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内部审计讲义11.ppt
30页山财培训网 主讲人:孟宪胜主讲人:孟宪胜企业内部审计第11讲 分析性复核 与审计抽样一、什么是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断,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成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一、什么是分析性复核•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有助于以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有助于以下下目标目标的实现:的实现:• 1.确认经营活动的完成程度;确认经营活动的完成程度;• 2.发现意外差异;发现意外差异;• 3.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 4.潜在的不合法和不合规的行为潜在的不合法和不合规的行为• 分析性复核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主要为 分析性复核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主要为间间接证据接证据,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依赖分析性,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依赖分析性复核结果得出审计结论。
复核结果得出审计结论一、什么是分析性复核•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能够获取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能够获取与以下事项相关的证据:与以下事项相关的证据:•1.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2.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3.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中可能的差异和漏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中可能的差异和漏洞的严重程度;洞的严重程度;•4.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5.方案、预算的完成情况;等方案、预算的完成情况;等一、什么是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所分析的信息主要包括以 分析性复核所分析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下几种形式: 1.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2.实物量信息与货币量信息;实物量信息与货币量信息; 3.电子数据信息与非电子数据信息;电子数据信息与非电子数据信息; 4.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 执行分析性复核时,应考虑信息之间 执行分析性复核时,应考虑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以免得出不恰当的结论的关联性,以免得出不恰当的结论一、什么是分析性复核 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考虑以下因素以确定对分析性复核结果考虑以下因素以确定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的依赖程度: 1.分析性复核的目标;分析性复核的目标;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已收集信息资料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已收集信息资料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 4.以往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以往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 5.以往审计中发现的差异与漏洞。
以往审计中发现的差异与漏洞二、分析性复核的执行 分析性复核的根本内容包括: 分析性复核的根本内容包括: 1.将当期信息与历史信息相比较并分将当期信息与历史信息相比较并分析其波动情况及开展趋势;析其波动情况及开展趋势; 2.将当期信息与预测、方案或预算信将当期信息与预测、方案或预算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3.将当期信息与内部审计人员预期信将当期信息与内部审计人员预期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二、分析性复核的执行 4.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组织其他部门类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组织其他部门类似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似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5.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行业相关信息相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行业相关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6.对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间的关系、对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间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7.对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的关系、比对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率的计算与分析二、分析性复核的执行 执行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主要包括: 执行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主要包括: 1.简易比较法; 简易比较法;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3.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5.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 6.其他技术方法。
其他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上方法二、分析性复核的执行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执行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以了解被审计事项的根本情况,性复核,以了解被审计事项的根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帮助编制审计方案和审计确定审计重点,帮助编制审计方案和审计方案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分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分 析性复核,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析性复核,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获取审计证据试,以获取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完成阶段执行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完成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验证其它审计程序所得结论的合性复核,验证其它审计程序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以保证审计质量理性,以保证审计质量三、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利用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以下影响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以下影响分析性复核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性复核效率和效果的因素: 1.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 2.内部控制的适当、合法和有效性;内部控制的适当、合法和有效性; 3.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4.分析性复核执行人员的素质。
分析性复核执行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分析性复核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分析性复核的结果,在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根底上得的结果,在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根底上得出审计结论出审计结论三、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利用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发现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发现意外意外差异差异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和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价:评价: 1.询问管理层获取其解释和答复;询问管理层获取其解释和答复; 2.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认管理层解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认管理层解释和答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释和答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3.如果管理层没有作出恰当的解释,应如果管理层没有作出恰当的解释,应扩大审计测试,执行其它审计程序,作进扩大审计测试,执行其它审计程序,作进一步的审查,以便得出结论一步的审查,以便得出结论四、什么是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
程 确定抽样总体、选择抽样方法时应当确定抽样总体、选择抽样方法时应当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与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工程的具体情况审计工程的具体情况四、什么是审计抽样 抽样总体确实定应当遵循相关性、抽样总体确实定应当遵循相关性、完整性和经济性原那么完整性和经济性原那么 1.相关性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相关性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关; 2.完整性是指抽样总体的内容能全面完整性是指抽样总体的内容能全面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3.经济性是指抽样总体确实定应符合经济性是指抽样总体确实定应符合本钱效益原那么本钱效益原那么四、什么是审计抽样 在审计抽样过程中, 在审计抽样过程中,可以采用统计可以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法,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抽取的抽取的样本应有代表性样本应有代表性,具有与审,具有与审计总体相似的特征计总体相似的特征四、什么是审计抽样 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时,应当 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时,应当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风险以及审计过程中的以及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检查风险进行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因抽样引起的抽样评估,并充分考虑因抽样引起的抽样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
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 抽样结果的评价应当从 抽样结果的评价应当从定量和定性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并以此为依据合理推两个方面进行,并以此为依据合理推断审计总体特征断审计总体特征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审计抽样的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审计目标及审计对象的特征制根据审计目标及审计对象的特征制定审计抽样方案;定审计抽样方案; 2.选取样本;选取样本; 3.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 4.评价样本;评价样本; 5.根据样本评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根据样本评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6.形成结论形成结论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依据审计目标制定 内部审计人员应依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抽样方案,抽样方案主要包括:审计抽样方案,抽样方案主要包括: 1.审计总体,是指审计对象的各个具审计总体,是指审计对象的各个具体单位组成的整体;体单位组成的整体; 2.抽样单位,是指构成审计总体的单抽样单位,是指构成审计总体的单位工程;位工程; 3.样本,是指在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样本,是指在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局部单位组成的整体;体中抽取的局部单位组成的整体;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4.误差,是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误差,是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差异或缺陷;中存在的差异或缺陷; 5.可容忍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可容忍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所愿意接受差异或缺陷的最大程度;所愿意接受差异或缺陷的最大程度; 6.预计总体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预计总体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预先估计的审计总体中差异或缺陷发预先估计的审计总体中差异或缺陷发生的概率;生的概率;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7.可靠程度,是指预计抽样结果能够可靠程度,是指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总体质量特征的概率;代表审计总体质量特征的概率; 8.抽样风险,指内部审计人员依据抽抽样风险,指内部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特征不相符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合的可能性; 9.样本量,指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样本量,指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总体作出审计结论所确定的抽样审计总体作出审计结论所确定的抽样单位的数量;单位的数量;等等。
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重要性标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重要性标准合理确定预计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准合理确定预计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差和可靠程度的水平差和可靠程度的水平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目标要求人员应根据审计目标要求及审计对象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审计抽及审计对象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分为样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两种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1.统计抽样是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根统计抽样是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根底,按照随机原那么从总体中选取样底,按照随机原那么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的审计抽样方法 主要包括发现抽样、连续抽样等属性主要包括发现抽样、连续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以及单位均值抽样、差异抽样方法,以及单位均值抽样、差异估计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等变量抽样估计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五、抽样程序和方法2.非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非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经验专业判断和经验进行抽样和推断总进行抽样和推断总体的方法。
体的方法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推断总体的互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推断总体的精确度和可靠程度精确度和可靠程度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以下因素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样本量确定样本量 1.审计总体审计总体的量越大,所需要的审计总体审计总体的量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大;样本量越大; 2.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增大,样本量减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增大,样本量减少;少; 3.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增大,样本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增大,样本量增大;量增大; 4.抽样风险抽样风险越小,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抽样风险越小,样本量越大; 5.可靠程度可靠程度增大,样本量增大可靠程度可靠程度增大,样本量增大五、抽样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选取选取样本样本:: 1.随机数表选样法;随机数表选样法;2.系统选样法;系统选样法; 3.分层选样法; 分层选样法; 4.整群选样法;整群选样法; 5.任意选样法任意选样法 样本选取之后,内部审计人员 样本选取之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按应当按照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照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六、抽样结果的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预先确定的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存在误差的样,确定存在误差的样本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抽样风险和非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进行评估,以防止对审计总抽样风险进行评估,以防止对审计总体作出不恰当的结论体作出不恰当的结论六、抽样结果的评价 抽样风险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 抽样风险是由于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从而导致不恰当结论所带来的风体特征,从而导致不恰当结论所带来的风险抽样风险包括以下几类:险抽样风险包括以下几类: 1.错误接受风险,是指样本说明审计工错误接受风险,是指样本说明审计工程不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却存程不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却存在着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在着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 2.错误拒绝风险,是指样本说明审计工错误拒绝风险,是指样本说明审计工程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程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六、抽样结果的评价 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它因 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包括以下原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包括以下原因: 1.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不恰当;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不恰当; 2.抽样过程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执行;抽样过程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执行; 3.样本审查结果解释错误。
样本审查结果解释错误六、抽样结果的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总体误差当的方法,推断审计总体误差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抽样结果的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抽样结果的评价,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某一审计总体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某一审计总体特征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特征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差,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人员在上述评价的根底上还应 内部审计人员在上述评价的根底上还应考虑误差性质、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考虑误差性质、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对其他审计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差对其他审计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山财培训网 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