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苦荞产业发展之路.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59889254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苦荞产业发展之路发表日期:2008年10月22日   出处:《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林汝法   已经有1075位读者读过此文    荞麦是重要的小宗粮豆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的资料,全世界22个国家生产的荞麦总产量为253×104 t(2 529 794t),而产量最大的5个国家中国、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美国的总产量为227.5×104t,占89.93%(表1)中国的荞麦产量为130×104t ,占全世界荞麦总产量的51.4%2003年世界荞麦减产,总产量为200×104t,在中国荞麦的总产量降到80×104t ,占世界荞麦总产量40%时,曾引起日本荞麦企业的担忧 表1 世界荞麦产量(2006,FAO) 单位:t 国家1997200220032005世界 2 839 6602 148 7962 007 8132 529 794中国1 500 0001 300 000800 0001 300 000俄罗斯800 000304 000525 350605 000乌克兰300 000210 500311 000210 000法国21 00076 735101 07585 000美国34 00065 00065 00065 000巴西53 00048 00048 00048 000波兰40 00035 37744 06890 204哈萨克斯坦18 00029 64730 00058 000日本18 00026 000 26 80020 000白俄罗斯 14 20013 00015 000立陶宛 13 00014 70015 000拉脱维亚8 3008 0009 000加拿大16 5005 1009 9001 000韩国4 9004 0003 8003 000摩尔多瓦3 2641 3401 300不丹6 0003 0002 8002 100匈牙利1 2001 200 850斯洛文尼亚 7851 100 200南非 300 300300爱沙尼亚 188 200200克罗地亚140140140乔治亚6040100吉尔吉斯斯坦400 日本是荞麦消费大国,每年约需12.6×104t荞麦,而日本国内的生产能力为2×104t左右(1.8-2.68×104t),所欠缺的是从中国、加拿大、美国进口的。

      当然,还有新近夏季从澳大利亚进口荞麦 如果中国荞麦不能满足日本市场,日本企业就无荞麦加工原料,国民的荞麦饮食就得不到满足,2005年由于中国荞麦产量恢复到130×104t,占世界荞麦总产量的50%以上,日本人吃荞麦一颗不安的心落了肚,放了心 因此,当中国荞麦的产量占世界荞麦总产量的50%以上,日本对荞麦供应就放心,若中国荞麦产量占世界荞麦总产量不达40%,会引起日本的担忧;尽管加拿大是日本荞麦的第二供应国,并且日本还资助加拿大的荞麦研究,但加拿大荞麦生产的丰欠,对日本荞麦的供应都不见影响也就是说,日本人吃荞麦看中国的“脸色” 1.世界苦荞在中国荞麦有两个栽培种,甜荞和苦荞世界各国种植的荞麦都为甜荞,唯有中国既种甜荞又种苦荞种植比例约为2:1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积种植苦荞的国家,栽培面积约为30×104hm2,产量为30-50×104t之间,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我国彝族人离不开苦荞,苦荞也是高寒贫困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史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发利用苦荞,欲变产地人民的食粮为加工食品的时候,受到国外科学家的非议,世界顶级的荞麦专家还持有“苦荞味苦、面不能吃、汤不能喝”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学家才跟进苦荞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欧美科学家也开始加入苦荞的研究行列所以说,无论苦荞的种植面积、产量、开发利用,还是研究都在中国, 2.中国苦荞看山西苦荞主要集中种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等省的高海拔山区、高原和高寒地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重庆也有种植,传统习惯多作为产地人民的主要食粮或饲料山西省是农业小省,却是小宗粮豆大省山西省非苦荞主产区,苦荞种植面积和产量仅为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的1/40,何有“中国苦荞看山西”之说? 苦荞的生产在中国,苦荞的研究在中国、在山西,山西是苦荞开发的倡导者、实施者和引领者,山西人不以苦荞为主粮,却把原粮转化为食品,推向市场、推向世界以下事实佐证中国的苦荞看山西政府主导 自2002年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来,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晋政发[200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若干意见”,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切入点中提出“突出搞好以杂粮为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晋政办发[2003]28号文件,“关于建设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的意见”,对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的构成与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主要农作物布局及重点工程,资金投入和保障措施都有详细明确的阐述与要求。

      2006年,山西省又成立促进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太行、吕梁)建设的“两区办”,着力加大小宗粮豆产业的开发苦荞产业的发展与对苦荞认识层面的变化有关山西苦荞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业内科技人员的呼吁,企业的要求,而是提高到政府高层的建议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查与分析》(内刊)先后刊登“大有可望做大做强的苦荞产业”(2005年第8期)、“自主创新促进苦荞产业化”(2006年18期),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参阅材料》(内刊)刊登“扶持做大苦荞产业,努力实现‘两个提高’”(2006年第4期),都是政府官员著文以上足以说明,对苦荞产业的认识,已提高到政府层面学术助动 中国苦荞产品的研发始于1989年是年农业部科技司批准在太原成立“全国荞麦育种、栽培及开发利用科研协作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副组长单位,负责荞麦开发利用,当即策划苦荞“贵州制酒、山西制醋”动议1992年8月20-26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在太原召开第5届国际荞麦会议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山西省政府吴达才副省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除学术交流外,山西就有苦荞醋、苦荞面等产品在会上展示,引起日本、乌克兰代表的兴趣会后乌克兰曾派企业代表来晋洽谈转让苦荞醋的酿造工艺技术,终因技术转让费的支付未能达成协议而未果。

      1998年9月6-12日,由山西省食文化研究会和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组织,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等10单位主办在太原召开的第1届亚洲食品发展暨杂粮食品国际研讨会,孙文盛省长在宴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参观了企业,设置了苦荞及杂粮制品展览会议推动了苦荞开发,随后山西省内有多项苦荞产品开发成功,也有获卫生部卫食健字号产品,先后多次多项得到博览会、展示会奖项太原三餐源食品厂的苦荞醋、苦荞挂面还批量销往香港2006年9月8-12日,由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人事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太原市政府共同主办,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太原江南餐饮集团承办在太原召开苦荞产业经济国际论坛会议以“健康、富民”为主题山西省人民政府梁滨副省长出席会议,参观了苦荞产品展览会议促进了“产学研”模式的发展,使农村基地—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业发展模式得到进一步的结合此外,农业部农业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国家粮食局中国粮油行业协会分别在忻州、太原召开的第一次小杂粮会议(1986.11)、国家小宗粮豆新品种技鉴会(2001.5)、全国杂粮会议(2002.8)和中国·五台山杂粮豆论坛及产品洽谈会(2006.10),也推动了山西小杂粮和苦荞产业的发展。

      科技支撑 山西苦荞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长期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支撑山西省已收集了苦荞种质资源200余份,育成与引进苦荞品种13个,实施黑丰1号品种为基地主栽品种;建立了采用优质苦荞GAP栽培技术的稳定原料基地;为企业提供苦荞健茶制造、高端复配制粉和健康食品配比技术;苦荞黄酮胶囊、苦荞醋软胶囊的配方和生产技术;还提供大众健康食品加工的苦荞酒、苦荞醋、苦荞酱油、苦荞茶等工程化技术山西省苦荞研究者还持有苦荞黄酮提取用于生产、芦丁制备槲皮素及异槲皮素苷、苦荞D-手性肌醇降血糖及其转化的专利技术,苦荞肽营养食品通过成果鉴定等技术贮备国际认可 日本出版专著《长生不老的苦荞》(2001,小学馆),介绍了中国山西的苦荞专家;林汝法研究员为《苦荞百科》(2004,柴田书店)撰写了序言“苦荞正话”,应日本荞麦协会之邀,林汝法研究员还撰写了《中国的荞麦》,已在2006年翻译成日文出版发行;《荞麦·馄饨》(36卷,2006,柴田书店)中介绍“世界荞麦生产地篇:中国·山西省(P28-31)”、“中国汉民族荞麦面食和点心(P32-34)”和“荞麦产地·栽培和流通篇:直接契约栽培(P67-72)”,介绍了山西省荞麦的生产和利用,既扩大了山西荞麦在日本荞麦消费大国的影响,同时也表示对中国(山西)荞麦工作者的认可与尊重。

      在日本的市场上看到山西大同出口的苦荞茶被分装,比日本生产的苦荞茶质量好、价格高2005年9月11-15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饮料博览会上邀请了亚洲中、印两名学者作学术报告山西学者的“中国传统饮料·苦荞茶的功能”博得欧洲众多国家参会专家的认可中国驻德国慕尼黑领事馆经济参赞有设置苦荞健茶分装工厂的意向企业对接 山西省有多家苦荞加工企业,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车间或作坊一是规模小,企业资本大多都在100×104元以下,大的也不过数百万;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企业多密集型手工生产,很难觅见当代高技术流水线生产;三是效益低,产品投入产出比低,高附加值产品尚在襁褓中企业要国际化必先专业化,行业化,必须有较大经济实力、有销售网络的企业领衔,尽最大可能利用资金、技术、产品参与竞争根据自愿双赢原则,首先整合资源,实现强强对接山西佳鑫食业有限公司有世界上第一条现代化苦荞生产线,生产的苦荞已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江南餐饮集团是山西省具有较大实力的餐饮集团,在打造小杂粮主食化、国际化的餐饮工程中也开始苦荞食品终端市场的开发与运作佳鑫与江南的对接,在我省已形成了生产领域与销售流通领域共同开发苦荞产品,逐步把小产业做成大经济的态势。

      产业之路 山西省苦荞产业之路是按“专家策划、企业实施、政府扶持”的方略,夯实产业支柱、构建产业平台的1)组合传统技术,生产健康食物大同佳鑫食业有限公司组合传统的“洁净术、浸泡术、蒸煮术、干燥术、脱壳术、烘烤术、膨化术”生产的苦荞健茶进入市场以来,好评不断于耳、销售逐日见涨2005年试销日本135t、马来西亚5t、乌克兰5t,2006年销售日本400t,国内销售有很大空间2)主食化、国际化的餐饮工程江南餐饮集团利用流通优势,健全流通模式,结合晋商文化培育销售大市场;完善全晋会馆“荞麦坊”的日本料理、韩式料理、山西地方苦荞及杂粮餐饮;江南配送中心完善“典膳坊”苦荞月饼、面包、早餐饼及苦荞茶、苦荞醋等系列饮食品,发扬三晋面食文化,手擀面实行机械化,生产“苦荞健康(保湿)鲜面”及配制粉,培养主食化、国际化餐饮工程3)用原创性技术研发高端产品山西的苦荞研究水平,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应该有优势,利用原创性技术研发高端产品,走国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