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doc
10页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九上·东港期中) 下列各组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海水、红磷、冰 B . 高锰酸钾、二氧化硫、氮气 C . 清洁的空气、二氧化碳、水 D . 食盐水、冰水混合物、液态氧 2. (2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给液体加热 D . 检查气密性 3. (2分) (2016·封开模拟)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 O2 B . N2 C . H2 D . CO2 4. (2分) 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是( )A . 原子 B . 分子 C . 阴离子 D . 阳离子 5. (2分) (2016九上·南召期中)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间隔变大 D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2017九上·福州期中) 下列能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 )A . 闻气味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 D . 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7. (2分) 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A .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 点燃甲烷前,检验甲烷的纯度 C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眼睛要始终盯着试管口 D . 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氢氧化钠溶液 8. (2分) (2012·柳州)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A .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B . 有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C .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有蓝色火焰,生成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2分) 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 . 可能是一种化合物 B . 一定是一种单质 C . 一定是一种混合物 D .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一种混合物 10. (2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装药品,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 ③④①⑤⑥② B . ②③①⑤⑥② C . ④①③⑤②⑥ D . ④①②⑤⑥② 11. (2分) (2017九上·商水期中) 最近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N4与N2具有相同的性质 C . 它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D . 每个N4分子由2个N2分子构成 12. (2分) (2012·钦州) 用分子观点对下列事实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A25m3气体加压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B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固态和气态的碘单质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在教室里也能闻到室外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A . A B . B C . C D . D 二、 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6分)13. (2分) (2018九上·肇源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锅生锈 B . 木炭研碎 C . 炼铁 D . 煤燃烧 14. (2分) 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称量氯化钠固体 D . 加热固体 15.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末) 建设“美丽中国”深圳在行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环保主题社会教育活动。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 B .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C .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 .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三、 填空题 (共7题;共30分)16. (1分) (2019·广灵模拟) 某非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含有R 40%,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又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试通过计算,推测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17. (6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1) 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________. (填序号).A.可燃性 B.毒性 C.阻燃性(2) 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A . 提供氧气 B . 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局部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提供可燃物 (3)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A.Mg(OH)2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B.Mg(OH)2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C.Mg(OH)2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D.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O2隔绝.18. (4分) 在给物质加热的实验中,盛有药品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___.在加热过程中试管破裂,试分析三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4分) (2018九上·吉林期中)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1) 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 质子数 B . 电子数 C . 第一层电子数 D . 第二层电子数 (2) 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3) 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________20. (2分) (2019九上·邓州期中)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 高锰酸钾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 木炭遇 燃烧时,现象为________ 21. (7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 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选“a”或“b”)通入,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 (4) 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混合制氧气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装置,理由是________. 22. (6分)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 漂白粉是一种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 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猜 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_;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________.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猜想2成立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________.四、 信息分析题 (共1题;共5分)23. (5分) (2017·通州模拟)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一氧化碳③二氧化碳④水、⑤肥皂水、⑥木炭等物质完成下列填空:(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 (2)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 有剧毒性的物质是________; (4)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5) 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_。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6分)13-1、14-1、15-1、三、 填空题 (共7题;共30分)16-1、17-1、17-2、17-3、18-1、19-1、19-2、19-3、20-1、20-2、21-1、21-2、21-3、21-4、22-1、22-2、22-3、22-4、四、 信息分析题 (共1题;共5分)23-1、23-2、23-3、23-4、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