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新版.docx
27页第一单元 周围的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中"5.2 地球上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第三项"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相对应作为《身边的植物》单元的开篇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和自然界的热爱与兴趣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首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帮助他们开始探索身边的植物世界,并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初步认识其次,在探索环节,学生将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植物,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还能描述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此外,通过观察校园的图片,学生将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植物的基本理解在研讨环节,学生将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并引导他们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最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了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基本的种植方法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植物观察活动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籍、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基础和零散的从能力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尚未能够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
因此,种植活动是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的初步尝试,记录时更适合采用绘图的方式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一些植物[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态度责任]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材料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小组]大麦、大蒜等种子,校园图片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我们周围的植物1.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植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点,并尝试描述,如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高,有的矮[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从回忆中提炼出更多关于植物的信息,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分享的习惯二、探索:我们知道的植物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植物,认识到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页的植物图片,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认识哪些植物?”学生会说出一些植物的名称,个别说不出名称的,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型盆栽或相关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更好地认识植物。
2.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圈出植物,重点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找出植物认识到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知道的植物——熟悉环境(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知道花时植物,草是植物,大树也是植物,植物具有多样性,初步形成植物的概念三、研讨:1.提问:“我们圈出来了几种植物 ?”2.我们认识校园图片中的植物吗?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圈出的植物”的数量学生交流时只需要将图片中几种明显的植物圈出来即可,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教师可以出示更多的校园场景图,鼓励学生找一找校园中常见的植物并描述一些基本特征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很难说出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名称,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中进行指认,教师告诉学生名称允许学生有多样的表达方式,如植物高矮、树叶颜色、花朵颜色等描述植物[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及观察和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四、拓展:种植一棵植物1.教师利用图片介绍农民插秧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种植体验活动用微视频呈现不同的种植方式在了解了种植方法后,教师鼓励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将种植植物的步骤画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台呈现部分学生的绘图,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进一步完善种植方法,为后续的种植活动做好准备。
如:种植前需要先选种;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设计意图]通过种一种,画一画,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科学习惯教学后记】2.观察植物【教材分析】本课为单元第2课,对应课标学习内容“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的第三点“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植物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加深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植物有哪些特点,并帮助学生逐改步建立起不同植物有不同外部特征的认识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聚焦版块,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人一样都在生长,同时聚焦植物有什么特点?探索版块,设计了两个任务,观察一株植物和观察更多的植物在第一个观察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来观察一株植物,可以用眼看、手摸、鼻闻等科学方法来观察,并对植物外形特点进行口头描述在第二个观察活动中,出示更多的植物,以蒙眼猜植物的游戏引导学生不用眼睛看,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的方式来观察植物,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植物特征,学会比较植物的异同点。
两个活动是递进的,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植物是种在土地里、不会移动、颜色大多是绿色的、有高有矮、会开花、会结果等研讨版块,总结本节课所使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描述植物特点通过询问学生自己家里种的植物怎么样了,让学生持续关注自己种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拓展版块,让学生通过观察特殊植物一-仙人掌,发现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了解植物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更多植物的特点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植物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本课以观察、描述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渗透科学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指导学生对植物特点进行描述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课堂上需要创设一些符合学情的情境或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渗透小组合作的意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具有很多特点,能识别植物之间的异同[科学思维]通过对植物特点的比较、分析,能概括出植物的特点,尝试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探究实践]在观察植物外部形态过程中,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株植物的形态特点[难点]学生能描述观察到的植物外形特点材料准备】[教师]绿萝(水培)、菊花(土培)、石竹、薄荷等常见植物盆栽多媒体课件[小组]自己种的植物教学过程】一、聚焦:说一说植物与我的关系1.学生从校园情境图中发现植物和人一样在生长,教师可以追问学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围绕高矮、颜色、生长环境、会不会移动等讨论[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植物和人一样都会生长,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关注到植物的变化二、探索:观察植物并描述特点1.活动一:观察一株植物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一株植物,询问“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引导学生观察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先远看整体,再近看局部学生近距离观察时,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等,在语言表达上,给学生搭建表达支架,比如:我用眼睛看,看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我用手摸,摸到植物的叶子是软软的在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会株水培绿萝,通过邀请学生做小小观察员,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在学生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让观察活动更充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绿萝可以用薄荷或其他当季常见植物代替。
2.活动二:观察更多的植物建议给每个小组再准备一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薄荷、吊兰、月季、菊花、石竹等,小组间可以观察不同的植物在观察活动结束后,可以开展“蒙眼猜植物”“你说植物特点我来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描述植物特点,在互动交流中认识更多植物的特点如果第一个植物观察提供的是水培植物,建议第二个观察活动给小组准备土培植物,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培育方式,给小组提供的植物不宜太多,会造成学生在一株上观察停留时间少,造成观察不细致、不充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一株植物中了解观察的方法并延申到观察更多的植物,对自己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更多植物的相同与不同,知道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生活在土壤中,也有水培植物,识别植物中的异同三、研讨: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植物1.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描述植物 ?”预设学生会回答: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进行观察和描述2.提问“我们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预设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植物长高了,叶片变多了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种植的植物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及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梳理自己本节课的所得,培养证据意识,同时将课堂所学学以致用,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更有针对性。
四、拓展:找一找植物的特别之处1.借助仙人掌的照片或实物观察,引导学生发下它的叶很小,已经变成了叶刺2.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芭蕉的叶、荷花的叶、含羞草的叶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植物有什么显著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有显著特点的植物,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寻找更多独特的植物教学后记】3.植物长在哪里【教材分析】本课为单元第3课,对应课标学习内容“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的第三点“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以及“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的第一点“说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从本课开始,学生将改变观察的视角,从观察植物过渡到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在这节课中,学生聚焦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植物,探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聚焦版块引导学生交流种植经验,关注植物种在哪里探索版块设计了三个分层活动活动一通过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建立“植物生长需要生壤”的认识活动二通过土地的剖面特写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扎根在土壤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活动三让学生了解到植物还可以生长在水中研讨版块,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环境的共同特点,并能比较说出土壤中植物与水中植物的不同点。
这一部分可以结合教学中的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总结阶段稍作整理拓展版块通过“在土壤和纸巾上种绿豆”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态,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用科学方法观察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点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一些常见环境中的典型植物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比较法观察不同环境下的植物,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环境,认识到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特征不同[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分析植物的不同之处[探究实践]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环境[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持续保持探究植物的兴趣,形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认识到植物的生存需要环境[难点]对比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认识到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特征不同材料准备】[教师]视频资料、常见植物盆栽、不同植料种植的绿豆、多媒体课件学生:种植经验分享(照片、观察日记等)、绿豆、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