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171页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 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 确定起跑线六、统计六、百分数(一)♦ 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节约用水八、总复习八、数学广角——数与形 九、总复习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 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 确定起跑线六、统计六、百分数(一)♦ 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节约用水八、总复习八、数学广角——数与形 九、总复习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 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 确定起跑线六、统计六、百分数(一)♦ 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节约用水八、总复习八、数学广角——数与形 九、总复习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修订前六年级上册结构修订后六年级上册结构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介绍顺序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一)位置与方向(二)圆♦ 确定起跑线扇形统计图♦ 节约用水数学广角——数与形总复习介绍顺序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3.分数混合运算4.问题解决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
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3×5 5×33个5相加是多少5个3相加是多少5的3倍是多少3的5倍是多少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充,本质上完全一致3个 相加是多少3的 是多少 的3倍是多少 个3是多少3的 倍是多少3××33×5 5×33个5相加是多少5个3相加是多少5的32. 分数乘法的计算 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 (例如: 、按比分配的计算)2.1×2. 分数乘法的计算2.1×3.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4.“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3.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三、具体编排例1: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是多少例2:例3的铺垫,根据已学数量关系,由整数乘法的意义类推出分数乘法算式,在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算式在这儿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3: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二种形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4:分数乘法的简便约分方法三、具体编排例5:分数与小数相乘例6: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例8: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9: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5:分数与小数相乘•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旧有知识的应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计算)•引导学生自主推导,理解算理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理解此例意图•通过类推列式,列式依据是“每桶水的体积×桶数”•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意义理解算式的意义(半桶水就是一桶水的一半,即一桶水的二分之一)•只列式不计算把“量”转化为“率”理解此例意图把“量”转化为“率”•解决两个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列式问题,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问题•借助直观图及分数的意义理解算理•可利用动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动态转换解决两个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列式问题,分数乘公顷1公顷的公顷1公顷的公顷的公顷的?公顷1公顷的1公顷的公顷?公顷1公顷的1公顷的公顷•迁移类推,自主探索•总结算法迁移类推,自主探索简便约分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混合编排简便约分•练习中编入现实情境中涉及分数乘法两种情形的素材练习中编入现实情境中涉及分数乘法两种情形的素材•练习中大量现实素材,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练习中大量现实素材,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健康教育可让学生尝试证明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可让学生尝试证明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用长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形式自然地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为接下来学习运算定律作准备用长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形式自然地引出分数混合运算(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既是整数相关运算顺序及定律的扩充,又是未来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a+a×a×(1+ )分数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既是整数相关运算顺序及国情教育生物知识多余条件国情教育生物知识多余条件多样化思路•先算分别用了多少张纸•先算一共剪了多少朵花•先算4箱是多少袋•先算1箱重多少千克 三角形、梯形公式的再认识÷2 ×多样化思路三角形、梯形公式的再认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弄清题意,知道问题和已有信息•理清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利用操作、直观图等方式表征信息与问题•不同解题策略 480÷2•教学时要强调“分率”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分步与综合利用操作、直观图等方式表征信息与问题•题意理解对了吗?•方法选择对了吗?•结果合理吗?正确吗?•方法多样化: 60占480的几分之几? 480的一半是240,60占240的几分之几?题意理解对了吗?•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例题只讲不同量的情况,同一量的情况放在“做一做”•突破数量关系中的难点: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或少)谁的几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借助画线段图的策略,直观展示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策略多样化•抓住基本关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借助画线段图的策略,直观展示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回顾的是整个解题过程及策略的选择•也可以看看135次是75次的几分之几•同一量回顾的是整个解题过程及策略的选择同一量(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四、教学建议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2.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3.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建议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的计算3.问题解决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2.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3.分数除法的意义不设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4.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问题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具体编排1.倒数的认识例1:求一个数的倒数2. 分数除法例1:分数除以整数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例3:分数混合运算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6: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例7: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三、具体编排•本质定义 乘积为1 两个数 本质定义思考:哪些数可能没有倒数?并举例说明生1:小数可能没有倒数如0.4 等生2:0.4可以分成分数2/5,它是有倒数的,是5/2。
生3:0是没有倒数生4:在小数中,循环小数没有倒数,如0.1111… …生5:带分数没有倒数的生6:带分数可以化成假分数,所以它是有倒数的师:也就是说,0和0.1111… …是没有倒数的,为什么?生1:我说0,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生2:我补充一句,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生3:0写成分数是0/1,倒过来变成1/0,分母不能是0,所以0的倒数是找不到的师:那0.1111… …呢?生1:找不到生2:它不能化成分数啊?师:回忆一下这个循环小数是怎么来的?生:除出来的,除不尽时就有了循环小数师:是由哪两个数除出来的?生:(10÷3、10÷9、10÷90、1÷9)生:看来循环小数也能找到倒数思考:哪些数可能没有倒数?并举例说明铺垫性练习概念的本质理解铺垫性练习概念的本质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借助直观图帮助理解算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方法多样化,从特殊到一般化•提供模仿练习、归纳算法的机会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算理(分数意义的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让学生模仿、说算理,尝试归纳一般化算法让学生模仿、说算理,尝试归纳一般化算法“分数乘法”练习(p18)“分数乘法”练习(p18)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进行分数除法的练习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进行分数除法的练习•分数四则运算•结合现实情境教学•方法多样化,引导学生说出背后的思路•分步解答与综合算式分数四则运算多样化思路(1)每圈多少分钟?6圈多少分钟?(2)6圈里有多少个半圈,就要跑多少个2分钟。
1)每层多高?6层多高?(2)6层高度是15层的几分之几,高度就是42m的几分之几多样化思路(1)每圈多少分钟?6圈多少分钟?(1)每层多高?(1)一共要装多少袋?这些袋数的 是多少袋?(2)已经装了多少千克?这些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1)一共要装多少袋?这些袋数的 是多少袋?•“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弄清题意,知道问题和已有信息,会分辨多余信息,寻找有用信息•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是重点,解方程的练习在前面有铺垫•数量关系的模型与分数乘法问题完全相同,只是未知量的位置不同(检验的方法是乘除法间的一种沟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小明的体重×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小明的体重×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借助线段图直观地表示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的模型与分数乘法问题完全相同,只是未知量的位置不同•与分数乘法中的问题相对应,出现两种解法“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乘除法问题对照编排,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多余条件乘除法问题对照编排,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多余条件•和倍问题•两个未知量,并且给出未知量间的两种关系•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用其中一种关系表示出另一个量,用另一种关系列出方程•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方法多样化,要引导学生讲清思路和倍问题两个未知量: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两种关系: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 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得分是下 半场的2倍未知数未知数上半场上半场x下半场下半场x另一个量下半场42-x下半场上半场42-x上半场2x方程两个未知量: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未知数上半场x下半场x另一(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用工程问题引出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是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教学,而是要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假设的方法,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的问题•发现假设不同总长,得到相同的结果,探究其中的道理:虽然总长不同,但存在相同的东西•在假设具体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用“1”表示总长•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重要的不是记住结论而是经历过程,掌握方法,感悟思想•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等数量关系,只要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并非说明用“1”表示总长的方法是最优的方法,在此例之后仍然允许学生用假设具体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工程问题引出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是对工程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怎么修?(单独修,合修)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12÷2+18÷2=15)一队单独修只要12天就可以了,15天合理吗?那怎么办?(条件不够,总路长不知道)假如知道总路长呢?(会解答)那就假设总路长是……不同的总路长,答案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合修时间和总路长没关系)假设不同的总路长,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可不可以假设总路长是1?怎样检验你的答案是合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购物问题:单价×数量=总价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粮食问题: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油耗问题:百公里油耗×路程=总油耗… …单位量×数量=总量购物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单位量×数量=总量【数学课本五大奇人】第五名:匀速行驶、从不晚点的劳模火车司机;第四名: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的良心甲乙包工头;第三名:一边注水、一边放水的疯狂泳池管理员;第二名:把母鸡和兔子装进一个笼子的变态老农;第一名:早早出门、却故意放慢脚步,只等哥哥赶上的傲娇小明。
数学课本五大奇人】第五名:匀速行驶、从不晚点的劳模火车司“出水管、进水管”模型•追及问题: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在客车在小汽车前25千米的地方,同时沿笔直的公路行驶,多长时间小汽车能追上客车?•储蓄问题:爸爸每月工资2500元,妈妈每月工资2000元,每月平均支出3000元,余下的钱存在银行,几个月后能买一台价格6000元的电视机?•水库大坝的上下游容量(洪灾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出水管堵塞造成)•停车场、停机坪、码头的调度•草场里草的生长与消耗(牧场的容量)•社会人口的增减(大城市的容量)•社会年龄构成(出生与死亡)“出水管、进水管”模型•模型思想•可以通过画示意图帮助理解模型思想•算法融会贯通•沟通乘、除法的联系同一素材的对比综合练习算法融会贯通同一素材的对比综合练习四、教学建议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2.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建议第四单元 比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第四单元 比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基本无区别。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具体编排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例1:化简比例2:按比分配三、具体编排•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描述 倍、几分之几侧重以除法运算结果描述,而且只能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比还可以表示多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同类量的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值•比的读法、写法•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比的各部分名称•提前铺垫•利用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类推提前铺垫•渗透按比放大或缩小的思想:大小不同,形状相同渗透按比放大或缩小的思想: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各种形式的比的化简•方法多样,如用除法化简各种形式的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两种算法:再次沟通了比和除法、分数的内在联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一样,要弄清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把分数乘法和比的应用结合起来,综合性强既可以用传统方法解,也要引导学生试着从比的角度来解把分数乘法和比的应用结合起来,综合性强既可以用传统方法解,也四、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比的意义2.加强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四、教学建议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一、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意义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
2.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3.增加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具体编排百分数的意义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数、小数 化成百分数)例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百分数化成分数 、小数)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例4: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5: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三、具体编排•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百分数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分数、小数化百分数•在计算命中率的过程中自然引出•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形式,减小例题容量•化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出其他百分率的计算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百分数化分数、小数•在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的实际问题中自然引出•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形式,减小例题容量•化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百分数化分数、小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数量关系自行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用抽象“1”解决的问题•实际是连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假设法用抽象“1”解决的问题•要分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找好对应关系•“回顾与反思”进行一般性的讨论要分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找好对应关系(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的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的融合•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2.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一、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一、教学内容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八个方向的认识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六年级上册: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方向的精确 化、用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点的另一 种方法)相关内容坐标思想的渗透(a,b)(ρ, θ )坐标思想的渗透(a,b)(ρ, θ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具体编排例1: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两点的相 对位置说出其中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上以 及距离该点有多远例2:会根据某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方位 图上找到该点例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三、具体编排•情境现实,且三个例题为一个大的情境•方向与距离的含义•给出点,说出它到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未学比例尺,但学生能理解图中标识•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情境现实,且三个例题为一个大的情境•给出某点到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该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材示范B点,学生自行找到C点给出某点到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该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参照点动态变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操作性、实践性的习题操作性、实践性的习题(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渗透方向相对性的习题渗透方向相对性的习题(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综合性习题综合性习题四、教学建议1.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展空间观念。
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克服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坐标观念四、教学建议第五单元 圆一、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扇形的认识第五单元 圆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2.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3.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4.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5.“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具体编排1. 圆的认识 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性质 利用圆设计图案2.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例1: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三、具体编排3.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例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应用 例2:圆环面积的计算 例3: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 计算4. 扇形的认识3. 圆的面积(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实验教材研究完了圆的特征以后再正式教学圆的画法实验教材研究完了圆的特征以后再正式教学圆的画法新增了圆的位置与大小由什么决定新增了圆的位置与大小由什么决定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包含很多数学原理:•对称性•半圆•圆的大小、位置•内接正方形欣赏数学美包含很多数学原理:圆的对称性圆的对称性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与圆”,与主题图中的天坛、圆丘形成呼应•组合图形的面积•外切正方形边长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与圆”,与主题图中的天坛、圆丘形成呼应•内接正方形边长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得到,给学生造成障碍•“讨论”过程把结论一般化,可以看到正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的比不变内接正方形边长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得到,给学生造成障碍•丰富的生活素材•圆环的变式丰富的生活素材圆环的变式(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利用圆的对称性和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圆心•圆的综合应用利用圆的对称性和正方形的对称性找圆心圆的综合应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圆的特征。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和体验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3.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建议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三、具体编排例1:扇形统计图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三、具体编排•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只要求会看,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要求绘制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唯一性问题•适合性问题唯一性问题(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各种现实素材各种现实素材•综合出示各种形式的统计图•反映出哪些社会信息?•城镇化综合出示各种形式的统计图城镇化•通讯方式的变化通讯方式的变化•网民构成的变化网民构成的变化•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四、教学建议1.结合生活中的统计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现实价值2.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四、教学建议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内容利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问题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内容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4× 1 2 8 2 0 4 0 1 0 0 1 6 8abc(a+b)c=ac+bc 1 4abc(a+b)c=ac+bc(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方程、方程组的解、函数、曲线方程、方程组的解、函数、曲线三、具体编排例1:连续奇数的等差数列之和等于某平方数例2:等比数列之和等于1三、具体编排•发现数与形的变化模式,并会应用模式•可从形出发,想形里隐藏着什么样的数的秘密,也可从数出发,看看可用什么样的形来表示发现数与形的变化模式,并会应用模式•发现规律•渗透极限思想•利用分数的意义和直观模型•可以反向思考=……发现规律=……(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直接利用例1的结论4(2n+1)-4=8n•n×n正方形:4n-4,2n+2(n-2),4(n-1),4(n-2)+4直接利用例1的结论4(2n+1)-4=8nn×n 正方形:4n(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369123n14916n2357333369123n14916n2357333•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小狗怎么跑的路线有关系吗?小狗中途休息没休息有关系吗?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行走路程?行走路程?(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四、教学建议1.使学生经历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探究过程。
2.充分利用数与形的对应与比较,培养学生利用图形解决数的问题以及发现图形中的数的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与美感四、教学建议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九单元 总复习•加强综合性加强综合性感谢聆听敬请指正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