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考点全面汇总归纳.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77340421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94.6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复习资料 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翻译: 往东到了碣石山,来看那苍茫的大海海水起伏荡漾,山岛都高高地挺立岸边草木丛生,丰盛而茂密秋风吹来,发出瑟瑟的声响,无数的巨浪,被高高地卷起太阳、月亮此起彼落,好像出没于大海中;银河闪烁,好像来自大海之底很幸运,好极了,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本诗主旨: “观”字统领全篇,使人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本诗例题: (1)诗中的哪个字统领全篇?哪些诗句描绘了奇特的想象之景(2 分) 答: “观” (1 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1 分)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3 分) 答:太阳、月亮此起彼落,好像出没于大海中;银河闪烁,好像来自大海之底1 分)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1 分)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 分) 。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本诗翻译: 漂泊不定的柳絮落尽,杜鹃啼声凄婉,得知你被变为龙标尉,行程艰难,已过五溪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伴随你一同到夜郎以西之地吧 2 本诗主旨: 诗人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营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真切的关怀和劝勉 本诗例题: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写了杨花和子规(1 分) ,渲染了无限悲凉和感伤的气氛(1 分)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答: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伴随你一同到夜郎以西之地吧(1分) 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龙标时的惆怅(1 分)和对友人的关切(1 分)之情 3.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翻译: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波上前进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 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江风顺江吹来, 一叶船帆在风中高悬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给家人写的书信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边 本诗主旨: 诗人即景抒情, 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颈联在描述自然地时序交替中蕴含着哲理, 说明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尾联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本诗例题: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分)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正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1 分) 描绘了一幅开阔, 3 波平浪静的画面(1 分)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 分) 答:①表现了时序交替(或: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理趣(1分) ②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生” “入” “赋予” “日” “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 分,分析合理即可) 4.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诗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本诗主旨: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图, 真切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思念家乡之情 本诗例题: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效果?(4分) 答: 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 几只乌鸦守在巢边 “哇哇” 怪叫令人心生悲凉潺潺的溪水之上有一座小桥,经过小桥通向一户人家,正升起袅袅的炊烟诗句描绘了一边萧条荒凉,另一边又温馨幽雅的画面(2 分)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的愁绪(2 分) 4 5.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本诗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本诗主旨: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 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全诗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的画面,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抒发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本诗例题: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答:半轮秋月悄悄爬上峨眉山头,皎洁的月影映入平羌江中,与滔滔的江水一道奔流(1 分) 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秀丽的画面(1 分) 6.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本诗翻译: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 本诗主旨: 这首诗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 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 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5 本诗例题: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3分) 答: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1 分)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 分)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本诗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着这战场开放了 本诗主旨: 诗人描绘了在重阳节行军途中想要登高而无知音相伴的孤寂,以及对家乡菊花的思念,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长安的忧虑、 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本诗例题: (1)诗人借“故园菊”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 分) 答:诗人借“故园菊”抒发了对家乡菊花的怜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长安的忧虑(1 分) 、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1 分)和对和平的渴望(1 分)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夜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 本诗翻译: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都在眺望故乡 本诗主旨: 诗人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图, 并表达了戍边将士月夜闻笛时浓烈的思乡和满腔的哀愁 本诗例题: (1) “受降城外夜如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答:受降城外,月色犹如秋霜,令人望而生畏(1 分) ;描绘了一幅凄美哀愁的边塞月夜图(1 分) 。

      (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表达的情感 (3 分) 答: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都在眺望故乡(1 分)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1 分) ,抒发了戍边将士月夜闻笛时浓烈的思乡之情(1 分) 9.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本诗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空中, 一群白鹤推开云层, 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本诗主旨: 诗人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仙鹤直冲云霄的明丽秋景,表达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也表现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 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本诗例题: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7 境?(3 分) 答:运用对比手法(1 分) ;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诗人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1 分) ,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积极乐观、豪迈乐观)的心境(1 分) 10.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翻译: 你问我归去的日期,我还没定日期在这巴山驿馆看雨,雨水已经涨满了秋天的水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起剪烛花,回头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本诗主旨: 诗人采用问答的形式, 将眼前景与想象结合, 表达了诗人羁旅巴蜀的孤独凄凉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本诗例题: (1) 《夜雨寄北》中有两处“巴山夜雨” ,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第一处 “巴山夜雨” 是现实中的秋雨连绵, 烘托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 (1 分) ;第二处的“巴山夜雨”则是虚写和家人在未来欢聚时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诗翻译: 我僵硬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还想替国家去守卫边塞深夜躺在床上静听着窗外的风雨声, 骑着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8 本诗主旨: 诗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本诗例题: (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分析。

      (3 分) 答:深夜躺在床上静听着窗外的风雨声, 骑着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1 分) 抒发诗人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1 分)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1 分) 12. 潼关 (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本诗翻译: 高云簇拥在这久远的古城, 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 河流在原野上奔流还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不知何谓平坦 本诗主旨: 诗人描述了潼关一带的壮丽的风景,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本诗例题: (1)“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答:高云簇拥在这久远的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 (1 分)描绘了一幅孤城寂寥的画面 (1 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