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总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318514948
  • 上传时间:2022-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龙源期刊网 国民总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妍涵来源:《商情》2016年第24期        【摘要】国民总收入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本文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几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国民收入为应变量,财政支出,人口总数,个人所得税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国民收入的变动关系        【关键词】国民收入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前言        国民收入是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做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民收入的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部分,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三个方面。

      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两个方面内容个人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消费;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社会救济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在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随着投入生产中的劳动量的增加,创造的新价值就越多,从而国民收入就相应增加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物质产品数量增加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使国民收入增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集约化因素,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生产过程中,节约使用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意味着用同量的生产资料,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在生产中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余的就是国民收入因此,在社会总产品一定的情况下,节约使用生产资料就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而在本文中将选取财政支出,人口总数,个人所得税为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几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国民收入为应变量,财政支出,人口总数,个人所得税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国民收入的变动关系。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变量分别对应了:        Y---------国民收入(亿元)        X1-------财政支出(亿元)        X2--------人口总数(万人)        X3--------个人所得税(亿元)        (二)模型设计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大小, 采用线性模型进行研究:        y=β1x1+β2x2+β3x3+ui        其中,X1表示财政支出(亿元),X2表示人口总数(万人),x3表示个人所得税(亿元),ui代表随机扰动项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国民收入影响的变动关系        三、模型估计和检验        (一)模型初始估计        通过Eview计算,可得方程        y=2.59x1+2.93x2+23.67x3-332944.5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13的t(n-k)=2.16X1的t检验通过,X2的t检验不通过,X3的t检验通过。

              F统计量值为3110.778,Fα(3,13)(显著性水平为0.05)=3.41,F检验通过,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这三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国民收入有显著影响        修正的拟合优度量为0.9987,拟合程度很好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根据多重共线性检验,变量X1与变量X2,X3系数关系达到了0.94与0.98,证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需要通过采用剔除变量法消失多重共线性分别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根据对统计计量数值的观察得出X1的回归效果最佳        在X1的基础上再依次加入别的变量,发现加入X2的X1的统计值效果更佳,再加入X3发现拟合系数没有提高,X2的T值都不显著,因此决定只引用X2,X1因此模型变为:        模型更正为:        Y=3.32x1+8.724x2-1063462        (三)异方差检验        从上表可以得到数据:(n-p)R2=4.25,查表得χ2(p)=11.07, (n-p)R2=34.25        (四)自相关检验        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        在5%显著性水平下,nR2=1.51        Y=3.32x1+8.724x2-1063462        四、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最终得到的模型结果为Y=3.32x1+8.724x2-1063462        说明在研究的变量因素中有人口总数,财政支出这两个变量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ui=-1063462,表示当所有因素保持原有规模,国民收入减少1063462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β1= 3.3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单位,我国国民收入减少3.32个单位;反之,降低3.32个单位        (3)β2=8.72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总数每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8.724个单位人口总数每减少1个单位,国民收入减少8.724个单位        (二)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平衡政府、企业和居民主体间分配关系,并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节有机结合具体的对策措施是:        针对各种非预算收入的性质进行取缔、转税、总量控制等综合治理,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尤其是规范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非税收入通过改革,将部分预算外收入项目转化为税收形式,纳入预算内加以规范管理;对部分不适宜转化为税收的项目进一步核减压缩然后,完善政府税收结构适当降低生产税比重,提高收入税比重生产税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和关税等。

      在完善政府税收结构的同时,还要增加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加大对低收入者的扶持力度提高国家贫困线和从业人员最低工资水平,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基层专款专用的监督力度        清除各种市场进入壁垒,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以往只有国有企业的行业,加快电力、石油、电信、交通等行业改革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竞争调解机制的作用规范行为,为企业减轻额外负担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生产要素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水平,使增加企业部门收入比重有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针对各种制度外收费的性质相应进行取缔、总量控制和转税,为企业减轻额外负担        寻求实现个人收入规范化和透明化的途径相关的措施包括先对高收入行业,再逐步向全行业实行个人银行工资账户;提升和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及早实现各银行和各地区之间的联网;加强现金管理;严禁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银行多头开户等着手考虑与社会保障制度和信用制度的相结合建立个人收入账户的问题推进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为鼓励富人捐资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国际通行的办法是免除捐款的所得税今后,应在制度上创造条件,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利用高收入阶层的自愿捐献来帮助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亦平.我国房地产现状原因分析、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势判断[J].特区经济,2011,(16).        [2]杨志清.关于我国房地产现状及调控措施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1,(12).        [3]于伟娜.目前房地产现状与未来趋势[J].科技风,2010,(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