最主身体接触,而人类性行为往往成为这类疾病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77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STDs的侵害部位首先多发现于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侵害部位首先多发现于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表现出溃疡、疮疣或炎症,女性病人症状常不明显,因而对表现出溃疡、疮疣或炎症,女性病人症状常不明显,因而对本人和他人会有更大的危害,出现各种合并症而梅毒、淋本人和他人会有更大的危害,出现各种合并症而梅毒、淋病在晚期可以累及全身多种脏器,艾滋病则导致机体免疫功病在晚期可以累及全身多种脏器,艾滋病则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丧失,造成各种难治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能丧失,造成各种难治性感染或恶性肿瘤 STDs的流行过程虽然遵循传染源的流行过程虽然遵循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易感人群的流行链模式,但其传播受社会因素影响极大群的流行链模式,但其传播受社会因素影响极大 78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3. 3. 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控制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控制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控制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⑴⑴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洁性行为的产生与社会制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洁性行为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经济与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
性度、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经济与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性行为虽然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但仍然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行为虽然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但仍然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性道德观念在约,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性道德观念在西方国家,性解放的观念、享乐主义盛行及允许娼妓制度的西方国家,性解放的观念、享乐主义盛行及允许娼妓制度的合法存在,是不洁性行为产生的温床性教育则在树立良好合法存在,是不洁性行为产生的温床性教育则在树立良好性道德、性观念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个人的自我性道德、性观念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个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保健意识 79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⑵⑵不洁性行为的控制:对不洁性行为的控制措施应该是不洁性行为的控制:对不洁性行为的控制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社会措施、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及必要的自综合性的,包括社会措施、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及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宣传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制建设,打击卖淫我保护方法宣传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制建设,打击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从社会生活中铲除滋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从社会生活中铲除滋生不洁性行为的温床,是控制不洁性行为不可缺少并且行之生不洁性行为的温床,是控制不洁性行为不可缺少并且行之有效的社会措施。
有效的社会措施 80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进行恋爱、婚姻及性、性道德等正确观念的教育,让群进行恋爱、婚姻及性、性道德等正确观念的教育,让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起正确严肃的恋爱婚姻观;进行有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起正确严肃的恋爱婚姻观;进行有关不洁性行为危害的教育,开展广泛的性健康教育,提高关不洁性行为危害的教育,开展广泛的性健康教育,提高人群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抵制和摒弃婚前性行为、婚外人群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抵制和摒弃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同性恋、卖淫嫖娼等不良的性行为从预防和控性行为、同性恋、卖淫嫖娼等不良的性行为从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危害的角度出发,在西方国家进行了对娼制性病、艾滋病危害的角度出发,在西方国家进行了对娼妓机构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患者的检测、治疗和复查妓机构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患者的检测、治疗和复查随访,并鼓励患者带其性伴侣接受检测,提倡使用安全套,随访,并鼓励患者带其性伴侣接受检测,提倡使用安全套,指导安全性行为指导安全性行为 81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五)运动缺乏(五)运动缺乏 运动能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运动能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运动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使血管系灵活性;运动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使血管系统保持良好的弹性,减少胆固醇等代谢产物在血管壁的沉淀,统保持良好的弹性,减少胆固醇等代谢产物在血管壁的沉淀,降低血脂;运动还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改善降低血脂;运动还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利于氧化多余的脂肪;运动对于人体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利于氧化多余的脂肪;运动对于人体的消化功能、泌尿功能和新陈代谢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还可消化功能、泌尿功能和新陈代谢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还可以改善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的指挥和调节作用,单纯以改善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的指挥和调节作用,单纯饮食控制时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同时辅以运饮食控制时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同时辅以运动锻炼,则可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消耗脂肪的刺激,动锻炼,则可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消耗脂肪的刺激,促进脂肪代谢,使能量消耗增加。
促进脂肪代谢,使能量消耗增加82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运动缺乏的人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脑运动缺乏的人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的可能性要比坚持合理运动的人高出卒中、心脏病的可能性要比坚持合理运动的人高出5~~8倍;心脏功能要倍;心脏功能要早衰早衰10年左右;动脉硬化、肾病、胆石症、骨质疏松症、癌症、精神抑年左右;动脉硬化、肾病、胆石症、骨质疏松症、癌症、精神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容易出现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郁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容易出现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此外,还会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偏低、应激能力差等等骨关节疾病;此外,还会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偏低、应激能力差等问题2006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超过正常体重且不爱运动锻炼(每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超过正常体重且不爱运动锻炼(每周不到周不到3.5小时)的人在所有早逝的人中占小时)的人在所有早逝的人中占31%;每周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周进行适当的运动,不管运动量多大,都能减少更年期后妇女得乳腺癌的危险;运动可使膝不管运动量多大,都能减少更年期后妇女得乳腺癌的危险;运动可使膝关节炎患病率降低关节炎患病率降低20%~~30%。
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每周必须有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每周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锻炼时间,每次以一定的运动锻炼时间,每次以30至至60分钟为宜,主要项目可采取长跑、分钟为宜,主要项目可采取长跑、各项球类,以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田径、游泳或体操等不同级别的运动各项球类,以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田径、游泳或体操等不同级别的运动经常坐办公室、驾(坐)车、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等的人群,可以通过经常坐办公室、驾(坐)车、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等的人群,可以通过运动消除肌肉疲劳合适的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有利于控制体运动消除肌肉疲劳合适的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同时在心理上产生对健康有益的影响重、防止肥胖,同时在心理上产生对健康有益的影响 (吴小南)(吴小南)(吴小南)(吴小南)83卫生学(第7版) ·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