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城县水稻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253193
  • 上传时间:2021-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城县水稻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研究 曹德龙 章兴发 何会珍摘要 为有效控制已产生抗药性的水稻二化螟,选取了9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于二化螟卵孵始盛期以及1、2龄幼虫高峰期在南城县的一季中稻田喷施2次,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卵孵始盛期施用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90%杀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在86.0%以上;其次是卵孵始盛期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其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达80.6%和81.6%综上所述,这2种药剂的轮换组合可在水稻生产的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中加以推广应用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综合防治;药剂轮换;江西南城S435.112+.1 A 1007-5739(2018)14-0111-02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一种钻蛀性害虫,能造成稻株枯心、枯鞘、枯孕穗和白穗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由于水稻栽培制度的改变和杂交水稻的推广,长江流域和江浙沿海的二化螟危害日益严重[2]。

      多年来,防治水稻螟虫多以化学农药为主,在一些地区二化螟种群对频繁使用的治螟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和杀虫单等药剂产生了较高的抗性[3-4]害虫抗药性是杀虫剂对害虫长期选择的结果,也是害虫种群对周围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5]已有研究表明,二化螟对常用农药产生抗性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二化螟抗性治理方面应注重抗药性早期检测与抗性监测,杀虫剂的限用、混用与轮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和性诱剂的合理使用等[2, 5]为了向二化螟发生严重且对氯虫苯甲酰胺和三唑磷等药剂抗性较明显的稻区提供防治二化螟的科学用药及抗性治理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在一季中稻的分蘖期,于二化螟卵孵始盛期以及1、2 龄幼虫高峰期开展了不同作用机理的9种杀虫剂间的组合和轮换处理,调查了其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出对抗药性二化螟防效较好的药剂,以更好地控制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江西省南城县株良镇双湖村1组某农户中稻田中,土壤为黏壤土,pH值6.5,前作冬闲,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水稻播种期为2016年5月9日,移栽期为6月 8日1.2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一季中稻深两优865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40%三唑磷乳油(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2%丙溴磷乳油(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0%杀虫单可溶粉剂(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上海威敌生化(南昌)有限公司]、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阿维菌素乳油(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18%杀虫双水剂(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根据供试药剂共设8个处理组合,具体见表1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 m2,旁边设有保护行各小区均在同一田块,栽培及水肥管理条件一致,管理水平中上1.4 施药方法施药时期为水稻分蘖期,第1次施药时间6月27日(卵孵始盛期),第2次施药时间7月6日(1、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方法为茎叶均匀喷雾,施药工具为3W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压力0.15~0.40 MPa,根据面积分别用注射器量药及用量杯量水施药用水量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兑水量450 kg/hm2,混匀后对准稻株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喷清水,同时田间保持3~5 cm水层5~7 d从6月27日至7月20日田间未施用其他任何农药防治病虫害1.5 调查统计第1次调查时间为第2次药后14 d(即7月20日),调查残虫量,计算杀虫效果;第2次调查时间为对照区危害定型后(即7月26日),调查枯心数,计算保苗效果杀虫效果调查: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10丛稻,共调查50丛,剥查记录活虫数,计算杀虫效果,计算公式如下:杀虫效果(%)=(对照区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 数)/对照区药后活虫数100保苗效果调查:危害定型后,每小区平行踊跃式取样,调查50丛稻,调查枯心数,计算枯心率、保苗效果,计算公式如下:枯心率(%)=枯心数/调查总株数100;保苗效果(%)=(对照区枯心率-处理区枯心率)/对照区 枯心率100。

      各施药处理的残虫数、杀虫效果与保苗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比较2 结果与分析由表2可知,第2次药后14 d,不同处理间的残虫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以CK残虫量最大,其余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7>处理6>处理5不同处理间的杀虫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杀虫效果处理5为最好(86.1%),其后依次为处理6(80.6%)>处理7(75.3%)>处理3(69.4%)>处理4(61.1%)>处理2(55.6%)>处理1(33.3%);药后处理的枯心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处理5(0.32%)<处理6(0.45%)<处理7(0.49%)<处理3(0.64%)<处理4(0.76%)<处理2(0.90%)<处理1(1.29%)处理6(81.6%)>处理7(79.9%)>处理3(73.8%)>处理4(68.9%)>处理2(63.1%)>处理1(47.5%)结果表明,综合防控效果(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以处理5(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90%杀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为最好,其次为处理6(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和處理7(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750 g/hm2),而处理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 mL/hm2)和处理2(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 mL/hm2)最差。

      研究还发现,各处理保苗效果与杀虫效果存在相关性,杀虫效果好则保苗效果也好,防效好的处理幼虫残存数也少3 结论与讨论害虫对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降低,往往是开始产生抗性的早期信号,在提倡农药减量防控等理念的同时,需及时掌握二化螟田间抗药性发展动态,及时开展经济有效的预防抗药性治理,通过农药的合理混配和轮用,延长药剂使用寿命,避免或延缓抗性快速发展[6]在二化螟严重发生地区,可在分蘖期通过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实现对二化螟的理想杀虫效果和对水稻的良好保苗效果杀虫单作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对人畜和水生生物安全,对螟虫防治高效且价格低,是近20 年来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7]三唑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为继杀虫单后的主要治螟药剂[8]阿维菌素自1998年起以混剂形式登记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二化螟对其抗性发展比较缓慢[8]从本研究可知,以卵孵始盛期施用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90%殺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在86.0%以上;其次是卵孵始盛期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其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为80.6%和81.6%。

      因此,这2种药剂的轮换组合可在水稻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至于其防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在二化螟发生重且对氯虫苯甲酰胺和三唑磷抗性较明显的稻区,尽量使用尚未产生抗性的几种药剂轮换施药,减少二化螟对单一农药抗性的产生4 参考文献[1] 李云瑞.农业昆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62.[2] 池仕运,彭宇,王荫长,等.二化螟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5,31(6):3-6.[3] QU M J,HAN Z J,XU X J,et al.Triazophos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the striped stem borer(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J].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3,77:99-105.[4] 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等.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73-79.[5] 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等.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109-111.[6] KARUNARATNE S H P P,DAMAYANTHI B T,FAREENA M H J.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the tropical bedbug Cimex hemipterus[J].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7,88:102-107.[7] 苏建坤,褚柏.扬州地区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药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1):76-78.[8] 张帅,舒宽义,黄向阳,等.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治理的田间试验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61-6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