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常识整理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6373088
  • 上传时间:2025-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常识整理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一文化常识导整理 课内文化常识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1.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拓展:(1)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侯 hóu: 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②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第三单元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青青子衿: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越陌度阡:意思: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谥号魏武帝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年号纪年法 3、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2、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第六单元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师说》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百工:各种工匠 3、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5、传:(1)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2)人物传记 6、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古代诗词诵读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拓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9.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登泰山记》 ①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 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是古代帝王告祭的神山 ②阴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如衡阳市,就处于衡山之南;江阴市,处于长江之南 ③知府: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④晦:农历每个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⑤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⑥【显庆】 唐高宗的年号(656-661)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由西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谥号】古代皇宫贵族、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有褒有贬的称号叫谥号 ⑦【五鼓】 五更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点)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十二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天色 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纪时 23— 1点 1— 3点 3— 5点 5— 7点 7— 9点 9— 11点 11— 13点 13— 15点 15— 17点 17— 19点 19— 21点 21— 23点 ⑧知府朱孝纯子颍:孝纯是名,子颍是字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⑨桐城姚鼐:桐城是地名 ⑩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属于年号纪年法 壬戌之秋:“壬戌"属于 干支纪年法 拓展:【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淮左名都)》:“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再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11)是月丁未、戊申晦:“丁未”“戊申"属于 干支纪日法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拓展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

      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