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doc

40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3950930
  • 上传时间:2024-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7.01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一般理论:l 课程编号:S10269009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课程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nglish学分: 1学分 总学时:20课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一般理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 了解英语世界的重要教育理论文献2. 熟悉西方教育及课程理论界的研究动态3. 训练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4. 培养英语文献的翻译能力考核方式及要求:完成一次期中作业,结束时完成一篇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Torres, C.A. Education, Power and Personal Biography. New York: Routledge.1998Giroux, H.A. Pedagogy and Politics of Hope. New York: Westview Press.1997Apple,M.ed. Series of Critical Social Thought. New York: Routledge.1994Apple,M. Power, Meaning, and Indentity.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99Mclaughlin, D. et al.,eds. Naming Silenced Lives.London: Routledge,1993Green, A.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92Cremin, L.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4Pinar,W.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4填写人:周勇 审核人:徐斌艳1. 课程编号:S0101050401088 课程名称: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学分:3学分 总学时:60课时课程性质:硕士研究生必修课 适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比较教育”硕士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考核方式及要求:(任选二项)1、简要设计一个教育研究方案,题目任选;2. 完成研究方法的小论文一篇,不少于5000字;3、口头报告一次,围绕一个专题简要介绍学习体会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Wiersma, W., & Jurs, S.G.,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03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2年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李沛良(香港),社会研究的统计方法,巨流图书公司,1988年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扬国枢等(台湾),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东华书局,1988年填写人:孔企平 审核人:徐斌艳l 课程编号:S0101050401261 课程名称:学术前沿理论讲座课程英文名称: Lecture on Advanced Educational Theory学分: 3学分 总学时:60课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教育前沿理论讲座的形式来探讨中外教育各领域各方面的最新、最前沿的以及中外教育改革的趋势、热点于难点等的教育课题,以此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视野,增加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掌握以及教育综合思维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期末作业一一篇超过4000字的小论文为主要的考核依据(80%),平时的出勤与参与占20%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附录:本课程学习中各教师建议阅读的教育文献(因为主讲教师多,且前沿性主题在不断变化,所以没有固定的参考文献)填写人:邓志伟 审核人:徐斌艳2. 课程编号:S0101050401322 课程名称:课程思想史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Curriculum Thought学分: 3学分 总学时:60课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l 思考课程思想的核心问题l 了解西方古典教育家的课程思想和近代西方教育家的学校课程设计方案l 探究古典儒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佛学、道家的课程思想l 体会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的课程变革难题l 研究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与书院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以及其中隐含的课程问题考核方式及要求:完成一次期中作业,结束时完成一篇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勇《教育空间中的话语冲突与悲剧:中国十一世纪的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谱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艾恺《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朱泽甫编《陶行知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派纳等主编《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Tyler, 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Apple, M.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1990.Pinar,W.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Berkeley: Mcutchan. 1975.Pinar: What is Curriculum Studies?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4.填写人:周勇 审核人:徐斌艳课程编号:S0101050401318 课程名称:课程研究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Study学分: 3学分 总学时:60课时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外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进展考核方式及要求: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最终作业成绩综合而成。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 William F. Pinar, William M. Renolds, Patrick Slattery, & Peter M. Taubman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Peter Lang. (汉语版: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本书为必读书目)2. Philip Jackson (ed.) (1992).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ew York: Macmillan.3. Ellion W. Eisner (2002) (3rd ed.).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Merrill Prentice Hall.4. William F. Pinar (2004).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Lawrence Erlbaum.5. William F. Pinar (2003).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Lawrence Erlbaum.6. William E. Doll, Jr. and Noel Gough (2002). (eds.). Curriculum Visions. New York: Peter Lang. (汉语版:[美]小威廉姆 E. 多尔、[澳]诺尔·高夫主编,张文军、张华、余洁译:《课程愿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Michael 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Inc. (汉语版:[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 [加]大卫·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9. Max van Manen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 The Althouse Press. (汉语版: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0.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1.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2. [德]F. W. 克罗恩著,李其龙、李家丽、徐斌艳等译:《教学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3. 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新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4. 张华著:《经验课程论》(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填写人:张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