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实用手册文档信息.doc
36页《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1 页《《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使用说明第一章第一章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一、概述一、概述 《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是依据 2001 年教育部制订的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和《全国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开发 的国家级基础教育统计软件本软件适合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 校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使用本软件依据我国基础教育办学 结构分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工 读学校共计六个子系统(如图 1-1 所示) ,分别处理各块的基 本信息录入、校验、汇总、过录、接收、上报等过程图 1-1《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2 页二、系统主要目录结构介绍:二、系统主要目录结构介绍: 系统主要目录结构如图 1-2 所示:三、表的概念与数据库中表的命名三、表的概念与数据库中表的命名 1、表的概念、表的概念学校基表:是指由教育部制定的,用以反映基础 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的基层统计报表学校 基表是以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为单位的手工填报的图 1-2 主要目录结构《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3 页表。
包括:小学基层统计报表、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 表、职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幼儿园(班)基层统计 报表、特殊教育学校基层统计报表、工读学校基层统 计报表等 县(乡)基表:是指由教育部制定的、用以反 映县(乡)所辖的各级基础教育学校综合情况的报表 县(乡)基表是以县为基本数据单位(地市级以上采 用) ,表式同各级各类基础教育综合统计报表县(乡) 基表是先对该县所有学校的学校基表进行汇总,形成 综合报表,然后通过系统中的报表转换所得,地(市) 以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将以此为数据单位逐级汇总、 上报综合报表:是指由教育部制定的采用学校基表或 县(乡)基表通过汇总形成的,用以全面反映本级基 础教育综合情况的报表主要包括:小学综合统计报 表、普通中学综合统计报表、职业中学综合统计报表、 幼儿园(班)综合统计报表、特殊教育综合统计报表、 工读学校综合统计报表等 2、系统中主要表的说明:、系统中主要表的说明:类别表类表名表名说明Xxj11.dbf小学学校代码及相关信息xxj 表号. dbf小学学校基表数据Xrk.dbf所辖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总计) Xrk_乡. dbf所辖每一乡的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Xrk_县. dbf所辖每一县的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小 学学校基表Xrk_地. dbf所辖每一地的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4 页Xrk_省. dbf全国每一省的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X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基 表x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综合报表x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小学综合报表数据Pxj11.dbf普通中学学校代码及相关信息 pxj 表号. dbf普通中学学校基表数据Prk.dbf所辖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人口(总 计) Prk_乡. dbf所辖每一乡的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 人口 Prk_县. dbf所辖每一县的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 人口 Prk_地. dbf所辖每一地的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 人口学校基表Prk_省. dbf全国每一省的初级中学校内外学龄 人口P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 基表p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普通中学综合报表p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普通中学综合报表数据Zxj11.dbf职业中学学校代码及相关信息 学校基表Zxj 表号. dbf职业中学学校基表数据Z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 基表z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职业中学综合报表z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职业中学综合报表数据yxj11.dbf幼儿园(班)代码及相关信息 学校基表yxj 表号. dbf幼儿园(班)基表数据y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 基表y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幼儿园(班)综合报表y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幼儿园(班)综合报表数据txj11.dbf特殊教育学校代码及相关信息特殊 教育 学校学校基表txj 表号. dbf特殊教育学校基表数据《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5 页t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 基表t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综合报表t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特殊教育综合报表数据gxj11.dbf工读学校代码及相关信息 学校基表gxj 表号. dbf工读学校基表数据gfj11.dbf所辖县(乡)基表代码及相关信息县(乡) 基表gfj 表号. dbf县(乡)基表数据工读学校综合报表gfz 表号. dbf本级所辖工读学校综合报表数据四、系统运行环境四、系统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硬件环境 ·pentium II 或者更高档的计算机系统,能够支 持 32 位操作系统; ·64MB 以上内存储器; ·400MB 以上硬盘空间; ·VGA 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2MB 或以上的显示 存储器; ·一个鼠标; ·激光、喷墨或 24 针打印机(能打 A4 复印纸即 可) 。
2.软件环境软件环境 Windows 9X 或 WinMe 或 Win2000(中文版) 操作系统 IE 4.X 浏览器,或其它浏览器 Office 97 或 Office 2000图:2-1《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6 页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的组织及流程系统的组织及流程一、系统组织结构一、系统组织结构 《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是依据我国现行行政 区划逐级或隔级使用,系统适用于基础教育的各类学 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需依据组织机构对该软件组织实施具体形式如图 2.1.所示二、系统的数据流程二、系统的数据流程 基础教育统计软件,可同 时处理两套基表数据(即学校基 表,县(乡)基表) 统计的结 果(综表、过录表等)可同时由 两套基表分别生成各级教育主 管部门在软件使用前,需确定自 己所采用的数据流程不同的数 据流程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请 参看图 2.2《全国基础教育统计 系统》数据流程图图中粗体线的流程为标准数据流 程,建议各省采用《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7 页特别提示:特别提示:软件的最初使用者称为第一级用户, 向上依次为第二、三级用户第一级用户必须使用学 校基表(小学基层统计报表、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 职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幼儿园(班)基层统计报表、 特殊教育学校基层统计报表、工读学校基层统计报表) 进行录入、汇总等,只有县级以上用户才可使用县 (乡)基表作为该软件的基表数据。
图:2-2《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8 页三、软件的基本使用流程三、软件的基本使用流程 此软件适用于各级教育主 管部门及各类基础教育学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使用该软件 进行数据采集、汇总、过录、 上报等操作,学校级使用该软 件可以进行数据录入、数据上 报等操作该软件随着您所采 用的不同数据流程,使用方法 略有不同,但基本工作流程大 致相同如图 2-3 所示第三章第三章 软件使用前的准备软件使用前的准备软件安装使用前,需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 基础教育学校进行编码 一、一、主管代码主管代码 单位代码(又称主管代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行 政主管部门的代码;具体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 级、县级、乡镇级您在进行某一级汇总时,必须先 将该级的单位代码及面表相关内容输入到主管代码表 中,然后进行主管代码校验,正确后才可进行后面的 工作 1、单位代码:、单位代码: 单位代码是由 12 位编码组成,其中前 6 位采用国 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2-3 基本使用流程图《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9 页代码》 (GB/T 2260-1999) 第 7、8、9 位为乡镇级代 码,乡镇级代码需由县级统一编码,编号由‘001’至 ‘999’ ,本县范围内乡镇级编码不得有重复,编码完 成后随软件一并下发到乡级。
乡镇级代码的第 10、11、12 位填‘0’ 形如:省 级“610000000000”陕西省地 级“610300000000” 陕西省宝鸡市 县 级“610331001000”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 乡 级“610331001000”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 第一乡“610331002000”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 第二乡 2、单位属性代码:、单位属性代码: 单位属性代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 属性代码;属性代码共 10 位,其中前六位为国家级使 用,后四位省级使用现国家级使用的前三位必须填 写,具体含义为: 第一位:‘1’国家级贫困县‘0’不是国家级贫困县 第二位:‘1’民族自治县‘0’不是民族自治县第三位:‘1’边疆县 ‘0’不是边疆县 省级使用的后四位属性代码可以根据本省情况自 行定义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10 位属性代码现在只对县级有具体含 义,县级必须如实填写;省、地、乡级应填‘0’ 二、学校代码二、学校代码《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10 页1、学校代码、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由 12 位组成,其中前 6 位为由国家质量 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1999) 。
其中: ① 第 1、2 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 政区) ; ②第 3、4 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 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 ; A)01~20,50~70 表示省直辖市; B)21~50 表示地区(自治区、盟) ; ③第 5、6 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 ; A)01~18 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 县级市; B)21~80 表示县(旗) ; C)81~99 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④第 7、8、9 位为乡、镇的编码序列,此编码由 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写编码中不得有重复, 若无乡镇级,第 7、8、9、位添‘000’ ⑤第 10、11、12 位为学校代码,学校代码需由县 级或乡级统一编码,编号由‘001’至‘999’ ,本乡范 围内学校编码不得有重复 形如:学校级“610331001001“陕西省宝鸡市太白 县第一乡第一所学校 “610331001002”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 县第一乡第二所学校“610331002001”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 县第二乡第一所学校 “610331002002”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第二乡第二所《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11 页学校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编码原则:下级必须由上级行政主管 部门进行编码。
跨级代码编写,乡镇级代码填“000” 如:北京西城区大木仓小学 “110102000001” 2、学校性质类别码: 学校性质类别码由教育部统一编码各级在输入 学校代码时,必须按此标准输入其具体含义为: 小小 学:学:‘11’小学‘12’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7’一贯制学校小学部‘18’小学教学点‘19’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 普通中学:普通中学:‘21’完全中学‘22’高级中学‘23’初级中学‘24’一贯制学校‘29’其他学校附设中学班‘31’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完全中学‘32’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高级中学‘33’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34’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一贯制学校 职业中学:职业中学:‘41’职业初高中合设‘42’职业高中‘43’职业初中‘48’普通中学附设职教班‘49’其他单位(学校)举办的职教班‘51’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职业初高中 合设《全国基础教育统计系统》使用说明书第 12 页‘52’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职业高中‘53’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职业初中 幼儿园(班):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