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房屋建筑扩建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doc
50页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房屋建筑扩建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湖北天宇建设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4第二章 工程概况 5第一节 工程简概 5第二节 桩的设计 5第三节 地质条件 6第四节 地下水情况 7第三章 施工布署 8第一节 管理目标 8第二节 施工准备 8第三节 施工协调 9第四章 平面布置 10第一节 布置原则 10第二节 平面布置 10第三节 临时用水设计方案 10第四节 临时用电设计方案 11第五章 组织机构 12第一节 组织机构图 12第二节 管理人员职责 12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4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 14第二节 计划保证体系 14第三节 劳动力安排措施 15第四节 主材用量计划 15第五节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16第七章 施工方案 16第一节 场地的处理 16第二节 具体部署方案 16第三节 成孔土方开挖的方法 18第四节 孔桩护壁砼施工方法 21第五节 人工挖孔桩终孔的施工措施 23第六节 桩芯钢筋笼施工方法 24第七节 干孔时桩芯砼浇灌施工方法 25第十章 工程质量管理技术措施 26第一节 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26第二节 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27第三节 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29第十一章 人工挖孔桩质量检验 35第一节 砼质量检验和灌注质量检验 35第二节 检桩 35第三节 质量保证资料的管理 36第十二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6第一节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措施 36第二节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37第十三章 人工挖孔桩施工注意事项 39第一节 必须注意的几个要点 39第二节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0第三节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40附表一 计划投入劳动力人数 42附表二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42附表三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43附表四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44附图1 桩芯钢筋笼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44附图2 干孔时砼灌注施工工艺流程 45附图3 桩芯水下砼施工工流程 46附图4 混凝土设计检验程序流程 47附图5 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 48附图6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49第一章 编制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桩基检测规程》(JGJ106-2003)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11.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2.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房屋建筑扩建工程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人工挖孔桩施工详图、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和福建省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概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位于福建省莆田仙游市度尾镇半岭村业主营地扩建项目主要包括两幢职工公寓楼、一幢招待所,以及户外附属设施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986.41㎡,占地面积10990㎡职工公寓1#楼为地上四层建筑,底层架空;职工公寓2#楼为地上六层建筑,局部四层,底层架空;招待所为地上四层建筑,局部四层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场地类别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设单位:福建仙游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福建华东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南公司仙游抽水蓄能工程监理中心施工单位:湖北天宇建设有限公司第二节 桩的设计本工程职工公寓2#楼采用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为碎裂状强风化凝灰熔岩,桩端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Pa,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身主筋混凝土保护层70 mm根据现场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加筋砼桩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本工程挖孔桩共56根,其中试桩为5根,各桩径概况详下表:桩代号持力层单桩承载力承载力(KN)桩径D (mm)桩端扩大头值钢筋B(mm)H(mm)主筋箍筋ZJ1碎裂状强风化凝灰熔岩9008001016Φ8@100/200ZJ2115080025010001016Φ8@100/200ZJ3143080035010001016Φ8@100/200ZJ4190090045010001216Φ8@100/200第三节 地质条件1) 地形地貌场地属于低山残坡积地貌单元,原始地形为一坡间山凹,后经人工开挖及堆填整平,整体上呈台阶状。
场地北侧紧邻35kv变电站前人工边坡坡脚,边坡高约8m,浆砌石护坡,较稳定;东南两侧为人工开挖边坡,边坡后方山体高30~50m,坡面长满树木;西侧台阶边坡下方为道路及电站进场道路2) 岩土层分布情况根据野外钻探取芯肉眼鉴别,结合场地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堆积层(Q4ml)、坡残积层(Q 4d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晶屑凝灰熔岩(J3nb)在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可划分为6层,各岩土层具体特征详述如下:素填土(Q4ml)①:灰褐色,松散,主要全风化及强风化岩组成,粗硬质含量约占25%局部含有碎石,未经碾压,较松散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0.40~6.50m残积粉质粘土(Q 4el)②:褐黄色,可~硬塑,由凝灰熔质砂岩完全风化成土状并残留形成,主要成分为粉粒、粘粒,残留结构清晰可辨,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本层在场地内局部有分布,仅在ZK2孔内有揭露,厚度4.4m全风化凝灰熔岩③1:褐黄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完全破坏,风化呈砂土状,岩芯呈土柱状,泡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主要在拟建职工宿舍及门卫房位置钻孔内有揭露,厚度1.40~9.10m,顶板埋深0.40~6.50m(高程236.27~242.5m)。
散体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③2:褐黄色,原岩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风化呈砂土状,岩芯呈散体状,泡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除ZK2、ZK5钻孔外均有揭露,厚度1.90~9.800m,顶板埋深0.70~10.70m(高程231.71~241.47m)碎裂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③3:灰褐色、青灰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局部为砂土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本层主要分布于职工宿舍2#及招待所位置,厚度为1.30~7.80m,顶板埋深4.50~11.30m(高程231.47~239.27m)中风化凝灰熔岩③4:青灰色,块状构造,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RQD约为30%~4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本层揭露厚度为2.50~6.10m,顶板埋深10.30~18.40m(高程224.54~233.58m)以上各岩土层分布具体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03~11)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详见勘察报告“表一”及“表二”第四节 地下水情况1) 地下水类型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①、残积粉质粘土②、全风化凝灰熔岩③1中,其类型为孔隙性潜水,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低洼处排泄,其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水量不丰富。
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潜水,裂隙潜水主要受风化裂隙的控制,透水性一般,弱富水性,属于弱透水层,主要受上部含水层的补给基岩渗透性主要受裂隙特征所控制,差异较大且具各向异性,不排除局部基岩破碎带有水量较大的可能2) 地下水补给及埋深受季节影响,场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2 m勘察期间钻孔内综合地下水位埋深为3.10~5.80m(高程236.61~240.54m)3)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微腐蚀性第三章 施工布署第一节 管理目标Ø 施工部署原则: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利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施工,竭力优质、高效、低耗完成本桩基工程Ø 质量目标:合格Ø 工期目标:确保40天人工挖孔桩全部完工Ø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设备隐患、火灾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年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10‰以下Ø 文明施工目标:合格第二节 施工准备1) 质量策划Ø 公司工程部、安全部针对本工程具体特点进行质量策划Ø 公司为本工程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Ø 项目经理部设计本工程施工所需资源人员、机械设备、资金等)2) 技术准备:Ø 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意图,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
Ø 编写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资料,施工前做好书面交底Ø 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为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及标准做好准备Ø 准备齐全技术资料的各种表格Ø 编制施工预算:为材料进场、劳动、月、周、进度表编制提供依据3) 技术交底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别向施工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有图纸交底,设计施工图纸交底,设计变更,安全措施交底等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班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施工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向操作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4) 现场准备Ø 按施工需要机械进场就位Ø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各种工人分期进场Ø 砂、石由甲方提供Ø 水泥、钢筋等材料的采购,并化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Ø 布置供电、供水线路5) 生产准备Ø 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Ø 建筑材料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Ø 施工中计划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附件Ø 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
Ø 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Ø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第三节 施工协调Ø 积极参与包括甲方、监理、设计、地质、施工等各方参加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Ø 及时协调各班组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第四章 平面布置第一节 布置原则Ø 现场平面布置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调整Ø 施工材料堆放应尽量设在靠近使用位置的地方,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为原则Ø 临电电源、电线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