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落式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37页朗诗苏州绿色街区三期工程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图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4、《高层建筑施工手册》6、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建设单位:苏州朗华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汤正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朗诗苏州绿色街区三期工程规模:本工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金枫路与香溪东路交叉口南侧本工程由4栋24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檐口高18层为72M,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本方案仅适用于高层建筑2、脚手架方案设想本工程主楼6#、7#、8#楼落地脚手架搭设到三层平面(高度9.1m)以下用双排钢管落地搭设,5.99m(三层)、三层以上采用16#工字钢作为挑架,9#楼落地脚手架搭设到三层平面(高度11m)三层以下用双排钢管落地搭设,三层以上采用16#工字钢作为挑架在挑架上搭设挑排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5m,每次悬挑搭设高度为六层(18m)。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组织机构如下:项目经理专项安检员、安全员、施工员脚手架施工技术人员2、主要人员安排如下:(1)施工员1名:主要负责脚手架搭设、拆除的技术指导2)安全员1名:主要负责脚手架搭设、验收和拆除的安全工作3)脚手架技术工人50 人:根据进度需要,主要负责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上岗证书4)其他配合人员5人:主要负责协助操作人员对钢管、扣件的运输工作 四、材料及要求1、钢管的材质及规格要求采用符合GB700《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技术要求的Q235钢,外表平直光滑,无裂缝、分层、变形扭曲、打洞截口以及锈蚀程度小于0.5mm的钢管,必须具有生产厂家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或租赁单位的质量保证证明各杆件均采用外径Ø48mm,壁厚3.0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6m为宜,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以0.8~1.0m为宜2、扣件的材质及规格要求扣件是专门用来对钢管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的,它有回转、直角(十字)和对接(一字)三种形式,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成,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严禁使用变形、裂纹、滑丝、砂眼等疵病的扣件,所使用的扣件还应具有生产厂家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或租赁单位的质量保证证明。
在使用时,直角扣件和回转扣件不允许沿轴心方向承受拉力;直角扣件不允许沿十字轴方向承受扭力;对接扣件不宜承受拉力,当用于竖向节点时只允许承受压力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应控制在40~50N.M之间,使用直角和回转扣件紧固时,钢管端部应伸出扣件盖板边缘不小于100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回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 mm3、竹笆脚手板的材质及规格要求竹笆脚手板是用平放带竹青的竹片纵横编织而成,每根竹片宽度不小于30 mm,厚度不小于8 mm,横筋一正一反,边缘处纵横筋相交点用铁丝扎紧,板长为1.8 m,宽度为0.8~1.0 m4、安全密网架体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安全密网密目在2000目以上,网体与操作层不应有大于10 mm的缝隙,网间不应有大于25mm的缝隙5、 栏杆和挡脚板 操作层必须设置1.2m高的栏杆和180mm高的档脚板,挡脚板应与立杆固定,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五、 外脚手架基本构造(一)落地脚手架的构造 1、基础构造 1)本工程7#、8#脚手架在地库顶板上搭设,砼的强度C30砼250mm厚其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9#楼脚手架南侧、西侧、北侧在主楼基槽内搭设,在搭设外架位置自然土上浇筑100厚的C20素砼,9#楼东侧在地库顶板上搭设,砼的强度C30砼250mm厚。
其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1.1基础自然土上做100厚的C20砼散水坡,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搭设1.2 脚手架立管底部处理采用方木(50*100)作衬垫2、平面布置 落地脚手架立杆纵距1500㎜,横向间距1050㎜,内排立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为300㎜,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且立杆的直接头应相互错开0.5 节长且不能设置在同步内,其接头与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3、立面布置大横杆步距1800㎜,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纵距的1/3,相临横杆接头不能设置在同跨内,扶手杆水平设置每步架1.2 高处剪刀撑要求满设,并沿高连续布设,斜杆与立杆接角部位均用旋转扣件扣紧,其与水平杆夹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的节点应在同一水平和垂直线上,其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1500㎜,且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除在两头与立杆和大横杆连接外,中间还增加2~3 个节点,立杆和大横杆交点处一定设小横杆见附图)4、斜道搭设斜道坡度为1:3,宽度不小于1m,斜道脚手板应铺严,上面设厚3㎝间距不大于30㎝的防滑条,转变处搭设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2m,护拦高度1.2m。
斜道设置在便于员工通行的脚手架外侧,用安全网封闭,外设踢脚板,通道两侧设剪刀撑,进出口搭设防护棚,并悬挂标志牌5、纵向水平杆的构造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6、横向水平杆的构造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7、立杆的构造7.1、每项立杆下端必须设置固定的垫板7.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7.3、脚手架底层步距亦为1.8m7.4、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7.5、立杆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少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5.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 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7.5.2、搭设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六、连墙件的设置为了增强脚手架的侧向刚度及稳定性,在外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设置连墙件,设置说明如下:1、连墙件用短钢管制成,长度约500㎜~800㎜,一端用U型抱箍固定于脚手架的立杆上,另一端焊上50*50角铁预埋于砼;遇剪力墙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穿墙螺杆洞用螺杆焊钢管拉结,连墙件均采用短钢管按二步二跨设置,上下错开,成菱形布置2、连墙件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的连接处,与脚手架架体垂直,如在规定的位置上设置有困难,应在邻近点补足七、脚手架的设计计算书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9.89 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0米,立杆的横距为1.05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0 米;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 45 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Φ48×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0.80;连墙件采用两步两跨,竖向间距 3.60 米,水平间距3.00 米,采用预埋焊接;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000 kN/m2;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基本风压为0.50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42,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5;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0.1248;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0.14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10;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0.033;5.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现浇车库顶板、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500.00;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09;地面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二、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 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00×0.800/(2+1)=0.080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2+1)=0.800 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3+1.2×0.080=0.136 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800=1.120 kN/m; 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验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36×1.5002+0.10×1.120×1.5002 =0.276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0.136×1.5002-0.117×1.120×1.5002 =-0.325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Max(0.276×106,0.325×106)/4490.0=72.383 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σ= 72.383 N/mm2 小于 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3+0.080=0.113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Q =0.800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为:V= 0.677×0.113×1500.04/(100×2.06×105×107800.0)+0.990×0.800×1500.04/(100×2.06×105×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