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审美教育浸润语文课堂.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4574565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8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审美教育浸润语文课堂    何睿Summary: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人.所以,在教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进程中,美育显示了愈加重要的作用语文是集思想性、工具性、艺术性、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有着它的特殊性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就应“因殊利导”,采取不同的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上将其分为两种形式:外表美和内涵美Key:审美教育;因势利导;外表美;内涵美马克思曾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以美育人,育人以美,育美的人”是美育的通俗解释仔细思之,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人,所以,在教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进程中,美育显示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聽说,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是集思想性、工具性、艺术性、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足见,语文学科有着它的特殊性,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就应“因殊利导”,采取不同的方式故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就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上将其分为两种形式:外表美和内涵美。

      一、外表美:所谓外表美,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客观条件,即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主要方面一)、教师——美的形象大使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审美示范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犹为明显著名教育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学生的这种“好模仿”、“向师性”决定了教师是他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榜样这样,我们教师自然就应成为美的形象使者作为新世纪的小语教师,就必须要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样才能为孩子们起好导向作用1、教态美,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整洁、美观的衣着,大方、得体的动作,从容、亲切的神态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形象能给学生一种外观美的享受2、语言美,指教师在精心设计教法的前提下,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敏捷、严密而机智的思维能力;声情并茂、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简洁、明了具有幽默感的语言表述3、板书美,它不仅是字迹工整,线条明晰,还必须是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美观大方,具有逻辑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课文内容美、主体美的再现事实告诉我们,教师以落落大方的教态,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美观而富于启发的板书,就会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的审美观也在潜移默化中注入学生的心灵,达到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的目的。

      二)、教材——美育的摇钱树我们来查阅一下小语教材,不难发现:小语教材,特别是中高段教材,有很多的课文都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之手,仅六年制11——12册的课文,就有鲁迅、老舍、安徒生、李白、巴金等名作家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意美、而且文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些作家的带领下,进入一个又一个美的世界《桂林山水》就是一篇颇具代表性的审美佳作它以优美的语言,活泼的笔调,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课文开篇引用清代诗人金武祥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接着分写了桂林的山和水,都采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读来琅琅上口,品来无限美味(包括色彩美、静态美、意境美等)其实,只要我们细心挖掘,潜心钻研,就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育素材当然,我们教师不能借教材教给学生1+1=2的本领,而应将他们带入1+1 >2的境界三)课堂——美育的小摇篮古希腊哲学家说,和谐就是美和谐,是指事物各因素相互联系,形成最佳匹配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阵地,它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摇篮只有使课堂形成一个和谐的结构,学生才能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一个和谐的课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科学美,即教学目标要全面、准确、简洁。

      这样的教学目标表现在明确、集中、指向性强,富于层次性和立体感2、教学内容的逻辑美,实际上就是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与学生和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它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在美感体验中,使心灵得到净化3、教学结构的合理化,即指一节课中导入、授新、练习、总结等各个环节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性美的享受,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各种知识4、教学方法的新颖美,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又体现为“寻美、赏美、创美”的发展策略5、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即各种教具的结合美,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它们的作用6、教学氛围的情感美,即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热爱、尊重、愉快、平等、合作的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营造一种审美化的课堂场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二、内涵美:所谓内涵美,是在小语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主观条件,即人的本质力量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找果子、摘果子”,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高深的境界,那就是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教是为了不教”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既揭示了美是为人所专有,即是“人的”,又揭示了美是可感知的,即它是“对象化了”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小学生会说《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美吗?当然不会然而我们从人的品格、行为等方面分析,便会得出,它实际上也是美的化身我们也并不敢保证,我们教师认为美的东西,小学生也认为它美所以美(不管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或是艺术美),之所以感染人,还在于它形象的呈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它使人在接受感染和震撼之际,又能观照自身所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满足,得到鼓舞,得到启示,并能用美的规律塑造对象,制造自身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在传授知识的课堂上,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给予我们的学生以人的地位,适应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内在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理想、人的意志等并且观照到自身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自身的理想、自身的意志等,也就一定是美总之,在小语教学中,要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落到实处,就应将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结合起来思考、研究如果只重外在表现,那就是形式上的美育;相反,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将二者结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之美,美育才可蕴育出希望之花Reference:[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武汉[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J].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3]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4]王长恩.论艺术教育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艺术百家,2011(z1).[5]蒋洁.论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1 (8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