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五虎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福建省福州市私立五虎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174117Ts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D. CO2的电子式为:O::C::O参考答案:C【详解】A.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是质量数,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291117Ts,故A错误;B. 氯的核电荷数为17,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B错误;C.氧是中心原子, 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故C正确;D.氧最外层是6个电子, CO2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2.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略3. 通过实验可验证蔗糖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实验包括下列操作: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加入少量蔗糖和水制成溶液 ②水浴加热 ③加入NaOH溶液中和酸并至溶液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备的Cu(OH)2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分析实验操作步骤中的先后顺序,蔗糖水解后显酸性,而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以此进行解答.解答:解:蔗糖水解的实验的步骤为: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由于水解完毕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所以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正确顺序为:①⑤②③④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制Cu(OH)2悬浊液试剂与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的条件,注意该操作的前后顺序,题目较简单.4.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B比A反应激烈.将A与D用导线相连后浸入盐酸溶液中,发现A逐渐溶解,D上有气泡生成.将铜浸入D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而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根据上面的描述,A、B、C、D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D>C C.C>D>A>B D.B>A>C>D参考答案:B略5.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NO2、N2O4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两种气体N原子为1:2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D略6. 已知A、B、C、D、E几种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A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其中C可能是: A.NH3 B.NO C.SO2 D.H2SO3参考答案:BC略7.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略8. 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C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COCO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参考答案:D【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B、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C、二氧化氮与光化学烟雾有关;D、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解答】解:A、化石燃料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故A错误;B、工厂废气的排放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故B错误;C、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故C错误;D、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故D正确.故选D.9.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3635反应后质量/g待测490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X的质量为8gC.物质Y与物质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6:9 D.物质Z一定是化合物,物质Y可能是单质参考答案:AD10. 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10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配成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 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8.8g参考答案:DA、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不止三种,A项错误;B、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烘干,容量瓶中有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项错误;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加入水的体积偏小,浓度增大,C项错误;D、配制480 mL的溶液要选用500 mL容量瓶,需要NaClO的质量:500 mL×1.19g/cm-3×25%=148.75≈148.8 g,D项正确;答案选D。
11. 常温下,将盛有10mL NO2和10mLN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中,并向其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尚余2mL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 A.7.5 mL B.8.5 mL C.10 mL D.12 mL参考答案:BD略12.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www.k@s@5@ 高#考#资#源#网A.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5QD.1mol氨水和1mol醋酸发生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的数值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B. 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 + OH-═ H2OC.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 +2H+ ═ Ca2+ + CO2↑ + H2OD.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O2 + OH-═ HCO3-参考答案:B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掌握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14.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氢化物的酸性比WX2的水化物的强,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W的强B. 离子半径大小:Z>Y>XC. 工业上用MnO2和Z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Z的单质D. 能形成WX2这种共价化合物参考答案:D【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可能为碳或硫,根据其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其为碳元素;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Z为氯元素详解】A. 氯的氢化物的酸性比二氧化碳的水化物的强,但是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的强,应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进行比较,即用高氯酸和碳酸的酸性比较,选项A错误;B. 钠离子和氧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氧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故离子半径Z>X>Y,选项B错误;C.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氯气,选项C错误;D. 能形成WX2,即CO2,CO2属于共价化合物,选项D正确。
答案选D15. 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已知: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122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苯甲酸乙酯150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乙醇46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环己烷84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 mL 95%的乙醇(过量),20 mL环己烷以及4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 mL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 mL B.5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