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新鞋走老路 [4核:老路新走法].docx
7页穿新鞋走老路 [4核:老路新走法] 双核处理器从推出到成为市场的主流,即使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却走过了沟沟坎坎现在,4核处理器在大家期待和疑虑并存的复杂心态中踏上了双核走过的老路,只不过,4核会走得更稳、更加快 自从AMD率先在x86领域推出双关键处理器以来,多核就成为处理器企业争夺的一个焦点2021年11月,英特尔先于AMD公布了4核处理器当初,双核和单核之争正在剧烈进行中不少人曾感慨,双核还未普及,4核又来了 业内人士戏言,4核在和双核的竞赛中抢跑了其实,应该说英特尔在和AMD的竞争中抢跑了在4核处理器产品推出时,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曾不无感慨地说:“这是英特尔技术领先的主要标志也能够说,4核是英特尔近两年来用以抵抗AMD进攻的最新武器 不过,在双核处理器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的背景下,4核处理器会有什么样的作为?经过多长的时间,它才会成为服务器等系统产品的主流? 4核进展超出预期 在4核的竞争中,英特尔取得了先机,市场的表现也让英特尔感到欣慰2021年11月,4核Xeon 5300公布时,英特尔计划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4核处理器出货量达成100万颗在今年5月初举行的英特尔多核应用论坛上,英特尔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Kirk Skaugen却当众宣告,英特尔在今年上半年4核芯片出货量有望超出100万颗。
Kirk Skaugen更大胆预言,整个服务器产品全部会以双核和4核为主 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企业却不这么认为AMD大中华区计算产品部产品市场总监唐志德表示,现在,服务器市场以双核处理器为主,双核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正像双核从诞生到占据主流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一样,4核处理器要成为服务器的主流也需要时间 AMD在2021年推出双核处理器时,对其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些人在,疑问也五花八门――双核价格能比单核低吗?用户会接收吗?双核应用能够普及吗?仅仅时隔一年多,双核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唐志德甚至预言,未来的x86市场将极少能看见单核产品 唐志德认为双核走过的路对4核无疑有借鉴作用,AMD相信4核也会有类似双核的市场接收过程,可能开始会有怀疑的声音,但还是会快速替代双核成为市场主流4核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和双核一样,同时也会碰到新的问题,不过,4核成为主流的时间会更短,发展比预期要好 不过,现在来看,4核还没有成为任何处理器企业的主流产品现在热衷多核处理器的企业不过几家,能够一家一家地看Intel的桌面4核Yorkfield和Xeon 5300系列全部没有大批量生产,产量还很有限。
依据计世网的报道,到2021年一季度,桌面4核Yorkfield的产量也只占Intel处理器产品的%AMD估计在今年年中推出4核产品,批量生产的时间会推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对AMD来说,4核当然不是主流 在RISC处理器市场,IBM的Power家族即使早在2021年的Power5上就推出了4核,但显然这只是为了填补2021年的Power5和今年6月马上到来的Power6之间的市场空白至于Sun企业,Niagara一上市就有4、6、8关键的架构,而且销量也不错依据Sun的统计数字,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每三个月的销售额全部超出1亿美元,但相对140多亿美元的Unix服务器市场,和500多亿美元的整个服务器市场,其份额不到1%至于4核安腾2,依据英特尔现在的计划,要到2021年才可能上市实际上,4核和多核处理器在嵌入式平台上才是名副其实的主流比如众多的网络设备、游戏机和便携设备采取来自TI、Analog、Cavium、IBM和Toshiba、 Semi等供给商的处理器,多核早已是主流 教授认为,在目前的x86和RISC计算市场,4核处理器既不是处理器企业的主流,也不是用户采取的主流。
不过,任何低估4核进展的见解全部是短视的 从“唯主频时代”到“唯关键时代” 业内资深人士谢文砚认为,在2021年以前,处理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 “唯主频时代”,处理器的主频逐年提升,用户也用主频来衡量一款处理器性能的高低而现在,处理器似乎在走入另一个极端――“唯关键时代”―经过增加处理器内核,来提升处理器的性能 当处理器的主频越来越高,用户体验的性能提升却很有限,同时能耗等成本却不停增加时,用户就会开始反思主频的提升是否有意义,而处理器企业也会所以转变发展思绪多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汪东升博士认为,通常说来,工艺和电路技术、体系结构、编译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器性能分别提升约20倍、4倍、倍不过今天,这种规律却是极难维持那么,处理器怎样提升性能?于是,采取多核成为一个处理方案 在多核处理器的竞赛中,Sun和英特尔跑得最快从Sun推出Niagara和Niagara2的计划,和后继的Rock就能看出,关键从4个增加到8个,线程也从4个增加到8个,关键和线程数量越来越多而从英特尔在今年IDF大会上展示的产品来看,即使英特尔也强调并不唯关键数量,但浓墨重彩的80核现场演示和对多核市场的乐观估量,无疑清楚地表露出,英特尔发展处理器的方向还是以提升关键数量、缩短制造工艺为主。
英特尔一位产品总监向记者表示,在发展4核产品上,英特尔的步伐会加紧英特尔有可能提前到今年下半年公布代号为Penryn的45nm工艺Core2Duo4核处理器,2021年将推出4核的Nehalem处理器 以IBM和AMD为代表的处理器厂商则提出了另一个发展思绪――不单纯追求处理器的关键数量和缩短制造工艺,而是推出各自的多关键产品和按计划提升主频早在2021年一片火热的多核浪潮中,IBM Power6就反其道而行之,计划Power6的主频将超出4GHz,只有单、双核的产品推迟一年上市的Power6最终主频达成而AMD则从激进的技术传道者转向成熟的“用户导向”厂商,比较冷静和克制地推出4核产品,而不是在市场还未开始发育的时候就推出谢文砚认为,在未来的企业级计算中,IBM和AMD的策略比较类似,全部是以异构化的SoC为方向,比如IBM的Cell和AMD的Fusion很类似这么的思绪可称之为架构优先派 单核处理器以后,出现了双核处理器,双核处理器以后又出现了4核处理器很多业内人士开玩笑说,4核以后会不会出现8核处理器,甚至16核、32核的处理器?这不是玩笑,是一个对未来发展的预计不一样的企业会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英特尔推出的TerraFLOP处理器计划拥有80个处理器内核,每个内核的时钟频率为,整个计算速度达每秒1万亿次以上而根据AMD的计划,未来的处理器会向多核、异构化发展唐志德认为,多核只是AMD提升系统性能的一个方法,并不会排斥其它的技术2021年,AMD将推出Fusion处理器,能够在一个芯片上集成CPU、GPU、协处理器等多个不一样功效的关键 谁需要4核系统? 毫无疑问,4核处理器因为性能很高,因此关键应用在服务器上,企业级应用成为了多核产品的主战场现在,双核已经成为服务器系统的标准配置惠普企业在全部的服务器产品线中,包含机架、塔式和刀片服务器中全部采取了双核处理器,现有英特尔,又有AMD的处理器 现在,英特尔的4核产品有双路至强5300系列和面向高端游戏市场的QX6000系列今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将推出基于酷睿架构的四路4核Xeon MP产品Tigertown,L2缓存也将加大到8MB现在,系统企业全部推出了基于至强5300的双路8核的服务器产品,就连美国容错企业也推出了双路的4核容错服务器 即使AMD的4核处理器还没有公布,不过据介绍,AMD的4核处理器将首先在多路服务器上采取,如4路、8路服务器。
除了这部分用户,AMD还将面向高性能计算和刀片用户推出4核产品,比如采取65W TDP的低功耗Barcelona刀片服务器也将是关键推广产品 现在,双核已经成为服务器系统的标准配置在全部的服务器产品线中,包含机架、塔式和刀片服务器中,基础全部采取双核处理器,包含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假如换成4核,那么以前的双路4核就会变成双路8核,4路8核就会变成4路16核,对服务器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多路服务器上使用4核处理器的优势显著,对于这些高端用户而言,因为以往在多路服务器上早已采取SMP架构和并行应用开发,含有丰富的使用经验,能快速从单核转变到双核、4核,无需对现有应用进行过多优化和改写同时,4核能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和单核相比,4核系统能带来倍的性能提升;而和双核相比,4核系统能够在保持功耗不变的情况下,取得50%以上的性能提升,用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大的回报 汪东升说,从根本上讲,多核处理器的应用需求关键于用户对服务器性能提升和功耗水平降低的双重目标,有时仅仅是对绝对性能的渴求,有时也表现在高性能的基础上保持相对低的功耗水平所以,高性能计算和刀片服务器成为了多核处理器系统最经典的应用领域。
而从用户角度来看,她们似乎并没有完全无条件地接收4核服务器宝德企业服务器产品经理程佶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关键有多个: 一是企业用户很重视服务器系统的稳定性,很多用户还在等候对于4核服务器稳定性的验证结果; 二是很多用户还很重视处理器的主频,不少用户很看重处理器的主频,而现在4核产品的主频仅为,比双核处理器最高主频3.省略计划;Sun今年3月开放了UltraSPARC T1处理器的程序代码,让更多厂商能推出支持SPARC的固件、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 业内人士认为,4核成为主流还取决于以下多个原因 一是厂商库存情况显然,假如Intel、AMD、IBM不卖完双核产品,不可能大规模推4核根据AMD和Intel的公告,4核产品应该在2021年大规模生产对于服务器OEM厂商而言,还存在一个产品推出时间的不一样滞后期,而传统供给链的OEM厂商要等到双核服务器卖得差不多时才会主推4核产品 二是市场接收度厂商的推进力当然是4核发展的第一动力,不过用户接收度或许才是最主要的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很多,比如Alpha、第一代安腾等就现在的舆论基调和用户评论来看,可能因为应用还不广泛,4核还没有负面声音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