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篇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384731467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7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授课教案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班主任: 科目: 化学 上课时间:2013 年 月 日 时— 时授课内容授课标题第三章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重点难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学生知识弱点以及针对性教学学生情况分析针对性教学 负责人批阅意见: 学科主任批阅意见:授课学案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班主任: 科目: 化学 上课时间:2013 年 月 日 时— 时跟踪上次授课情况上次授课回顾○ 完全掌握 ○ 基本掌握 ○ 部分掌握 ○ 没有掌握作业完成情况○ 全部完成 ○ 基本完成 ○ 部分完成 ○ 没有完成本次授课内容授课标题第三章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重点难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授课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取少量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逐渐消失,蘸一点尝尝,你会觉得“水变咸了”;取少量白糖加到一杯水中,白糖会逐渐消失,再蘸一点尝尝,你会觉得“水变甜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一.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加入水中为什么消失?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  物质可以再分;2.  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二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结论: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1.50mL水+50mL水     2.50mL酒精+50mL酒精     3.50mL水+50mL酒精结果:    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

      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随堂练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         ,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         ,所以         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          物质不易被压缩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 “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          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          (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         变化和         变化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           (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          (发生、没有发生)变化7.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      (变色、不变色)水        使无色酚酞变色在试管里盛少量的浓氨水,小心闻氨水的气味再在盛有氨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浓氨水                气味 无色酚酞               浓氨水易                浓氨水        使无色酚酞变色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加入3mL—5mL的浓氨水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B两烧杯罩在一起A烧杯中的溶液     (变色、不变色)B烧杯中的溶液     (变色、不变色)   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这是因为          。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100mL,  由此可说明                                                                      ;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                                                   ;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                                                  ,  这是由于                                                    ;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    放在试管里  (1)用       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对此,你的评价是:                                                                                                                                                                                                                                                             。

      13.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学生签字:一般、不满意,选此两项需要写相关说明非常满意、满意,选择此两项不要求写说明负责人批阅意见:学科主任批阅意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