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6157526
  • 上传时间:2024-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观看战争图片:(战争死伤的惨不忍睹的场面;战争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二、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习生字:wèi yì pín yīn 蔚 蓝 巡 弋 频 频 绿 茵 茵多音字: sǎn 松散 fēn 分数 dàn 子弹 弹药 弹弓 zhé 折纸 mǒ 涂抹sàn 散步 fèn 分外 tán 弹奏 弹琴 弹簧 shé 折本 mā 抹布 mò 拐弯抹角理解词语:巡弋:在海上巡逻。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频频:屡次、连续几次祈盼:祈祷、盼望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名“四脚蛇”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甲虫: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那两方面的内容?(1)描绘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一至第四小节)(2)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第五小节)三、细读第一部分(第1—4节),了解战争1、轻声读课文第1—4节,圈出作者所描写的地方1.蔚蓝色的大海 ,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2.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3.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这究竟是为什么?4.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究竟是为什么?大海、夜空、沙漠、草地2. 请学生朗读这四小节3. 再读这四小节,同桌交流完成下表地点原先的宁静与美好现在的景象大海海鸥的乐园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夜空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沙漠属于星星和月亮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思考: 1.把原先的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2.从这样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什么? (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质疑:3.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宁静的景物与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围绕战争的罪恶回答)4. 把表格中的“现在”改为“遭战争破坏后”5.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读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激情朗读:这究竟是为什么?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朗读第1——4节思考:学习完了第一部分,你发现什么了吗?我的发现:我发现了前四节作者重复了相同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让人感觉诗人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我发现了课文前四节的叙述结构相似:先讲自然景物应该怎么样,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进行对比,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我发现了前四节作者选取了“大海”、“沙漠”、“夜空”、“草地”,“海陆空”都写进去了,是暗示整个大自然都遭到战争的破坏四、激情朗读第5节,升华情感1、试着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2、从这节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的体会,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感读第5节作者提出了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3.“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们希望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和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美好的和平生活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4.指导朗读: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一起高声朗读第5节吧!师导:1.在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同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2.出示《儿童和平条约》,全班齐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儿童和平公约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除掉疾病和破坏,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再也不要无家可归我们要消灭这一切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我们的天空给予我们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我们的河水给予我们不朽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的洁净。

      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我们是为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我们大家的和平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你们丢掉的只是恐惧和悲伤抓住我们的欢笑和想象,我们在一起,和平就是可能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通过描写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被战争破坏,摧毁了少年儿童的美好梦幻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诉,以及对和平祈盼的心情五、完成课前导读题. 1.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这四句诗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2.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究竟是为什么?”在课文中出现四次,强烈的反复使人感到,这已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小练笔:战争单单令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变了样吗?战争还令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小节诗歌 拓展运用文本语言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仿写训练(学生仿写习作)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翠绿的爬山虎,本来是窗前的玉帘,可是无情的炮弹 ,让它们无依无靠,这究竟是为什么?金灿灿的太阳,本来是挂在天上的明灯,可是乌黑的硝烟,遮住了它的光芒,这究竟是为什么? 蔚蓝色的天空,本来是鸟儿的天堂, 可是轰炸机不时扔下的炸弹 把天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地狱,这究竟是为什么? 色彩缤纷的草地,本来是昆虫的家园,可是漫山遍野的弹坑,让它们无家可归,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生灵们, 有一个住所,安全的住所,不被罪恶的炮弹破坏! 有一座花园,美丽的花园,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天天快乐地玩耍,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