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doc
10页1第二章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一般而言,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 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 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 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 置,就需要政府干预从各国市场经济实践分析,市场失灵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一)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 状态的条件下,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很多,每一个企业都不能操纵、控制市场价格,只 能接受市场价格,这种市场价格是通过供求双方的竞争形成的,各种生产要素可在市场上 自由流动,有关交易的信息是透明的在此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企业生产能够 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即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 效率”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 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完全垄断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即在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厂家,它可以完全操纵商场价 格寡头垄断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 供给价格,但它们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垄断竞争就是指市场上既存在垄断又存在 竞争的状况,其程度介于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在市场上有较多的生产企业,它们之 间存在竞争,但还达不到完全竞争的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垄断竞争则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市场条件至于垄断形成的原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答案,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形成 的垄断、自然垄断等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有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 等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是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 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就会产生垄断技术进 步产生的垄断,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掌握了某些生产技术,如专利权等,在市场竞争中 处于有利地位,能过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而自然垄断有时也 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 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 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在垄断条件下,无论具体程度如何,都会对市场机制形成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给和 需求,达不到资源合理配置目的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资源配置难以达到最优 配置状态,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治理,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利用法律 手段打击或限制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第二,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 府管制,价格由政府控制或指导,并对服务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限制这类企业凭借其垄 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二) 、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 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三)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它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2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的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在没有政府干 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过度生产或生产不足的问题,形成资源量浪费或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是构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四) 、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 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市场机制 自身无法克服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交易信息的充分性,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但在自发性的市场交易中,一方往往很难完全掌 握另一方有关的信息为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就需要政府干预,通过 制定实施法律制度,要求交易双方公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所需的信息,维护市场交易秩 序 (五) 、市场的不完整性市场的不完整性所形成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体系不完整,某些 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甚至不健全,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不完整 性,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干预较为典型的是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六)收入公平分配市场在收入公平分配领域的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部门、各 地区、各阶层和各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即使在经济运行达 到所谓“帕累托效率”的条件下,市场不会自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而市场则强调效率,通 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向效率更高的地区、部门、产业、企业以及 个人集中,反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在各个领域的差距但任何经济运行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 下进行的,如果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特别是在相当部分成员基 本生活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犯罪率居高不下,游行、示威、罢 工连续不断,甚至引发政局动荡,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有损于效率的提高。
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选择,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调节 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七) 、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市场不能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是指自发的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 量与结构的均衡,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在解决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问题方面,市场本身无能为力从市场运行过程分析,其主要利 用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活动,调节供求关系,以合理配置资 源,而对有关宏观经济变量难以进行自觉、有效和主动调控二、政府失灵及其管理二、政府失灵及其管理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一)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 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种状况,既包括政府主观原因所形成的信息有限性,也包括因客观原因产生的信息有限 性二)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 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3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
三) 、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立法 机关与政府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 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即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 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 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问题四) 、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 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 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三、政府经济职能三、政府经济职能 (一)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 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 主要包括:1、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 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
2、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 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 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3、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 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 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4、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 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 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 中所占比例和份额二)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 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 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 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
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 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4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1、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2、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三)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 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四、政府经济与公平四、政府经济与公平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 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 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 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 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 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 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 (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 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3)运 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五、政府经济与效率五、政府经济与效率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 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 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 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 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 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 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