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教育就业问题原因与对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53740100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职教育就业问题原因与对策[摘要]结合中职院校的特殊性并结合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原因所在,得出学校的管理以及学生就业观念问题所在基于此,从学校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率;专业设置 一、中职教育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整体环境下,部分中职院校模仿高校开展了就业指导或培训,但因缺乏经验或其他因素,缺乏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缺乏针对性中职院校专业较多,不同的专业在市场竞争中面对的情况不尽相同,采用相同的程序化的培训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需求,对学生的帮助不足2)专业性的就业指导老师较少当前,中职院校就业指导老师主要为之前的就业分配老师,对就业指导与培训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仅仅能够提供信息服务或浅显的咨询服务 2.学生就业心理层面的问题 (1)对就业定位不准确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诸多学生对自身的综合实力缺乏明确的认知,在职业与薪酬的选择过程中眼高手低,导致就业不畅2)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心理准备。

      在物质生活提升的当今,大多数学生从小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之中,对初入职场的打拼,尤其是从基层做起缺乏相应心理准备,不愿意从事艰苦的工作3)自主就业积极性较差,就业依赖心理强中职院校一般会推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毕业之际等待学习“分配”或者依赖父母的人际关系去就业 (二)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规划性 社会在发展,职业需求同样处于发展之中,对各类职业教育乃至高校教育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职院校在内部管理中具备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仅需呈报主管部门审批即可然而,部分中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管理当中并未充分认识到社会需求或区域性经济需求的变化,未能与时俱进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直接导致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即结构性失业 2.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要求存在脱节 中职院校仍然存在着强调单一技能的实践误区,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用人部门的人才需求同时,技能培养也存在与企业技术进步脱节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以及师资队伍水平低,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无法对企业产生有效的吸引力[1] 3.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合理 随着我国高校扩展的不断发展,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充斥”着就业市场,拉高了整个就业市场人才的学历水平,也提升了社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直接导致了企业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歧视”。

      重文凭、轻技能”是当前职场的普遍现象,不仅导致中职学生就业率下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职院校生源的下降 二、提升中职生就业率的对策 (一)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疏导 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定位中职毕业生要准确确定自己的定位,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从而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实用型和技能型方面体现自身的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在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坚持学习,使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更高的提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美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实中可能比我们自己大,但我们缺乏不懈努力的信心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励志类书箱,阅读成功人物传记,介绍国内著名的企业家的成功史,使学生了解成功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过程,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优点并获得自信心 (二)加强与就业相关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持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职院校学生年龄相比大学生较小,缺乏职业规划中职院校则应从本校筛选专业指导老师或者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例如,从高校培训专业教师开展就业讲座或者从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开展职场讲座等,给予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模仿社会招聘或直接引入社会招聘,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就业的能力,以尽快适应社会。

      另一方面,将就业指导纳入班主任以及课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即可根据专业的特性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在入学之日起就开始认识企业环境以及职业需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直至毕业同时,课任老师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科学客观地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为将来就业铺平道路[2] (三)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社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职业需求紧随其变,中职院校专业设置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以点到面”,从区域经济发展“窥探”出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合理性调整,待得到区域调整实验成功之后即可全面开展其次,结合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形式的变化,制订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以及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最后,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直接将企业需求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霞.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探讨[J].电子制作,2014(19):169. [2]潘建中.当前中职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科学咨询,2013(7):31-32. 作者:于海燕 单位:烟台船舶工业学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