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翻译美学视角下《西游记》英译本对比研究以十八和十九回计收猪八戒为例.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668318
  • 上传时间:2021-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1.1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翻译美学视角下《西游记》英译本对比研究以十八和十九回“计收猪八戒”为例 摘要: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词句的形式要素直译,更是语义信息与美感因素的整体吸收与再造自从刘宓庆首倡翻译美学以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美学要素就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便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在翻译美学映射下的文学作品翻译就是最大程度凸显其美学特性 分别由英国著名汉学家詹纳尔和美国翻译家余国藩翻译的《西游记》,近乎完美地再现了原作中的多层次审美体现,为这一中国古典名著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人物名称、修辞,句子等方面将两人的译本做对比分析,探讨其翻译特色和美学再现,欣赏原作和译作之美Abstract: Literary translation does not merely mean the direct translation of such formal elements as words and sentences. It also requir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and aesthetic factors in an all-round way. Since Liu Miqing initiate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are put o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Literary classic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a country’s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spirit. The efficient wa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s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works reflected by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o demonstrate the aesthetic traits. Journey to the West,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British sinologist Jenner and American Anthony C. Yu, nearly perfectly present the multi-layer aesthetics of the original, thus making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pushing this ancient Chinese classic to the world.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from naming of the characters, rhetoric and sentences to explore its translation traits and aesthetic reproduction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s.Key words: 翻译美学,《西游记》, 文学作品,翻译特征Translation aesthetics, JOURNEY TO THE WEST, literary works, translation traits1. 引言文学翻译不是词句的形式对应,而是语义信息与美感因素的整体吸收与再造[1]。

      传统译论对文学翻译就非常重视审美原则,从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翻译是一门艺术“,傅雷的“神似”观到钱钟书的“化境”说,都是将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当做译者追求的最高目标正如许渊冲所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翻译文学,要使翻译的作品本身成为文学作品,不但要译得意似,还要译出译美[2] 一个优秀译作应该而且必须展现原作的形美和意美首倡翻译美学理论基本框架的刘宓庆认为,翻译美学就是“运用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阐述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包括对翻译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客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的研究,对翻译中的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对翻译中审美再现手段及翻译美的探讨等等[3] 审美客体即原文和译文,审美主体即译者和译入语读者因此,翻译美学意在探讨原文和译文中的一切美学要素一个好的译作不仅是将源语语言形式转换为译入语语言形式,更是将源语的美学要素转换为译入语,使译入语读者也能获得和源语读者相同的欣赏感情和审美感受《西游记》被称为明末四大奇书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它创作与16世纪的明朝嘉靖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以新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严谨宏伟的叙事结构、深邃博大的思想内涵、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众多妖魔鬼怪的形象,创造了一个虚幻神奇的世界,自问世以来即广受人们喜爱并与18世纪左右远传到日本、朝鲜、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西游记》最早的英译本为Timothy Richard 于1913年翻译,书名为《圣僧天国之行》(A Mission to Heaven),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最有影响的英译本主要有两个第一个英文全译本为芝加哥大学余国藩教授翻译1983年出版第一卷,2012年修订第二个全译本为英国著名汉学家詹纳尔所译,并被认为是“最接近原著的一个译本,”也是在中国最流行和影响最大的英译本本文以“计收猪八戒”(原文为第十八回和十九回)为例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对这两个英译本进行探讨,意在分析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优势,使翻译传神,挖掘原作和译作的美学价值二.翻译策略(一)人名《西游记》作为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中出现的人物很多既有历史人物如唐太宗李世民、房玄龄、玄奘等,又有众多神仙妖怪这些风采各异的人物构成了一幅绚丽画卷即如第十八和十九回,也有众多含有独特意义的名字如何将这些名字译成得体的英文对译者也提出了很多挑战两译者(下文分指詹译和余译)大致使用了如下方法:1. 译音法译音法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字母或字符按发音改写成译入语的字母或字符汉语属于表音符号,英语属于表意符号因此汉语姓名音译主要在于发音与英语近似很多名字除了具有指称涵义外,也有更多的内涵意义。

      对于普通名字,译入语读者依据英语发音知其指称意义即可如高员外家人高才,二译都为Gao Cai,直接使用译音法但有很多名字如果只有指称意义的译音,则译入语读者无法领会和体味汉语名字的独特内涵或审美,客观上也会减损作品的传播和魅力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译者会采用加注释或补译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文化损失如悟空、悟能和三藏的翻译詹译为Wukong,Wuneng和Sangzang,并在后面分别注释为Awakened to Emptiness, Awakened to Power悟能皈依佛门之后唐僧为其取名八戒三藏则在第十二回先直译为 Three Stores,音译为Sanzang藏在佛教中指装经文的箱子根据佛教,三藏指佛教的经、律、论太宗以此为唐僧别号三藏自有深意对悟空和悟能的注释也可以使读者理解其文化内涵空本是佛教对世界认识的一种表述,世界宇宙及一切事物的本质为空空不是一无所有,它是一种存在 [5] 而余译对三藏的处理是直接使用梵语Tripitaka这是国际通用的译法译入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三藏法师这一身份而对悟空和悟能的处理是直接译音,不如詹译译音加注释对悟空的另一称呼是行者在汉语中,行者也是佛教中的称谓语,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詹译均用Monkey,虽直接易懂,但未能体现汉语中佛教的涵义余译为Pilgrim其所指为1620年那批为避免宗教迫害而从英国出发到美国建立定居点的最初移民,此译似与汉语中“行者”具有的宗教涵义不符译入语读者会误解行者这一形象2. 直译法直译法是翻译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既能保持原文内容又能保持原文形式源语和译入语表达形式相同,表达效果相同1. 高员外 詹译Squire Gao 余译 Old Mr. Gao 汉语中“员外”指对地主豪绅的称呼多见与早期白话[6] 詹译使用了squire一词,符合原文语境,传递出了该词的真实意义,文化意义也得以传达,精准再现了原文的意美在英语中,squire于16世纪晚期后即用于指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乡下地主豪绅如Henry Fielding的 《汤姆. 琼斯》中的Squire Western 和Robert Smith Surtees中的Squire Jawleyford等[7] 余译未能准确传达汉语中“员外”之意2. 对高员外三个女儿“香兰、玉兰和翠兰”的翻译詹译为Fragrant Orchid, Jade Orchid, Blue Orchid, 余译基本同詹译,只是翠兰译为 Green Orchid。

      兰花被古人尊为”幽客,芳友”,今天也有“花中君子,空谷佳人”之誉[8],象征正气清远、高雅纯洁、淡雅幽香和历久不衰之意兰心蕙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而品性高雅而英语中orchid则象征“精雅和美丽”,和汉语具有相似的文化意象英语读者据此便能体会到三个名字的不同文化风姿,再现了汉语名字的丰富内涵二.词汇层面词汇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无论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还是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都离不开忠实和通顺这一基本要求詹译和余译在词汇层面处理上,虽译文略有差异,但都能传神地译出原作的内容和精神,使原文和译文实现等值,让译入语读者汉语之美和译语之精1. 广寒宫 詹译 Cool Broad Palace余译 Vast Cold Palace 第十九回猪八戒在谈及自身来历时提到“逞凶撞入广寒宫”二译均很好地传达了汉语中广寒宫的寂寞、空廖和悲凉之意余译比詹译更为符合汉语内涵,vast cold 可以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意象感2. 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詹译 The monster’s arms and legs turned to jelly with fright as he exclaimed, “What a head, what a head.”余译 The monster was astounded that his hands turned numb and his feet turned weak. He mumbled, “What a head, what a head.” 詹译和余译除了“好头”翻译相同外,对四字词“手麻脚软”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

      詹译用意译法,借词jelly 来表达Jelly本意为“果酱”,此处的比喻意非常形象地向英语读者传达了悟空的神通和八戒的心虚和无力招架余译使用直译法,虽不够简洁,但原意得到了准确表达2. 行者道:“老孙因为闹天宫,偷了仙丹,盗了蟠桃,窃了御酒,被小圣二郎擒住众天神把老孙斧剁锤敲,刀砍剑刺,火烧雷打,也不曾损动分毫詹译 When I was captured by the Little Sage for wrecking the Heavenly Palace,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