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针灸基础班讲义2601.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4873560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医师资师资格考格考试试《 《针针灸学灸学》 》 第 1 页第二十六单元第二十六单元 其他针法其他针法一、电针法一、电针法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其适应范围和 毫针刺法基本相同,常用于治疗各种痛证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 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1.疏密波 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 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 气血运行障碍等2.断续波 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 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3.连续波 高频连续波,易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 挛等;低频连续波,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 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习题】A.疏密波B.断续波C.锯齿波D.疏波E.密波1.治疗痿证、瘫痪宜选用 [答疑编号 111260101]『正确答案』B2.用于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宜选用 [答疑编号 111260102]『正确答案』E 二、三棱针法二、三棱针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4 种。

      1.点刺法 是点刺腧穴放出少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本法多用于明肢末端的十宣、十 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印堂等穴2.散刺法 又叫豹纹刺,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多用于 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3.刺络法 是刺入浅表血络或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本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 性吐泻、中暑、发热等4.挑刺法 是用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 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本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应范围较广,凡各种实证、热 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 痛、目赤肿痛、顽癣、痈疖初起、扭挫伤、疳积、痔疾、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下列哪项不是三棱针的常用操作方法A.点刺法B.散刺法C.透刺法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医师资师资格考格考试试《 《针针灸学灸学》 》 第 2 页D.刺络法E.挑刺法[答疑编号 111260103]『正确答案』C 三棱针刺络法常用于治疗哪种病证A.颈椎病B.肩周炎C.局部顽癣D.局部血肿E.急性吐泻 [答疑编号 111260104]『正确答案』E 三、皮肤针法三、皮肤针法(一)叩刺部位1.循经叩刺 是指沿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2.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 等3.局部叩刺 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可在局部 进行围刺或散刺二)刺激强度1.轻刺 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 久病者2.重刺 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 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3.中刺 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 一般患者三)操作针具和叩刺部位用 75%酒精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 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力弹刺,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 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四)适应范围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 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儿童弱智等四、穴位注射法四、穴位注射法(一)选穴处方选穴原则同毫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腧穴触诊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腰 部、胸腹部或四肢部的特定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 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

      选穴宜少而精,以 l~2 个腧穴为宜,最多不超过 4 个穴,一 般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二)注射剂量一般耳穴每穴注射 0.1ml,头面部每穴注射 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 l~2ml,胸背部每 穴注射 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 2~5ml 或 5%~l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 10~20ml中药注射液的中医中医执业执业医医师资师资格考格考试试《 《针针灸学灸学》 》 第 3 页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 1~4ml三)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汪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如痿证、痹证、腰腿痛等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有效期、药液有 元沉淀变质等情况3.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避开神经 干,以免损伤神经4.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 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