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1.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4448369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黄 淼(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3) 关键词:ICU;压力源;应对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ICU是危重病患者密集的场所,具有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等特点,故ICU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其压力源来自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改变因此,若不注重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将导致ICU护士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1],直接影响到其他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为此,对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进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1 ICU护士压力源分析1.1特殊的工作环境 医疗职业是神经的,同时又是高风险的,它担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任务,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因而医务人员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①ICU是对危重患者抢救和护理的场所,相对病死率较高,时常面对濒死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②ICU患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常同时使用多种医疗仪器,携带多种置管,用药频繁多样,护理难度大、任务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区分嘈杂的报警声并及时排除故障,对瞬间病情变化能及时反馈和处理;③ICU环境中长期的噪声污染,如各种医疗仪器正常运转的声音、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等,均可引起护士紧张、焦虑和烦躁,使护士处于高度的紧张和应激状态[2];④拥挤的工作环境带给ICU护士不良的刺激;⑤所需的仪器设备不足造成ICU护士的工作压力1.2 ICU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性质 ICU所收治的是多系统、跨学科的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患者[3],这就要求ICU护士除具有多专科的护理基础知识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思维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同时ICU集中了许多现代化的监测和治疗仪,因此,ICU护士除具有多专科的护理技术外,还应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临床监护参数的分析等此外,ICU护士工作单位时间内劳动强度高,紧张度强,风险系数高ICU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快,随时有危及生命的症状或体征,而观察和直接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的就是护士[4],由此可见ICU护士的责任相当重这就要求ICU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监护屏幕,及时掌握并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因观察处理不周而延误抢救时机。

      因此,不论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都会使护士心身疲惫,产生巨大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易导致心身疾病1.3 ICU护士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①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护士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ICU护士还处于严重缺编的状态,床护比例倒置[5],导致ICU护士工作负荷超重,使其疲于应付,出现心理负担所以工作量大,是ICU护士的重要压力源②ICU实行的特殊排班制影响了人体的“生物钟”现象,尤其是倒班频率高,疲劳得不到调整,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对护士心理及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有不良影响,从而引发心理失衡 ③ICU是急、危、重病患者的聚集地,工作生活无规律,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处置突发病情、预防患者发生意外,造成护士的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容易生病、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出现神经衰弱等④对ICU护士的要求高不但在思想上要有奉献精神,有敏感的注意力和正确的判断力,有较高的慎独精神,有高度的准确性,还要有娴熟的急救技术,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心理的压力。

      1.4 护士的个人价值观与现实冲突 每个护士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所以工作勤奋、努力然而:①ICU护士的工作繁琐辛苦、责任心重、风险性大,但社会上仍存在对护理工作的误解和偏见,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从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的心理反应;②随着护士的学历普遍增高,但工作量及性质并未随之改变,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偏低,使护士缺乏成就感,对护士自我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造成很大的压力;③由于社会对护士理解的偏差,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危重患者在ICU抢救成功或病情稳定后,家属往往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的价值,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导致护士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被忽略感和挫折感,长此以往易导致对工作满意感下降、自我评价低、工作积极性受挫这种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1.5 ICU护士缺乏培训、业务技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造成强烈的事业竞争这种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使护士需要不断地学习对ICU护士的培训在国外是系统化、标准化的,一个护士要进入ICU独立工作必须经过8~12个月的培训[6]。

      而目前,我国护士缺乏进入ICU前的培训,进入ICU后的培训也尚未常规化、系统化大多数护士仍是大专或中专学历,知识老化,知识面相对狭窄,而ICU收治的多为跨专科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广博和深厚的专业知识;ICU仪器复杂且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检查和抢救、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对ICU护士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职业素质要求,在高标准和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压力下,由此逐步产生忧虑心理,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1.6 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 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好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尤其是护患冲突,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护患双方的权益、健康、经济、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问题由于监护室的特殊性质,为了保证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控制患者的感染,不允许家属陪护,甚至连探视都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些可导致患者家属强烈的心理反应,常常引发护患冲突;患者和家属常会因为病情复杂、病情过重以及经济方面的各种原因对ICU的护士出现误解、情绪激动等表现而对于患者及家属的误解或过激的言行表现,护士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

      这种长期的精神妥协,会使ICU的护士精神耗竭,产生巨大的压力;护理工作中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医生的不满意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降低了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1.7 ICU的不良刺激和患者及家属要求过高 ICU收治的病人病情重且复杂多变,抢救、死亡率相对较高,给ICU护士的自豪感和自尊心造成影响,使护士容易产生抑郁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他(她)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最急的、最重的、最需要得到护士的关心和照料,而护士因忙于工作程序,稍有懈怠或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因而导致了护患冲突工作繁重及服务对象的不理解,使护士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同时也耗费了相当的体力,从而导致护士心理失衡,表现出不耐烦、脾气暴躁、易怒、言语举止失常护士的心理失衡又加重了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及不满,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1.8 管理不善 ICU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病室布置不合理、监控设备陈旧缺乏、不注重护士休息环境等都导致ICU护士的心理失衡;护理管理者的不正确管理方法也会成为护士的应激源,如听取病人的一面之词,或当护士因健康、家庭因素等引起自身情绪的变化而与病人发生冲突时,部分管理者将其归为“职业道德欠佳”,并采取了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约束护士的职业行为,强化其职业态度。

      这种简单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挫伤了护士的积极性,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压力,而重新迁怒于病人;管理者和医生对ICU护士期望值很高,当护士的行为于期望值之间有差异时,管理者的批评和医生的不满意就会使其感到被否定,降低了其归属感,产生心理压力1.9 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使ICU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医疗民事诉讼的案例日益增多,这无形中加重了护士工作的心理负荷通常人们认为,护理是有益无害的,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尤其是ICU护士在给患者作检查、给药、抢救及治疗时,每一次护理行为都包含对患者的侵袭,行为符合要求对患者的救治及康复将起促进作用如果医护人员操作过失,就会给患者带来危害,如输液时未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其后果可想而知;护理文件的记录也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如体温单上的入院时间,常常反映医务人员对患者处理的及时性,这是医疗纠纷的焦点护士长期在“应激原”环境中工作,心理压力必然加大2 应对方式 应对是人们对压力源的适应性反应,是对内部或外部的挑战进行调整或解决[7]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8]2.1 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①加强ICU工作人员的噪声管理意识,合理布局抢救室,制定周密的抢救程序,定点、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抢救药品及仪器等,重视减轻噪声污染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的谈话、走路、技术操作均应轻盈,尽量减少、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及输液泵警报等噪声量,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缓解护士的紧张情绪②加强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ICU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医护、护士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增加同事之间的交流,使彼此之间获得尊重,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使人心情愉快,工作效率提高③和睦的家庭能使ICU护士工作期间心态平和,很好地解决工作中的任何难题④注重ICU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也是补充体能、提供工作效率的一种较好的做法2.2 增强体质,消除工作压力 在工作压力较大的ICU,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应对的强度[9]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既可松弛精神,促进健康,又可增进社会交往尤其是腰背肌、颈部肌的锻炼,可防止职业疾病的发生;即使是工作中也要做到劳逸结合,缓解长时间看监护仪屏幕造成的视力疲劳;注意饮食的调配,保证全面营养2.3 减轻工作负荷,缓解压力 ①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在护理群体中创造一种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理解、尊重护士,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ICU护士争取合理的薪金待遇,尊重劳动价值[10]。

      ②在护理管理中,针对ICU工作特点,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护士潜力,进行人员优势组合,科学、灵活的排班,是为ICU护士减压的有效措施当患者多,任务重时,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当患者少,任务轻时,适当增加休息或安排业务学习;不同年龄段护士对压力承受不同,管理者应分别对待对于刚分配入监护室的护士,不能急于求成,要帮助她们逐渐适应ICU的环境,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年长护士,可以安排一些责任心强的工作,并给她们提供学习和晋升的机会③广泛采用新技术,减少工作量,如采用电脑网络技术对文字、医嘱、单据报表等进行处理④补足编制,减少工作量,改变当前护士超负荷工作状态2.4 提高护士地位,实现自我价值 护理质量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尊重、鼓励护士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提高工作待遇,激发工作动机,适当增加ICU护士晋升和深造的机会;人需要归属感、认同感社会各界应倡导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观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护士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ICU工作看作是社会赋予护理人员角色的行为模式,使自己必然的职责[11]。

      2.5 加强ICU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