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涵盖当今各个热点新闻.doc
63页201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小产权房乱象日前,有媒体在北京、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采访时发现,尽管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多次放话将清理整顿小产权房,但仍有很多小产权房项目打着“私人家庭农场”、“养老公寓”、“旅游地产”的名义,通过“以租代售”、“荣誉村民”等方式换装入市这些违规销售的小产权房,价格一般只有商品房的一半甚至更低,因而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建造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不仅与国家现行法律和土地政策相悖,使得大量农村耕地被侵占,也让众多购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不少小产权房都面临被拆迁的命运,由此引发的纠纷和冲突更是频现报端小产权房乱象既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难题,要想妥善解决,关键在于相关职能部门拿出行之有效的清理整顿方案小产权房乱象屡禁不止,与“只打雷不下雨”的表现有一定的关系早在 2007 年 12 月,国务院常务办公会就已经明确要求,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2008 年,国土部门下发通知,明确指出不得为小产权房办理任何形式的产权证明;2009 年,国土部再次下发《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再次要求地方政府坚决叫停各类小产权房……几乎每隔几个月,我们都能听到类似的“隔空喊话”,但很少见到清理整顿小产权房的实质性行动。
监管失之于软,让购买小产权房的普遍持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也让开发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毕竟,即便小产权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对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很大影响,但它毕竟能让购房者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对开发商来说,无需缴纳高昂的土地出让金、也不用缴纳相关税费的小产权房项目,利润率甚至比一些商品房项目还高,只要和地方政府打通关节,从村民那里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投资小产权房的回报率将非常可观乍一看,将集体土地用于建设小产权房,似乎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但稍作理性分析就能知道,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小产权房,对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的隐性危害非常深远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表面上的“多赢”错觉,让地方政府和购房者对整顿行动的排斥心理与日俱增,这使得整顿小产权房乱象的阻力越来越大这种阻力反过来又增加了相关部门整顿小产权房的顾虑,客观上鼓励了更多的开发商瞄上小产权房,一边三令五申要清理整顿、另一边却供需两旺的吊诡格局正因此形成《中国建设报》此前曾援引数据称,国土部门的摸底统计表明,截至 2007 年上半年,中国小产权房面积已达 66 亿平方米。
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具体利益,也涉及到非常微妙的利益纠葛,清理整顿工作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爆危机然而,在房价节节高升的大背景下,小产权房的价格优势将越来越明显,这将给本来就已经千头万绪的小产权房乱象增加新的变量涉及复杂的利益权衡,决策时保持谨慎是必然的,但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有效的清理方案,小产权房问题必将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上个月,国土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今年将开始试点治理小产权房,为下一步大规模的清理做准备,舆论解读为“大规模清理或拉开序幕”但愿这一次能够动真格,不仅有“雷声”,还有“雨点”20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公消费【【背景链接背景链接】】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与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消费合称“三公消费”,其中的公款出国(境)旅游、超标购置公车与公车私用、公款大吃大喝等行为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舆论诟病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 年 3 月以来,媒体从业者廖红波为申请“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起诉多个镇政府,但至今仅有 3 个镇政府较为完整地提供了相关信息廖红波称,有官员拒绝公开三公经费,称他在给政府找麻烦,“如果老百姓都来问东问西,政府啥事儿都干不成了”。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一是基层群众不懂得行使监督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宠坏”了相关政府不愿意接受 “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并理直气壮的声称是“给政府找麻烦”;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关于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客观上为“三公经费”的不公开制造了大环境;三是乡镇等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包括“三公经费”的资金使用管理和记录不科学、不规范,超支太多,不敢公开;四是问责力度不到位正是因为三公经费不公开少有问责,公开了是自找麻烦,当事官员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致使三公经费的公开一拖再拖对策措施对策措施】】基层政府“三公经费”公开需要来自公众监督的压力,需要完善后续跟进制度同时当然要重视行政机构内部由上而下的压力和上级部门的示范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反应一是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要树立“纳税人”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就是一定要清楚,国家和政府的运转是靠纳税人的钱来维系的,税收是国家财政之基我们经常说“百姓是衣食父母”,就是这个道理既然纳税人出了钱,当然就有权利知晓这些钱是如何消费的有了“纳税人”意识,官员们就应该摒弃“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勇于放弃“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应该是“三公消费”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促成像廖红波这样的权力斗士越来越多,通过他们的努力实践,带动起更多的基层群众产生监督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意识,提高他们监督能力,以社会监督倒逼政府部门及早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三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执行,让那些不公开“三公经费”的政府的违法成本大幅度提升,使他们产生“我要公开”的主动意识和主动作为四是地方政府的持久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必须扫清财务管理不规范障碍,脚踏实地、真心实意、一以贯之的抓好“三公经费”公开的落实工作唯有政府的有力贯彻,才能使其他各方的努力变成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的有力推手,真正促进“三公经费”的合理化、最小化五是要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政支出的“总闸门”把好预算这道关,就等于控制了财政支出 的“水龙头”加强预算管理,把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或者说杜绝“三公经费”的不合理消费,将政府的所有消费均置于“阳光照射”之下另外,要强调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非经严格的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预算六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督促基层政府如实申报的制度,保证公开结果的真实性对未作申报、故意作不准确申报、其他罪状三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积极的监督监察制度。
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出击,对廉政风险高的岗位进行重点排查,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追查问题201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审丑疲劳”媒体日前报道称,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刘炜和副部长邱勇被举报“存在严重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贵州大学回应称,相关的调查工作要等到学校开学之后才能全面展开,调查结果预计也要 10 天左右才能出来恕我直言,这篇报道之所以能引起大家关注,与其标题“贵大体育教学部两负责人同陷‘抄袭门’”很有关系假如不是具体到“两负责人同陷”,而只是两个普通教师,或者单是一个“负责人”,这件事就可能归入一般的学术抄袭事件而一般的学术抄袭事件,已经越来越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搜索一下关键词“学术抄袭”,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近 300 万个词条环顾近年来媒体关于抄袭事件的海量报道,我们甚至会感到审丑的疲劳和批评的词穷中国科协此前发布的一份“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过半数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有相当比例的调查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一位学者的态度很有代表性,他在评价某地教师抄袭事件时,摇头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事情太多了,见怪不怪了,这恰恰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对学术抄袭这类操行失范的现象感到习以为常,这种“审丑疲劳”比学术抄袭本身更加可怕,它所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 100 次抄袭事件的总和理想的学术生态应该是这样的:所有学者都潜心于自己的研究,一旦出现抄袭现象,就无可避免地招致群起指责,最终付出相当的代价在一些国家,抄袭是绝不会被容忍的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和匈牙利前总统施米特·帕尔都因“抄袭门”而辞职而在中国,这样的事情不可想象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的那两位教师即便被认定论文抄袭属实,大概也不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这也许正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在很多时候,学术抄袭不仅不被看做极严重的问题,反而常常被解读为制度的、社会的问题实际上,这归根到底还是个人操行的问题要“遏制学术抄袭之风”,当然要在法律、制度、机制等方面有所建树,但更重要的是重塑“抄袭非常可耻、抄袭十分丢人”的朴素认知架构一方面,舆论对任何一起学术抄袭现象,都应该零容忍;另一方面,每一个为学者在做学问、写论文的时候,都应该把“抄袭可耻”前置于撰文之前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学术抄袭是极其严重的、不能容忍的问题”这一常识必须普及化只有这样,涉嫌抄袭的教师才不会有恃无恐,相关高校才不会非要“等到开学再处理”,我们的媒体才不至于非得挖空心思寻找足以引起人们关注的“新闻点”。
20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工作一、热点材料一、热点材料(一)2012 年 6 月 27 日,在位于香港路的武汉市电视台演播厅内举行武汉市今年首场电视问政,此节目刷新该台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热播电视剧此次电视问政,被认为是该市年初定下的“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的期中考首场电视问政,聚焦理清部门职责和小餐饮管理两大问题在电视上接受考问的官员包括市委组织部长、副市长以及市编办、法制办、人社局、食药监局等 6 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组织部长胡志强、副市长秦军是武汉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政府工作交由百姓问、百姓评当天,组织方除了邀请 50 名市民代表现场举“笑脸牌”、“哭脸牌”外,还在武汉大学、百步亭社区设分场,请来近百人举牌评议据称,武汉今年电视问政将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上半年电视问政从昨日至 7 月 4 日,将陆续举行 5 场面对现场百姓的问政,到场的官员对出现的问题都感到很惭愧,现场办公,现场承诺二)2012 年 3 月 1 日,青岛启动了耗资 40 亿元的“植树增绿行动”,引来了市民的广泛质疑网友第一次给园林局打,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极力回避问题,问及植树费用,园林局直接推给了发改委和财政局,说自己并不清楚。
据网友反映,她一口气打了 9 个号码,从市林业局开始,皮球不断传递,最终抵达工程部经理到了 4 月 18 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作出两次回应称:“最近一段时间,青岛植树增绿大行动受到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心关注,许多热心市民和网友对具体实施工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批评是中肯的,意见建议是宝贵的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已着手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答复相关问题青岛发布将及时发布有关部门答复意见,敬请关注”此次舆论危机的“主战场”依旧是在以微博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在事件初步得到发展的 4 月 14 日,《中国青年报》关注了微博网友“潘 uu”的调查由此,青岛植树话题进入到了大众视野,该事件的发展进入到舆情上升通道随着新浪微博知名草根网友“作业本”的介入,青岛植树危机进入到了舆情高潮期,拥有 200 余万粉丝的“作业本”多次发问使得该事件舆情形式急转直下从 4 月 16 日开始到 4 月 18 日,微博的转发量和话题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与青岛植树有关的短链接数与图片连载数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三)2012 年 7 月 9 日,《重庆商报》梳理出 6 月 15 日~6 月 30 日的重庆政务微博部分榜单,以此观察“微政务”发展的现状。
在腾讯微博上的重庆政务微博数量超过 500 个其中,听众数达到 100 万以上的有 1 个,听众数在 10~100 万(不含)间的微博有 15 个语言柔和、内容轻松,是重庆政务微博的特点之一以国家电网红岩供电抢修服务队官方微博为例,自他们官方微博开通以后,在专业性、可读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上下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