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例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教学.docx
4页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例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教学 何燕燕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它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空《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还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课堂应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合作交流,要有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应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质疑等能力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它是指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的認识等有着不一样或多种想法,这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直观想象和空间想象,对同一问题启发学生多维度地思考,从而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在上初三几何复习课的教学中,就类似有“如下图所示,EC为(DO的直径,BA切O于点A,AD垂直EB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一般的同学只能想到几组相似的三角形,但有位同学突然想到还能够得出:“AC、AE分别是ADAB的内、外角平分线”的结论,显然后者的思维较前者更开阔。
所以对同一问题,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数学思维只会越来越敏捷,思维也就会越来越开阔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事实证明:鼓励学生凭直觉思考问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有利于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习题“如图所示,AB是圆0的直径,弦(非直径)CD垂直AB,P是DO上不同于A、B、C、D的任一点,讨论APC与APD的关系如何?”一出示,学生都立刻动起笔来,突然有一位学生说:“我猜它们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笔者没有立刻肯定也没有马上否定这位学生的直觉猜想,后来经过同学们讨论、推理,证实了这位同学的猜想的正确性事实上,有史以来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不同程度地源于这种直觉猜想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记得两年前的一天,到一个亲戚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小朋友拿着六根等长的牙签在桌上摆弄来摆弄去,一问才知道这个小朋友现读三年级,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六根等长牙签最多能拼成几个三角形?”当时这个小朋友总认为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牙签,那么六根牙签只能拼成两个三角形后来,我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对折一下将它立在桌上,借此提示他这位小朋友很聪明,通过提示,再经过一番思考和操作后,他兴奋地告诉我:6根等长牙签最多可以拼成4个三角形(三棱锥),如此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这个小朋友没有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思维从平面扩展到了空间,显然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四、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针对性地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适时启发学生思考探讨,逐步解疑,在合作学习中再发现、再创造下面以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为例,谈谈利用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多媒体显示参观小明的简易书房师:小学学过哪些几何体?在小明的书房中,大家有没有看到新的几何体?生:笔筒形状的几何体师:这类几何体称为棱柱,除了它的名称外,大家还想了解棱柱的什么问题?生:它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多少个面呢?生:它的棱、面分别有什么特点?生:如何判断一个几何体是棱柱?如此,给学生提供了提问的平台,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在寻求答案后我给出以下问题: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圆柱和棱柱有什么异同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棱柱?思考、回答、评价、质疑后再发现再解疑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多向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实施分层要求分层评价,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对后进生以鼓励为主,对提出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给予鼓励,并引导延伸;对优等生应多让他们深挖知识点,多交流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