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简述.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22648810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6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陕西是新中国建设的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纺织工业是陕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在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省纺织工业处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纺织产业西移的机遇,结合国家实施纺织工业振兴计划,特制定本省纺织产业实施规划,推动陕西纺织工业更快地发展一、陕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现状我省纺织工业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格局,并且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一)发展取得的成效1、生产持续稳步增长近几年来,我省纺织工业生产销售保持持续增长,2021年以来平均增速达10.91%2022年度,全省148户规模以上企业纺织工业生产纱20.43万吨,布78757万米,印染布7344万米,服装613.6万件纺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04亿元,其中服装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95%、30.9%我省纺织工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打破了低速徘徊的发展局面,特别是服装加工业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显著提高目前,我省骨干棉纺织企业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例以及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全省缫丝企业拥有的自动缫丝机占94.6%90%的服装企业已经实现了高速平缝机更新换代,30%的服装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大了国有纺织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加快了产权结构调整,实现股权多元化特别是10多户国有纺织企业通过破产、兼并等方式分别实现了优化重组,国有纺织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为我省纺织工业的各种经济成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民营纺织企业快速发展一是民营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化,改变了作坊式是生产模式二是企业采用的设备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水平三是民营纺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非国有纺织企业户数比重从2021年的49.32%提高到2022年的75.68%目前,从民营纺织企业投资速度及设备技术水平来看,我省民营纺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省棉纺织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作为纺织产业链中重要环节的服装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22年服装制造业产值占纺织业产值比重达10.07%功能性纺织服装产业链已基本形成,防油、防水、阻燃等高新功能性面料及服装成为我省纺织特色产业丝绸产业形成了以安康为中心的全国优质茧、丝基地6、产业集群化初步显现一是我省纺织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格局,并且也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棉纺织行业自然形成了宝鸡市东部地区、咸阳市乾县、渭南市大荔县三个集聚区三是服装企业有以宝鸡市服装工业园为依托的职业服装和休闲服装聚集区,榆林市米脂县和横山县的羊毛防寒服产业集聚区;西安以长乐路、长缨路一带市场为中心、以都市服装为主体的小型服装企业聚集区四是形成了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月河川道茧丝绸产业集聚区7、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纺织工业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之一,共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目前,我省纺织围绕一线两带地区已形成较强的加工能力,并且在部分市、县、镇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加工集群区域,如乾县工业园区共有纺织企业17户,目前吸纳就业15000多人,人均收入近万元。

      安康茧丝产业拉动全市100万农民从事兴桑养蚕这些就业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发展速度慢,行业规模小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纺织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我省纺织产业总产值只占到全国的0.28%,排在各省区第21位,主要产品纱、布和服装产量分别只占到全国的0.94%、1.41%和0.03%2、产业集中度低我省纺织产业缺少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没有公用设施和服务体系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以承载,企业之间缺少合作意识,互补作用不强,集成发展能力较弱同时,我省纺织产业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产品,以品牌为龙头的引领作用不强3、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国有企业比重仍然较高;二是部分民营企业起点低,规模小,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三是产业链不完善,下游产业包括印染、服装、家纺等没有得到长足发展,致使我省纺织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能力不配套,既削弱了我省棉纺织的竞争优势,又制约了全行业的发展4、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另一方面科技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我省纺织科研力量雄厚,但是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与机制,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密切合作,科研成果和生产经营脱节。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参与能力5、经济效益差2022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我省纺织产业由盈亏基本持平转为全行业亏损,2022年度,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亏损2.03亿元,同比增亏0.61亿元,148户企业中亏损企业66户,亏损面44.59%,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97亿元,同比增加78%三)目前面临的困难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纺织下游产品出口受阻,造成国内市场产品积压,价格下降,竞争激烈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将使纺织产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目前,我省纺织产业具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是:1、市场疲软,价格下降,销售难度加大一方面传统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外销订单减少,南方沿海地区下游的外向型针织、印染、服装企业纷纷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对上游产品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政策在较短时期内难以奏效,国内市场容量未见扩大,企业加大内销产品比例的策略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产品价格下降2、资金严重短缺,有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造成原因:一是货款回笼慢,应收账款增加;二是部分产品积压,产成品资金上升;三是亏损导致现金流相应减少;四是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高。

      五是企业融资渠道窄,由于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也使企业错失机遇3、用工成本大幅提高,但工资水平仍然偏低,职工队伍难以保持稳定由于纺织企业用工多、职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我省纺织行业受新劳动法实施的冲击很大,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尽管如此,我省纺织职工工资仍然低于省内其他行业的水平,纺织企业面临招工难、留人更难的局面技术骨干大量流失二、振兴陕西纺织工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增强信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与振兴纺织产业的政策,抓住我国纺织产业梯度转移及“东桑西移”工程的机遇,以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重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区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纺织工业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结合本省产业实际,认真贯彻国家纺织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即: 1、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积极应对当前需求萎缩、亏损增加、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我省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2、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使纺织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同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行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大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全局相结合发挥我省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在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支持优势企业改制重组,做强做大;重点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能力较强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产业聚集区发展同时,通过完善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保持就业稳定4、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我省纺织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提高生产效率,参与竞争;同时,发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引导扶持作用,推动产业有序调整三)振兴目标2022-2022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生产稳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推动产业区域规划和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相当的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我省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确保生产稳定增长2022年,力争模以上企业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143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 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衣着类,扩大装饰类,发展产业类,加快服装产能提升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在整个纺织产业中的比例由2022年的10.07%提高到2022年23左右%3、提高科技、品牌的贡献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用工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22年的3.3万元/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5万元/人*年,年均增长14%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知名服装品牌4、就业规模2022年,力争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预计达到10万人以上,其中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人三、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以园区为承载,以项目为抓手,以技改为重点,切实用好增值税转型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继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深入实施纺织企业新、特、名、优工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产品结构1、配合国家实施拉动内需的各项优惠政策,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一批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新、特产品;利用西安在全国西部服装市场上的规模优势,提高地产服装在我省的市场占有率,发挥服装产业对我省上游产业包括原料生产、纺纱、织布、印染及配套的服饰、辅助料、配件业的发展的带动作用。

      2、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大力推进名牌产品战略,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创建10省级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高我省纺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二)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住市场前景好、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关键领域,具体包括:3、加快棉纺织产业的技术进步要努力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差距,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技术装备,如清梳联合机、高效精梳机、紧密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细络联合机、自动络筒机和先进无梭织机,2022年,国内领先水平设备比重力争达到65%;大力提高无卷化、无结头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的比重,2022年分别达到50%、70%、70%和30%;加大推广新型、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应用,扩大差别化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和多功能、复合型化学纤维的应用,提高差别化纤维使用比例4、加快印染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关键工序采用国内外先进印染装备步伐,淘汰落后窄幅设备,强化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全面提高我省印染产品的档次和产业链配套能力,重点发展领域有:巩固民用防红外布,国内外军用防红外迷彩布的生产优势;开发汉麻织物、竹纤维织物、蛋白纤维织物、高技术纤维织物的染整技术。

      推广高效短流程、快速还原蒸化、微悬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