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演奏.docx
6页浅谈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演奏 苟晓旭(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Reference: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 - 1850)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831年,舒曼将创作中的一些钢琴小曲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其文学性的标题,因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钢琴作品形式——“钢琴套曲”舒曼一生共写了十几首钢琴套曲,如:《童年情景》、《克莱斯勒里安娜》、《花纹》、《幻想曲集》、等Keys:舒曼;钢琴曲;蝴蝶J657 :A:1673 -2111(2012)08 -0283 -02《蝴蝶》这首作品中,蝴蝶一词有双关的含义,一指蝴蝶这种昆虫;二指假面舞会中舞者们使用的蝴蝶面具舒曼在创作时吸收了德国小说家让·保尔《妄自尊大的时期》中最后一章《幼虫之舞》的场景通过十二首精致的小品,表现了一场假面舞会的情景全曲在短小的“引子”之后,分别由“化妆舞会”、“巴尔特”、“布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妆”、“匆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组成其中每一段又凝聚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手[来自www.lW]法,展现了狂欢节舞会上音乐内容的多姿多彩及舞会中各个人物所特有的性格特征,也体现出入们丰富的内心活动。
整部作品的音乐素材取自古老的德国民歌,富有浓厚的、典型的德国民歌的曲调特点,旋律十分婉转优美每首小品都运用了舞蹈节奏,充分展现出了狂欢节中假面舞会的华丽热闹和五彩缤纷前奏:引子部分六小节的引子部分以分解主和弦音型为主,旋律流畅,速度中庸引子虽然短小,却将听众的感觉带入了华丽的欧洲宫廷,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舞会弱奏时,手指的触键要非常谨慎,给人一种舞会即将开始的神秘感觉引子开始时,虽然只有几个单音,但弹奏时并不是很容易第一个落音非常重要,后面的音符要一气呵成全曲的第一个音落下之后不要急于接着往下演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想清楚、听清楚这个音之后再往下进行由于开始部分的这一串音符是上行的,所以在弹奏时应该适当的做一个小小的渐强处理第一首:“化妆舞会”此曲的主题以较快的速度柔和而热烈的奏出,经过一段欢悦的中段发展后再回到主题,预示着舞会在温文尔雅的热烈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演奏这段时,大臂放松,手指贴键自由的移动,富有弹性;注意高声部的主题旋律要突出,避免弹奏时重音落在大拇指上;抓住圆舞曲的特点,注意把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节奏特点,使得这段旋律轻快流畅第二首:“巴尔特”巴尔特”是一个梦想家舒曼创作时十分擅长这种描绘性的音乐的创作,童年时的他经常在家庭的聚会上演奏,并让大家猜出描写的是谁。
此曲是一首急速的短曲,第一句双手并行向上的十六分音符的琶音,是全曲中最强烈、最快速的部分描绘出的场面犹如一场决斗,好似每个人都以各种形式尽量表现自己的力量在四小节急速的经过句之后,乐曲转入了“巴尔特”的主题,换成轻盈欢快的附点音符,因而这个梦想家轻巧欢快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在弹奏主题部分时,注意连线的处理,要以“柔”为主;第一个音结束之后,力量平移,传递到下一个弹奏的手指上第三首:“布尔特”这是一个与梦想家对立的,一个追求实际的人这段乐曲有着较强的力度表现,开始部分由低音演奏主题在左右手之间交替出现,如同相互追逐节奏整齐,几乎没有任何节奏变化;音乐表现得庄重沉稳,显示出分度翩翩的绅士形象与上一首的飘渺相比,可谓是实实在在了在弹奏这段的八度时,手腕需要保持平稳,起到支撑作用手臂、手腕、指尖要成为一体,触键要有弹性,但仍旧要保持旋律的流畅性第四首:“假面”这首小品虽然是急板速度,却以弱音来呈示主题;感情色彩浓厚,旋律颇有舒伯特的味道,旋律含蓄温柔,音色柔美正如舞者们迈着轻盈的舞步,跳着迷人的舞蹈结尾弱奏并渐慢速度,让人仍回味在如诗如画的美妙意境中大臂的用力要轻,指尖要和键盘保持密切的接触。
虽然此句要弱奏,但弹奏的声音不能朦胧、模糊,要清晰透彻第五首:“维娜”这是一首抒情的作品,这个主题描绘了维娜的美丽诱人,低音部分奏出的旋律充满了温馨感人的气氛这首作品中节奏、速度、旋律、装饰音变化多端弹奏时要注意腕关节的主动性,万万不能使用压手腕的方法,掌握好横向移动的感觉声音要饱满富有穿透力,左手部分的弹奏跨度较大,应注意手指触键的准确性第六首:“布尔特之舞”此曲进发着力量,力度上的要求与第三首“布尔特”相似整个主题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有着华尔兹一般华丽的旋律在整首乐曲中,速度不断变化到中段部分时,速度有稍稍的渐慢处理,乐曲结束时又回到了开始的速度在弹奏时要有身体的带动,使用大臂、肩膀的力量,再将力量传递在每一个音上,要表现此曲中刚强、坚毅的形象第七首:“交换假面具”第七首中的旋律简单而干净,要表现出此首乐曲的舒缓单纯和情意绵绵,在演奏中速度要较多的采用慢板这样才能使作曲家感情表达得更加细腻这首柔情似水的乐曲如同全曲中的一个间奏部分,使得整部作品的情绪发生了转变在弹奏时,右手的音阶部分要弹得连贯、谨慎重音不要太突出,避免音头的出现还要注意旋律声部的表现,弹奏时不难发现此段的左手部分也是很优美的旋律,所以处理时要更加细致谨慎。
第八首:“招供”作曲家通过描写盛大的众人群舞的场面,把听众的的注意转移到了舞会中心,整首乐曲中出现的强音,让听众们感受到了乐曲中激情和热烈的气氛在弹奏时,若想表现出这种激情澎湃的气氛,要求触键有一定的爆发力,确保每个和弦集中有力在大和弦的快速进行时,要使手臂手腕保持放松状态,每个和弦既要集中有力,又要连贯第九首:“愤怒”这首乐曲是一段急板,旋律起伏不定,到最后才恢复了平静但整段音乐都没有表现出怒火燃烧的感觉,使人心不禁对标题中的“怒火”一词产生了疑惑带着这个疑问,弹奏时要更加注意谱面上的重音标记,要与音乐表现相统一;右手和弦部分要以旋律音为主,左手部分可以强调重音;速度和节奏也要做得更加细致,每一个音符都要交代清楚,有颗粒感;随着整段中音乐的情感表现发生改变,演奏时可将乐曲的强弱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第十首:“卸妆”舞会即将结束时,人们都摘下面具,以显示出各自的真实身份乐曲主题部分就让听众及演奏者感受到了舞会中的生机勃勃而乐曲的力度又由强变弱时,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场景,让大家感受到了面具下面人们的真实与矜持此段旋律中也出现了“布尔特”中的主题,庄重沉稳,十分精致弹奏这段时要注意与上一段结尾的衔接,段与段之间不要有过长时间的停顿。
弹奏时音乐应该展现出音乐渐强渐弱再到减慢速度的变化过程此需要注意的是,这首乐曲中的重音只是相对的,不要弹的太重,保持乐曲的流畅性第十一首:“匆忙”整首乐曲的旋律部分表现出了波兰舞曲特有的多姿多彩的特点,听众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波兰舞曲所具有的华丽、欢快的气氛整首[来自wW]乐曲的速度富有变化,让人们在欢快的舞蹈时也感受到了夜幕的降临,辉煌的舞会也将临近尾声,人们开始慢慢离场乐曲的中间出现右手部分旋律声部的快速跑动,此时,大臂和手腕要将力量横向地带动,使每个音符清晰明朗为使整首乐曲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需严格遵循乐句的走向及谱面上的各种记号要求第十二首:“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本段为整首套曲中的结尾部分,音乐中有展现号角声的嘹亮豪迈,也有优美华丽的主题再现,还有黎明时的钟声描写全曲的最后九小节经过渐慢、减弱、直到消失,钟声音量慢慢渐弱,直至以( ppp)的弱音宣告整场舞会结束,所有的一切归于平静在弹奏时以右手的旋律音为主,尽量不要出现漏音或是和弦音参差不齐的现象,且速度要比第一首“化妆舞会”的主题慢一些作曲家也特意在这里运用了复调的写作手法,弹奏时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将乐句处理的紧凑或放松些结尾处的三个音要弹得轻快而紧凑,使整个音乐有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蝴蝶》这首套曲中的十二首小品,情感丰富,形象各异,时而表现出轻盈温柔,激情澎湃,时而又表现的端庄沉稳,优美华丽不同的标题揭示了不同音乐所要表现的形象舒曼将想象力与音乐创作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听众在欣赏这些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时,心中产生了无限遐想演奏者在学习这首作品时,要结合每首小品所特有的写作特点,积极发挥想象力,利用音色的明暗,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音乐处理手法,更加细致的刻画出作曲家丰富的作品内容和细腻的内心情感Reference:[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2]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单洁,任强,从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看其作品风格[J].黄河之声,(1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