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道施工工法.docx
10页河北科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前言 随着安装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对热水供应和生活用水供给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近几年在城镇住宅、公共建筑及高档酒店宾馆、医院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道的施工,由于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给水系统具有安全可靠、卫生环保、经济适用等特点在高级民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卡压式连接的方法也凭借其无污染,简捷,方便,安全的优点成为不锈钢管道连接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工法主要阐述卡压式薄壁不锈钢管道的施工 2.工法特点 采用不锈钢卡压式管件、专用卡压工具、画线器等对不锈钢管进行连接,达到无渗漏的效果本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可靠,现场施工清洁、文明、安全,使用寿命长、节省人工费用且质量易于保证的特点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公称通径DN≤100mm,壁厚为0.6~2.0mm,公称压力≤1.6MPa 的饮用净水、生活饮用水、冷水、热水、燃气、医用气体等薄壁不锈钢管道 4.工艺原理 卡压式管件端内部“O”型槽内装有密封圈,安装时将管道一端插入管件的端口内,用专用卡压工具进行卡压,将管道与管件的连接部位卡压成六角型(见图4-1),形成足够的连接强度;同时管件内“O”型槽内的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被压缩,依靠管材的支撑向外压紧密封圈,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
900 弯管件 450 弯管件 图4-1 连接部位 图4-2 卡压式连接工艺原理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管子长度测量 管道切割及断面处理 画线 插入管子 卡压连接 卡压检查 管道支架安装 阀门安装 管道试压冲洗消毒5.2 操作要点 不要刺伤管件中的O型密封圈;管件要确实插入至画线标记的正确位置;不要忘记卡压作业 5.2.1 安装准备 1 对图纸和施工方案已经进行技术交底 2 施工机具、材料、施工人员、现场施工用水用电都已到位 3 管路堆放处要平整、严禁与其他碳钢材料接触 4 核对图纸,检查管道布置是否与消防、暖通、电气等其他专业管道有交叉、矛盾的情况,须与有关专业及时沟通,并找出解决的办法5 核对管件预埋件、套管位置、标高、坐标是否正确 5.2.2 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对所需直管进行测量 5.2.3 管道切割及断面清理:使用切管工具切断管子,为避免刺伤O型密封圈,使用专用除毛刺器或锉刀将毛刺完全除尽。
5.2.4 画线:使用画线器在管子端口画线作记号,以保证管子插入长度,避免造成脱管 5.2.5 插入管子:将管子笔直插入管件内,注意不要碰伤O型密封圈,并确认管件端部与画线位置相距3mm以内插入过紧时可在管子上沾点水,不得使用油脂润滑不同管径要求的插入长度不同,插入长度对照表,必须确保插入长度+2mm 不同管径对应的插入长度(㎜) 表5.2.5 公称直径 15 20 25 32 40 50 65 80100 插入长度 21 242439 47 52 53 60 75 5.2.6 卡压:本连接方法采用液压分离式卡压工具(见图5.2.6),卡压前确认卡压钳口凹槽安置在管件圆弧凸出部位,再次确认标记离管端面在2 ㎜以内卡压时使卡头圆弧口端面与管子端面相平,保证卡头与管子轴线垂直,然后进行卡压至自动卸载,自动卸载时可明显感觉到手柄力降低,并伴随有“啪”的一声注意:带螺纹的管件应先锁紧螺纹后再卡压,以免造成卡压好的接头因拧螺纹而松脱由于压力不足可导致连接处有松弛现象,对于不同管道的卡压压力都有明确要求(见表5.2.6) 不同管径对应的卡压压力 表5.2.6序号 公称通径(mm)卡压压力(Mpa) 1DN 15~25 40 2 DN 32~50 50 3 DN 65~100 60 图5.2.6 液压分离式卡压模具及电动液压泵5.2.7 卡压检查:用专用量规检查卡压尺寸是否到位,防止不良施工。
5.2.8 支架及管道安装 1 管道支架位置正确,设置应平整牢固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隙应留有3-5mm 的间隙,纵向间隙及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 无热伸长的管道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5 有热伸长的管道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7 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 的管道安装时,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制作的管卡或支架时,应在管道与支架之间加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8 固定支架的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9 不锈钢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5.2.8 支架间的最大距离表 公称通径(mm) 10~1520~25 32~40 50~65 80~100水平管(m) 1 1.52 2.5 3 立管(m)1.5 2 2.53 3.5 安装管道时应按先主后次,先立管后支管的顺序逐层逐段安装,不可跳装或分段装,以免管段与管段间连接困难和影响管道整体性能 图5.2.9 水平管道敷设 5.2.9 管道敷设1 管道明敷时,应在土建工程粉饰后进行安装。
2 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搬运到安装位置依次排开,先安装干管后支管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净距不小于100mm 3 管道平行敷设时,不锈钢管宜设置在镀锌钢管内侧 4 管道穿越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不留有不小于150 mm 的净空;3)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5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工序多,交叉作业频繁,隐蔽工程质量监督、管道试压及发现管壁破损补救困难,所以管道不得浇注在结构层内 6 屋面及管井内的管道应有可靠接地 5.2.10 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时应注意,不锈钢与其他管材相连接时,是否产生异种金属接触腐蚀,必须做电绝缘处理下表表示薄壁不锈钢管与异种管是否可直接连接 表5.2.10 薄壁不锈钢管与其它管材连接表对薄壁不锈钢管而言 说 明其他管材 可 否铅管 可 溶接材料成分含铅,没有问题 铜、铜合金管 可电位相近,实用没有问题PVC-U 管 可 树脂是不良导体,没有问题 钢塑管(螺纹) 否螺牙切部会露出钢的表面,要绝缘 镀锌钢管 否 电位差大,要绝缘 5.2.11试压安装完毕后应对管道进行分段,系统试压,试压可用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
试压标准根据GB/T19228.1、GB/T 19228.1 进行,试压标准如下表所示: 5.2.11 压力试验表 项目 参数判断标准 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最高试验压力:2.4Mpa最低试验压力:0.8Mpa 放置10 分钟后压力值下降小于0.02MPa,降到工作压力下不渗不漏为合格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05倍最高试验压力:0.6Mpa 最低试验压力:0.25Mpa 放置10 分钟后压力值下降小于0.035MPa 为合格 5.2.12 管道冲洗消毒 在管道内放置0.03%的高锰酸钾消毒液或低氯离子的消毒液,注满管道24 小时后放尽,再用市政自来水连续冲洗,但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2.5L/S),观察管道的出水,在清浊度、透明度等与进水比较要基本一致,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并且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6.6.1 薄壁不锈钢管:厚度为0.8~2.0 ㎜的不锈钢带或不锈钢板,用自动氩弧焊等溶焊焊接制成的管材管件的壁厚允许偏差为公称壁厚的±10%钢管长度为定尺长度一般为3~6m,钢管的弯曲度为任意3m 不超过12mm。
304材料的不锈钢能满足水中200ppm以下氯离子,316材料的不锈钢能满足水中1000ppm以下氯离子产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图6.1管材检验报告 图6.2管材生产许可 6.2 工具:施工机具:分体式液压工具III型(DN15~25)、分体式液压工具II型(DN32~50)、分体式液压工具I型(DN65~100)、电动切管机、手动切管器 7.质量控制 7.1 材料质量控制7.1.1 管材及管件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得随意抛、摔、拖,不得露天堆放,不得与有害物、污物混放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地面上 7.1.2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质量控制程序,及时向监理报送材料报验单,管材及管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图7.1产品质量证明书 7.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7.2.1 切管时,如果管道固定不充分或夹持偏斜,会引起管口倾斜变形,导致管口与管件无法配合或无法完全覆盖密封圈; 7.2.2 不得用切过非不锈钢材料的切管机切管,否则可能会沾上锈蚀;7.2.3 不得使用管子割刀割管子,否则会使管口收缩,造成管子和管件无法配合; 7.2.4 毛刺应去除干净,防止管口与管件配合不上; 7.2.5 不得使用在不锈钢管以外的管子上使用过的锉刀,否则可能会沾上锈蚀;7.2.6 卡头圆弧应对正密封圈位置; 7.2.7 保证卡压时卡压圆弧侧端面与关端口应相平;7.2.8 保证卡头应垂直于管轴线。
7.3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7.3.1 管道施工执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按表 7.3.1执行 表 7.3.1 钢管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 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钢管) 每米 全长25m 以上1 ≯25 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立管垂直度(钢管)每米 全长5m 以上 3 ≯8 吊线和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 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3 尺量检查 7.3.2 其他依据规范:《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 19228.1-2003)、《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不锈钢管》(GB/T 19228.2-2003)、《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用橡胶O形密封圈》(GB/T 19228.3-2003)、《建筑给水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3:2003) 8.安全措施8.1 安全措施是劳动安全保护的重要手段,安全防护,人人有责所以,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8.1.1 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1 进入施工现场时,作业人员一定要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