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诊断-望色(色诊).ppt
45页望望 诊诊 仰望仰望 望望 色(色诊)色(色诊) 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色泽色泽色泽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临床主要以观察临床主要以观察面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面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为主为主(一)面部色诊原理(一)面部色诊原理1 1.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 —— —— ——属阴属阴属阴属阴属属属属血血血血,反映血液的盈亏和运行情况,反映血液的盈亏和运行情况,反映血液的盈亏和运行情况,反映血液的盈亏和运行情况 不同脏腑的疾病和性质不同脏腑的疾病和性质不同脏腑的疾病和性质不同脏腑的疾病和性质 —— —— —— ——属阳属气属阳属气属阳属气属阳属气,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2 2 2 2.面部皮肤薄嫩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面部皮肤薄嫩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面部皮肤薄嫩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面部皮肤薄嫩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颜色颜色颜色颜色光泽光泽光泽光泽“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 . . .(二)面部色诊的意义(二)面部色诊的意义 红润红润红润红润- - - -气血充盛,面白无华气血充盛,面白无华气血充盛,面白无华气血充盛,面白无华- - -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晦暗青紫晦暗青紫晦暗青紫晦暗青紫- - -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气血瘀滞 色赤色赤色赤色赤- - - -热邪,色白热邪,色白热邪,色白热邪,色白- - - -寒邪,寒邪,寒邪,寒邪, 面目色黄面目色黄面目色黄面目色黄- - - -湿湿湿湿 五色五色五色五色----------------五脏五脏五脏五脏 面部脏腑分候面部脏腑分候面部脏腑分候面部脏腑分候《灵枢《灵枢《灵枢《灵枢· ·五色》《素问五色》《素问五色》《素问五色》《素问· ·刺热刺热刺热刺热》》》》 面色面色面色面色荣润光泽荣润光泽荣润光泽荣润光泽- - - -脏腑精气未衰,病轻脏腑精气未衰,病轻脏腑精气未衰,病轻脏腑精气未衰,病轻 面色面色面色面色晦暗枯槁晦暗枯槁晦暗枯槁晦暗枯槁- - - -脏腑精气已衰,病重脏腑精气已衰,病重脏腑精气已衰,病重脏腑精气已衰,病重判断气血盛衰:判断气血盛衰:判断气血盛衰:判断气血盛衰:识别病邪性质:识别病邪性质:识别病邪性质:识别病邪性质:确定疾病部位:确定疾病部位:确定疾病部位:确定疾病部位:预测轻重预后:预测轻重预后:预测轻重预后:预测轻重预后:(二)面部色诊的意义(二)面部色诊的意义 临床临床望色与察泽望色与察泽必须结合起来,必须结合起来, 对预测病情轻重和转归,对预测病情轻重和转归,泽比色泽比色更有意义。
更有意义 《望诊遵经》:《望诊遵经》:““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 气指面部光泽,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气指面部光泽,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 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三)常色与病色(三)常色与病色 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即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 —— —— —— ——明亮润泽明亮润泽明亮润泽明亮润泽( ( ( (精气充盈)精气充盈)精气充盈)精气充盈) ————————红黄隐隐红黄隐隐红黄隐隐红黄隐隐( ( ( (精气内含)精气内含)精气内含)精气内含) 国人正常面色国人正常面色国人正常面色国人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与生俱来的面色,一生基本不变与生俱来的面色,一生基本不变与生俱来的面色,一生基本不变与生俱来的面色,一生基本不变 —— —— —— ——因季节、气候等非疾病因素影响,因季节、气候等非疾病因素影响,因季节、气候等非疾病因素影响,因季节、气候等非疾病因素影响, 而发生的正常范围内的面部色泽变化而发生的正常范围内的面部色泽变化而发生的正常范围内的面部色泽变化而发生的正常范围内的面部色泽变化 含义:含义:含义:含义:特征:特征:特征:特征:分类:分类:分类:分类:明润明润明润明润含蓄含蓄含蓄含蓄主色主色主色主色客色客色客色客色1 1.常色.常色(三)常色与病色(三)常色与病色 指疾病状态下发生的面部异常的色泽变化指疾病状态下发生的面部异常的色泽变化指疾病状态下发生的面部异常的色泽变化指疾病状态下发生的面部异常的色泽变化 ————————枯槁发暗无光泽枯槁发暗无光泽枯槁发暗无光泽枯槁发暗无光泽 脏腑精气虚衰、胃气不能上荣脏腑精气虚衰、胃气不能上荣脏腑精气虚衰、胃气不能上荣脏腑精气虚衰、胃气不能上荣 ————————某种面色异常显露某种面色异常显露某种面色异常显露某种面色异常显露 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 根据五色是否光明润泽,分根据五色是否光明润泽,分根据五色是否光明润泽,分根据五色是否光明润泽,分善色、恶色善色、恶色善色、恶色善色、恶色两种两种两种两种 2 2.病色.病色含义:含义:含义:含义:特征:特征:特征:特征:分类:分类:分类:分类:晦暗晦暗晦暗晦暗暴露暴露暴露暴露病病色分类色分类 ————————五色显露但光明润泽五色显露但光明润泽五色显露但光明润泽五色显露但光明润泽 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 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五色暴露且晦暗枯槁五色暴露且晦暗枯槁五色暴露且晦暗枯槁五色暴露且晦暗枯槁 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 , , 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 善色善色恶色恶色(四)五色主病(四)五色主病 (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 (虚寒、实寒)(虚寒、实寒)(虚寒、实寒)(虚寒、实寒) 伴唇舌色淡伴唇舌色淡伴唇舌色淡伴唇舌色淡 —— —— —— —— 血虚证或气血两虚证血虚证或气血两虚证血虚证或气血两虚证血虚证或气血两虚证 ( ( ( (淡白而虚浮淡白而虚浮淡白而虚浮淡白而虚浮) ) ) )———————— 主阳虚证或阳虚水泛主阳虚证或阳虚水泛主阳虚证或阳虚水泛主阳虚证或阳虚水泛 ( ( ( (白中透青白中透青白中透青白中透青) ) ) ) —— —— —— —— 阳气暴脱阳气暴脱阳气暴脱阳气暴脱( ( ( (亡阳证亡阳证亡阳证亡阳证) ) ) ) 或阴寒内盛或阴寒内盛或阴寒内盛或阴寒内盛( ( ( (实寒证实寒证实寒证实寒证) ) ) ) 或大失血或大失血或大失血或大失血 主虚证主虚证主虚证主虚证主寒证主寒证主寒证主寒证 失血、亡阳失血、亡阳失血、亡阳失血、亡阳1 1.白色.白色淡白淡白淡白淡白恍白恍白恍白恍白苍白苍白苍白苍白( ( ( (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 ) ) ) ( ( ( (淡黄枯槁而无光泽淡黄枯槁而无光泽淡黄枯槁而无光泽淡黄枯槁而无光泽) ) ) )————脾胃气虚脾胃气虚脾胃气虚脾胃气虚, , ,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 ( ( (淡黄而兼虚浮)淡黄而兼虚浮)淡黄而兼虚浮)淡黄而兼虚浮)———— 脾虚湿蕴脾虚湿蕴脾虚湿蕴脾虚湿蕴 ( ( ( (面、目、一身、小便俱黄面、目、一身、小便俱黄面、目、一身、小便俱黄面、目、一身、小便俱黄) ) ) )———— 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胆汁外溢 鲜明属阳黄鲜明属阳黄鲜明属阳黄鲜明属阳黄( ( ( (湿热郁蒸湿热郁蒸湿热郁蒸湿热郁蒸), ), ), ), ( ( ( (面色黄中透青)面色黄中透青)面色黄中透青)面色黄中透青)———— 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肝郁脾虚2 2.黄色.黄色主脾虚、湿证。
主脾虚、湿证萎黄萎黄萎黄萎黄黄胖黄胖黄胖黄胖黄疸黄疸黄疸黄疸苍黄苍黄苍黄苍黄晦暗属阴黄晦暗属阴黄晦暗属阴黄晦暗属阴黄( ( ( (寒湿阻遏寒湿阻遏寒湿阻遏寒湿阻遏) ) ) )萎黄与黄疸的鉴别萎黄与黄疸的鉴别 ————满面通红满面通红满面通红满面通红 ————两颧潮红两颧潮红两颧潮红两颧潮红, , , ,午后明显午后明显午后明显午后明显. . . .虚火上炎虚火上炎虚火上炎虚火上炎 ————突然颧红如妆突然颧红如妆突然颧红如妆突然颧红如妆, , ,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久病重病面色苍白 脏腑精气衰竭,脏腑精气衰竭,脏腑精气衰竭,脏腑精气衰竭,虚阳上越,虚阳上越,虚阳上越,虚阳上越, 属假神,属病危属假神,属病危属假神,属病危属假神,属病危 ( (实热、虚热实热、虚热),),3 3.赤色.赤色实热证实热证实热证实热证虚热证虚热证虚热证虚热证戴阳证戴阳证戴阳证戴阳证主热证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亦见于戴阳证 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肺肺肺肺气壅塞气壅塞气壅塞气壅塞, , , , 伴咳喘气促伴咳喘气促伴咳喘气促伴咳喘气促, , ,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心阳虚衰,心血瘀阻心阳虚衰,心血瘀阻心阳虚衰,心血瘀阻心阳虚衰,心血瘀阻之之之之胸痹胸痹胸痹胸痹 伴心胸憋闷疼痛伴心胸憋闷疼痛伴心胸憋闷疼痛伴心胸憋闷疼痛 心阳暴脱,心血瘀阻心阳暴脱,心血瘀阻心阳暴脱,心血瘀阻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之之之真心痛真心痛真心痛真心痛 突见面色青灰突见面色青灰突见面色青灰突见面色青灰, , , ,口唇青紫口唇青紫口唇青紫口唇青紫, , , ,肢凉脉微肢凉脉微肢凉脉微肢凉脉微 4. 4. 青色青色面色青黑面色青黑面色青黑面色青黑面唇青紫面唇青紫面唇青紫面唇青紫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肺肺- - - -心心- - - -————肝肝病迁延日久者病迁延日久者病迁延日久者病迁延日久者————小儿惊风小儿惊风小儿惊风小儿惊风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多属肾阳虚多属肾阳虚多属肾阳虚多属肾阳虚 ————多属肾阴虚多属肾阴虚多属肾阴虚多属肾阴虚 ————多属肾虚水饮、寒湿带下或失眠多属肾虚水饮、寒湿带下或失眠多属肾虚水饮、寒湿带下或失眠多属肾虚水饮、寒湿带下或失眠 ( ( ( (黑而晦暗黑而晦暗黑而晦暗黑而晦暗) ) ) ), , , ,肌肤甲错肌肤甲错肌肤甲错肌肤甲错 ————瘀血久停瘀血久停瘀血久停瘀血久停 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肌肤失养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肌肤失养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肌肤失养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肌肤失养 5 5.黑色.黑色面黑暗淡面黑暗淡面黑暗淡面黑暗淡面黑焦干面黑焦干面黑焦干面黑焦干眼眶周围发黑眼眶周围发黑眼眶周围发黑眼眶周围发黑面色黧黑面色黧黑面色黧黑面色黧黑( (五五) ) 望色十法望色十法 望色十法,是清望色十法,是清望色十法,是清望色十法,是清· ·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提出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提出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提出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提出 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判断表里、阳阴、虚实、新久、轻重,判断表里、阳阴、虚实、新久、轻重,判断表里、阳阴、虚实、新久、轻重,判断表里、阳阴、虚实、新久、轻重, 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 沉、浊、甚、抟、夭沉、浊、甚、抟、夭沉、浊、甚、抟、夭沉、浊、甚、抟、夭————————主里证、久病、重病主里证、久病、重病主里证、久病、重病主里证、久病、重病 浮、清、微、散、泽浮、清、微、散、泽浮、清、微、散、泽浮、清、微、散、泽————————主表证、新病、轻病主表证、新病、轻病主表证、新病、轻病主表证、新病、轻病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意义:意义:意义:意义:( (五五) ) 望色十法望色十法•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浮浮浮浮 显显显显————————表表表表 证证证证 浮浮浮浮→→→→沉沉沉沉————————表邪入里表邪入里表邪入里表邪入里•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沉沉沉沉 隐隐隐隐————————里里里里 证证证证 沉沉沉沉→→→→浮浮浮浮————————里邪出表里邪出表里邪出表里邪出表•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清清清清 明明明明————————阳阳阳阳 证证证证 清清清清→→→→浊浊浊浊————————阳证转阴阳证转阴阳证转阴阳证转阴•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浊浊浊浊 暗暗暗暗————————阴阴阴阴 证证证证 浊浊浊浊→→→→清清清清————————阴证转阳阴证转阳阴证转阳阴证转阳 •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浅浅浅浅 淡淡淡淡————————虚虚虚虚 证证证证 微微微微→→→→甚甚甚甚————————因虚致实因虚致实因虚致实因虚致实•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深深深深 浓浓浓浓————————实实实实 证证证证 甚甚甚甚→→→→微微微微————————实证转虚实证转虚实证转虚实证转虚•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疏疏疏疏 散散散散————————新新新新 病病病病 散散散散→→→→抟抟抟抟————————邪气渐聚邪气渐聚邪气渐聚邪气渐聚•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壅壅壅壅 滞滞滞滞————————久久久久 病病病病 抟抟抟抟→→→→散散散散————————邪气将解邪气将解邪气将解邪气将解•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润润润润 泽泽泽泽————————轻轻轻轻 病病病病 泽泽泽泽→→→→夭夭夭夭————————精气渐衰精气渐衰精气渐衰精气渐衰•面面面面 色色色色 枯枯枯枯 槁槁槁槁————————重重重重 病病病病 夭夭夭夭→→→→泽泽泽泽————————精气渐复精气渐复精气渐复精气渐复 (六)面部色诊的注意事项(六)面部色诊的注意事项 1 1 1 1.注意应在自然光线.注意应在自然光线.注意应在自然光线.注意应在自然光线( ( ( (日光日光日光日光) ) ) )下望色。
下望色 2. 2. 2. 2. 通过比较辨别病色通过比较辨别病色通过比较辨别病色通过比较辨别病色 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 3. 3. 3. 3. 注意非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光线、昼夜、注意非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光线、昼夜、注意非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光线、昼夜、注意非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光线、昼夜、 情绪、饮酒、饥饱等影响情绪、饮酒、饥饱等影响情绪、饮酒、饥饱等影响情绪、饮酒、饥饱等影响 4 4 4 4....望面色与其它部位望诊结合望面色与其它部位望诊结合望面色与其它部位望诊结合望面色与其它部位望诊结合, , , ,并并并并与其它三诊相结合与其它三诊相结合与其它三诊相结合与其它三诊相结合 (六)面部色诊的注意事项(六)面部色诊的注意事项1. 1. 知常达变,综合判断知常达变,综合判断2. 2.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整体为主,荣枯为要3. 3. 排除干扰,辨别假象排除干扰,辨别假象。
分类分类——善色、恶色善色、恶色 望色小结望色小结常色常色病色病色观察面部及全身皮肤的色泽变化诊察病情观察面部及全身皮肤的色泽变化诊察病情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明润、含蓄明润、含蓄明润、含蓄明润、含蓄分类分类分类分类————主色、客色主色、客色主色、客色主色、客色特征特征特征特征————晦暗、暴露晦暗、暴露晦暗、暴露晦暗、暴露 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五色主病五色主病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黄色:黄色:黄色:黄色:赤色:赤色:赤色:赤色:青色:青色:青色:青色:黑色:黑色:黑色:黑色: (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血虚、气虚、气血不足、阳虚) ) ) )主虚证主虚证主虚证主虚证主寒证主寒证主寒证主寒证 (虚寒、实寒)(虚寒、实寒)(虚寒、实寒)(虚寒、实寒)失血、亡阳失血、亡阳失血、亡阳失血、亡阳(淡白、恍白、苍白)(淡白、恍白、苍白)(淡白、恍白、苍白)(淡白、恍白、苍白)主脾虚、湿证主脾虚、湿证主脾虚、湿证主脾虚、湿证. . . .( ( ( (萎黄、黄胖、黄疸、苍黄)萎黄、黄胖、黄疸、苍黄)萎黄、黄胖、黄疸、苍黄)萎黄、黄胖、黄疸、苍黄) 主热证主热证主热证主热证( ( ( (实热、虚热实热、虚热实热、虚热实热、虚热),),),),亦见于戴阳证亦见于戴阳证亦见于戴阳证亦见于戴阳证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面青、面黑的主病面青、面黑的主病 青色青色与与黑色黑色的主病有的主病有共同之处,共同之处, 如寒证、血瘀、痛证等均可见青色如寒证、血瘀、痛证等均可见青色,也可见黑色,也可见黑色,其机理乃为气血运行不畅。
其机理乃为气血运行不畅 其不同点其不同点是青属木是青属木,为肝色,面青还主惊风;黑为肝色,面青还主惊风;黑属水,为肾色,故面黑还见于肾虚和水饮等属水,为肾色,故面黑还见于肾虚和水饮等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张树生主编张树生主编《《中华医学望诊大全中华医学望诊大全》》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99.1999.1999费兆馥主编费兆馥主编《《新编中医诊法图谱新编中医诊法图谱》》 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