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心理学 第三章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论.ppt
43页5 .1犯罪行为发生机制论►►心理结构 犯罪行为 犯罪人 ►► 有关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哪些理论?►► 个体的犯罪心理演变为犯罪行为的一般过程及规律是怎样的?►► 什么是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主要存在哪些模式?5.1.1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理论►►(1)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概述►► 所谓机制(mechanism),是指一个事物发生某种活动或变化的规律、程序和过程►►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R..S S..WoodworthWoodworth,,1869--1869--1962)1962)将机制定义为一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将机制定义为一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认为人的活动包括驱力认为人的活动包括驱力(drive)(drive)和机制驱力发动机和机制驱力发动机制,机制可以转化为驱力制,机制可以转化为驱力 ►►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简称犯罪心理机制,指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引发犯罪行为的规律、程序和过程►►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犯罪行为发生的驱动力问题;犯罪行为发生的驱动力问题;►►是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是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从犯罪心理演变到犯罪从犯罪心理演变到犯罪行为的有关环节和阶段问题;行为的有关环节和阶段问题;►►犯罪行为模式犯罪行为模式————犯罪行为的发生表现为哪些相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表现为哪些相对清晰的形态问题。
清晰的形态问题(2)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天生异质论►►犯罪倾向论►►欲求不满论►►刺激反应论►►心理冲突论►►动机作用论►►防卫机制论►►犯罪副文化论(3) 我国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理论►►内外化机制理论►►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理论►►量变质变机制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内外化机制理论►►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认为人发生犯罪行为是内化与外化两种机制接认为人发生犯罪行为是内化与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力作用的结果►► 内化机制,指人吸收外界消极因素,进而形成内化机制,指人吸收外界消极因素,进而形成犯罪心理结构的过程和规律它是犯罪行为发生机犯罪心理结构的过程和规律它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的第一机制制中的第一机制►► 外化机制,指人的犯罪心理引发犯罪行为的过外化机制,指人的犯罪心理引发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也即人主观、内在的心理活动向客观、程和规律,也即人主观、内在的心理活动向客观、外在的行为活动转化的过程它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外在的行为活动转化的过程它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的第二机制制中的第二机制►►内外化过程的两个阶段相互衔接、渗透和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
内外化过程的两个阶段相互衔接、渗透和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第一,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 不良心理基础不良心理基础——感知、吸纳外部消极因素感知、吸纳外部消极因素——加工加工————转化为自己的不良个性品质转化为自己的不良个性品质►►模仿学习机制 ►► 有意无意效仿有意无意效仿——渐成为自己言行举止的过程渐成为自己言行举止的过程►►角色扮演机制►► “ “违法角色违法角色” ”的学习与尝试的学习与尝试——内化为自己心理结构内化为自己心理结构►►自我强化机制►► 违法犯罪活动违法犯罪活动——满足感满足感————犯罪心理升级犯罪心理升级第二,心理的外化机制 ►►预谋发动机制►► 在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违法犯在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罪活动的过程►►情景互动机制►► 情景诱发情景诱发——不良心理与情景互动不良心理与情景互动——实施违法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挫折攻击机制►► 遭受挫折遭受挫折——发泄发泄——攻击行为的过程。
攻击行为的过程►► 发泄型、报复型、迁怒型犯罪多属于这种类型发泄型、报复型、迁怒型犯罪多属于这种类型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理论►►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提出 ►►基本观点►► 人发生犯罪行为是外界不良信息刺激(S),导致个体形成不良心理因素(O),进而发生违法行为(R)反应,违法行为又反馈强化犯罪心理的过程外界不良情境因素(刺激变量)S主体不良心理因素(中介变量)O违法犯罪行为(行为变量)R输入输入选择选择输出输出反馈反馈输入信息与反馈信息加工输入信息与反馈信息加工五个具体过程 ►►不良信息的输入过程;►►不良信息的选择过程;►►犯罪心理信息的输出过程;►►犯罪行为信息的反馈过程;►►各种信息的加工过程 量变质变机制理论►►1.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变化存在着量变质变规律►►2.认为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存在着质的区别►►3.认为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不完全的社会化不完全的社会化————未达到正常水平未达到正常水平►► 错误的社会化错误的社会化————背道而驰、格格不入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防御机制理论►►1.攻击反应 直接攻击 与转向攻击►►2.防卫反应 ►►(1)合理化:否认责任;否认损害;攻击被害否认责任;否认损害;攻击被害人;攻击第三者;归咎他人;援例榜样人;攻击第三者;归咎他人;援例榜样 ►►(2)投射:假想受害人自愿受害;利用投射构成假想受害人自愿受害;利用投射构成攻击被害人的理由;病态化投射。
攻击被害人的理由;病态化投射►►(3)认同:偶像认同;权威认同;同伴认同偶像认同;权威认同;同伴认同►►(4)反向作用::“ “口是心非口是心非” ”、、“ “南辕北辙南辕北辙” ” 5.1.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行为发生机制模式图行为发生机制模式图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常见模式常见模式常见模式常见模式特殊模式特殊模式特殊模式特殊模式渐变型渐变型突变型突变型机遇型机遇型原原发发型型继继发发型型人人际际冲冲突突型型避避险险自自御御型型环环境境感感染染型型机机会会型型境境遇遇型型习习惯惯使使然然型型朦朦胧胧被被动动型型心心理理变变态态型型(1) 常见模式►►渐变型 ►►特点►►渐进性;►►渗透性;►►自觉性;►►预谋性 原发型原发型继发型继发型突变型►►特点►►突进性;►►无预谋性;►►情境性 ►►以上特点使得这类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三种类型 人际冲突型人际冲突型避险自御型避险自御型环境感染型环境感染型机遇型1 机会型2 境遇型胁迫型从众型(2) 特殊模式►习惯使然型►►特点:熟练化、自动化习惯使然型习惯使然型 犯罪者多次作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犯罪者多次作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熟练,由于反复强化它便成为犯罪者的自的熟练,由于反复强化它便成为犯罪者的自动化行为,有时很可能下意识的去犯罪。
动化行为,有时很可能下意识的去犯罪朦胧被动型►►朦胧犯罪意向驱使下被动发生犯罪行为朦胧被动型朦胧被动型 并非所有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经过犯并非所有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经过犯罪意向、犯罪动机、犯罪决意这样三个动罪意向、犯罪动机、犯罪决意这样三个动机发展阶段,有些犯罪行为是犯罪意向直机发展阶段,有些犯罪行为是犯罪意向直接引发的行为,其意识状态比较模糊接引发的行为,其意识状态比较模糊心理变态型心理变态型心理变态型 有些犯罪行为是由变态心理引起的有些犯罪行为是由变态心理引起的他们明知此类此类行为有可能违法,仍他们明知此类此类行为有可能违法,仍受变态心理驱使,情不自禁的重复同类受变态心理驱使,情不自禁的重复同类行为,而触犯刑律行为,而触犯刑律5.2 犯罪心理结构►►5.2.1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是指支持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犯罪者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在实施犯罪行为以前已经形成 5.2.2 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性►►畸异性 ►►共生性 ►►隐蔽性 ►►驱动性5.2.3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1)认知结构要素 ►►世界观世界观————阴暗阴暗►► 犯罪心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犯罪心理结构的核心和基础►►人性观人性观————病变病变 ►► 决定了病变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决定了病变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道德观道德观————扭曲扭曲 ►► 导致人性的扭曲与泯灭导致人性的扭曲与泯灭►►法纪观法纪观————淡薄淡薄►► 有恃无恐,铤而走险有恃无恐,铤而走险►► (2)动力结构要素 ►►需要——强烈、畸变 ►►反常理、反社会性以及动能的高强度 构成犯罪行为的强大动力源►►犯罪动机——高激发►►具有很高的激发动能。
抵御外来遏制力量,保证犯罪行为的激发和实施►►兴趣——不良 ►►低层次、强刺激和乏理智(3)自我调节要素 ►►自我认识——不成熟或歪曲 ►►自我体验——扭曲、变态 ►►自我控制——失效或反向(4)个性心理特征 ►►特定的气质 ►►消极的性格 ►►与犯罪相应的能力 ►►不良的行为习惯 (5)潜意识要素►► 潜意识,是指被压抑或潜藏在人的精神世界深处的本能、欲望、冲动和经验 ►► 它使犯罪者产生一些模糊不清的动机,导致某些不合逻辑、不可理喻的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互动,分级转换的心理结构 ►►由三级水平演化而成:由三级水平演化而成:►► 消极心理结构、不良心理结构和犯罪心理结构消极心理结构、不良心理结构和犯罪心理结构5.2.3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特殊模式特殊模式特殊模式特殊模式一般模式一般模式一般模式一般模式潜在状态潜在状态恶变状态恶变状态衰落状态衰落状态一般模式 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稳定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特殊模式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5.2.4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潜伏阶段——潜隐形态►►显现阶段——恶变形态►►衰落阶段——收敛形态5.2.5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两种走向——►►恶性发展►►良性转化“强化”“弱化”(1)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 ►►涵义涵义►► 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指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指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增强增强,犯罪者的犯罪,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得到心理结构得到巩固巩固和不断和不断膨胀膨胀的过程的过程 。
►►————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恶性恶性发展,个体发展,个体心理偏离正常人心理越来越远心理偏离正常人心理越来越远►►————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逐渐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逐渐定型化定型化、、个性化个性化和多方向化;个体逐渐具有了鲜明的犯罪个性,和多方向化;个体逐渐具有了鲜明的犯罪个性,其犯罪行为触角向多个犯罪领域延伸其犯罪行为触角向多个犯罪领域延伸►►————犯罪者由偶犯、初犯逐渐变为犯罪者由偶犯、初犯逐渐变为累犯、惯犯和累犯、惯犯和职业犯职业犯,矫治希望越来越小,逐渐成为十恶不赦、,矫治希望越来越小,逐渐成为十恶不赦、不可救药的坏人不可救药的坏人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影响因素 ►►(1)主体外因素►►(2)主体因素社会的消极刺激作用 惩罚的负效应 其他不良诱因 原有不良心理因素的质变水平 犯罪体验的愉悦程度 行为定势的作用 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 ►►第一,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第二,非法欲望更为强烈;►►第三,犯罪经验日益丰富;►►第四,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和经常化、职业化发展;►►第五,反社会意识形成与巩固;►►第六,形成犯罪人格 (2)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是指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是指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力的减弱或消失减弱或消失,内在积极因素的上升和外在积极,内在积极因素的上升和外在积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环境因素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分化直至构走向分化直至瓦解、消失瓦解、消失的过程。
的过程►► ————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走向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走向良性良性转转化,其不良心理与正常人心理的距离逐渐缩小;化,其不良心理与正常人心理的距离逐渐缩小;►► ————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逐渐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逐渐分化、解体分化、解体,,常态心理逐渐战胜、取代畸变心理,其犯罪行为逐常态心理逐渐战胜、取代畸变心理,其犯罪行为逐渐收敛直至终结渐收敛直至终结►► ————犯罪者悔过自新、重新成为守法社会成员,犯罪者悔过自新、重新成为守法社会成员,个体经历脱胎换骨的痛苦斗争终于个体经历脱胎换骨的痛苦斗争终于走出犯罪深渊,走出犯罪深渊,回归主流社会回归主流社会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1.表层弱化►► 暂时型与假象型►►2.中层弱化►► 渐进型与反复型►►3.深层弱化►► 醒悟型与归属型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过程 ►►(1)内心斗争阶段)内心斗争阶段►►((2)心理突破阶段)心理突破阶段►►((3)心理反复阶段)心理反复阶段►►((4)走向新生活阶段)走向新生活阶段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动能系统 ►►((1 1)外界积极因素)外界积极因素►► 司法机关及时、公正的惩罚;司法机关及时、公正的惩罚;►► 执法机关执法机关““拯救灵魂拯救灵魂””的责任心、智慧与行动的责任心、智慧与行动 ►► 家庭、社会的积极激励作用。
家庭、社会的积极激励作用 ►►((2 2)主体因素)主体因素►► 对自己的罪行有触及灵魂的反思;对自己的罪行有触及灵魂的反思;►► 重新做人的强烈意愿和告别过去的勇气;重新做人的强烈意愿和告别过去的勇气;►► 积极投身于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投身于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有抵御诱惑和挫折的坚强意志有抵御诱惑和挫折的坚强意志思考题►►你对犯罪心理结构论有怎样的认识?►►犯罪心理结构强化和弱化的意义何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