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doc
36页2023年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2023年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1(2230字)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诗 2.自主识字 3.指导写字 ⑴“我的发现” “口”在左边高又小(鸣),“口”在上下小而扁(吴、含)山”作偏旁竖折斜(岭),“火”在字左捺变点(炉、烟) “含”字上边“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细心分辨清 ⑵示范讲解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三、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1.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那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足有三千尺长,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⑵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⑶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
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⑷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2023年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2(2286字)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绝句》 1、板书题目,并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是旧体诗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如,共有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七绝)《望庐山瀑布》也是绝句 2、简介作者 3、理解诗句之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鸣:叫,指歌唱翠:新绿翠柳:初春时节柳枝刚抽出新芽青天:蔚蓝色的天空诗句之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包含,藏在里面西岭:泛指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千年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指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万里:万里之外诗句之意: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万里之外的东吴的客船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第一、二行描写先写地上,再写天上,各写什么? 标出声音、颜色、动作之词: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师:“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传达出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⑵三、四行写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师:“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胸襟是如此开阔当然,诗中所讲的时间和空间并非实指,但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和平生活多么向往 ⑶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师:前两行先描绘草堂前看到的景:眼前有鸣叫的黄鹂,翠绿的柳树;天边有蔚蓝的天空,飞腾直上的白鹭。
后两行描绘草堂以外看到的景:窗外有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有驶往东吴的客船 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春天美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四、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 绝 句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李白 迟日江山丽, 朝辞白帝彩云间, 春风花草香 千里江陵一日还 泥融飞燕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 沙暖睡鸳鸯 轻舟已过万重山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2023年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3(5206字)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大自然和太空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四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二首》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之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太空的神秘 4.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感受太空的神秘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阅读时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 《雷雨》2课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 《语文园地六》3课时 15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