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在聋生课堂作文教学的运用.doc
4页多媒体,在聋生课堂作文教学的运用广东省惠州市特殊学校 张锦芳【摘要】聋生的生活天地狭窄,见识少,加上先天缺陷,对语言学习的障碍的影响,作文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让多媒体与作文教学“亲密拥抱”,实现有效整合,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为聋生作文教学开启一扇方便之门,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又可以创设逼真的场景和提供更多的素材,为聋生开阔视野,激发聋生的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聋生作文的能力关键词】 多媒体 聋生 作文教学 【前言】学生怕作文,聋生更怕作文对于正常学生来说是难题的习作,聋生更是难上加难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情景创设,极大活跃了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让聋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又可以改变聋校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低下”等现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写作不怵、不怕,喜欢写,自觉愿意地写,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那么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我在聋生课堂作文教学中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将信息技术引入聋生课堂作文教学,通过多媒体给聋生提供大量的逼真的生活场景,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唤起聋生作文的热情,改变过去聋生把作文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更重要的是为聋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如《家乡的美景》习作教学,上课时,首先播放了一段我事先去实地拍摄好的图片音像资料:有美丽的村庄,有神奇的霞光,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平静如镜的湖泊,有潺潺的溪流,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田野……这些图片资料不但真实地把家乡的各种美景“尽收”聋生的眼底,更唤起了聋生想把看到的告之于众的欲望和无穷的想像力,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当他们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我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学生一改往日“搔头皱眉”、“挤牙膏”的写作状态,从“奴隶”到“将军”,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可见,巧妙地使用媒体,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欲望二、呈现素材,信手拈来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巧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
习作课上聋生最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生编乱造聋生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哪有那么多的素材进行习作?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聋生的“生活空白”课堂上我搜集新闻内容、人物专访、电影故事、社会百态、图片漫画、音乐等等,作为习作的内容,加大了信息接收量,强化习作材料的感知,增加学生的习作素材例如:在写救灾献爱心的人物,学生总觉得身边的同学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笔者上网搜索到的新闻信息: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把讨到的钱捐给地震灾区、一个单手的残疾人骑着一架破单车来到捐赠点捐款……写“令我感动的人”,有同学自行查找到“背爸爸上学的大学生感人事迹”“救助小悦悦的好心婆婆”…… 利用多媒体,给聋生呈现各种素材,聋生关注的视觉扩大了,作文材料丰富了,作文时选材就能“信手拈来”,写起来就不怕了三、读写结合,快乐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广泛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自从多媒体作文进入课堂,作文课堂也随之“丰盛”起来利用文本,进行“读写结合”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但苦于聋生阅读量少,我们平时教学“读写分家”、“重积累,不重倾吐”,聋生在学习文本后也不知怎样作文,教师也不知从何指导。
利用多媒体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聋生作文时,不但可以针对文本做详细解读,细致指导,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各个不同优秀习作版本,让聋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中,为聋生寻找写作材料,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 ……以及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写作等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要求学生按老舍先生的写作方法,写一些我们本地春节的情况聋生虽然过了许多个春节,但要让他们写,却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我们过春节片段和资料,聋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提笔写了起来因此,每次作文课,我先出示资料阅读,在点化之后,再出示几篇佳作,给聋生提供借鉴,造成立体感,唤醒写作欲多媒体作文教学满足了聋生的求知欲望,不但开阔了聋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也给聋生提供了许多好“蓝本”,聋生习作不再困难,原意写,乐于表达,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四、写评同步,体验真味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仍以这种标尺要求教师,而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也依然没有跳出这种发臼。
遗憾的是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只有学生学会修改,习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达到一生受用把评改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聋校语文教师多年的习作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如今,教室安装上电教平台后,语文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的帮助下指导聋生修改文章为了提高聋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激趣修改:会改文章的人,才是写作的真正高手你是高手吗?下面就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谁是语言啄木鸟”……让同学们主动参与修改,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用红笔直接在原稿上修改;改完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修改,并“说明”其道理;逐句修改好后,全班齐“读”改好后的作文聋生亲历修改习作所获得的知识远胜传统的修改模式,“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毕竟是两重天般的感受,因此,利用电教平台批改习作,既能帮教师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又让聋生学到修改的知识,从中体会到“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学会自觉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结语】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让多媒体与作文教学“亲密拥抱”,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聋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聋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实现聋校的高效作文课堂。
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1-122、《小学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3.43、《广东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ht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