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种命题逆否命题.doc
6页课题序号 6 授课班级 机电一体化 3 班机电一体化 42 班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 讨论、讲授、提问、举例授课章节名称 S1.3(2)四种命题—逆否命题使用教具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 练习册 p 7/ A 组 2 (1) (3) (4)作业本上做 B 组 练习册上做教学后记在学习逆命题、否命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知逆否命题的定义,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由原命题开始,熟练掌握其他三种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S1.3(2)四种命题一、四种命题一般地,用 p 和 q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q 分别表示 p 和 q 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 若 p, 则 q; 逆命题 若 q, 则 p;否命题 若¬p,则¬q; 逆否命题 若¬q,则¬p二、例题讲解例题一 练习一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记忆考察以下命题的几种变化,各种变化形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有什么特点?(1)如果天下雨,那么露天的地面湿----------------------------① 变化 1 把命题(1)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如果露天的地面湿,那么天下雨----------------------------② 变化 2 把命题(1)的条件与结论都否定,得:如果天没下雨,那么露天的地面不湿----------------------③ 变化 3 把命题(1)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后再否定,得:如果露天的地面不湿,那么天没下雨-----------------------④分析:★命题①与②, ③与④称为互逆命题,其特点是条件与结论交换了位置。
★命题③的条件与结论,恰好是命题①的条件与结论的否定,反过来也一样,我们把命题①与③称为互否命题命题②与命题④的关系也是如此★命题④的条件与结论,恰好是命题①的结论与条件的否定,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称命题①与④互为逆否命题命题②与命题③的关系也是如此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记忆一、定义一般地,用 p 和 q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q 分别表示 p 和 q 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 若 p, 则 q; 逆命题 若 q, 则 p;否命题 若¬p,则¬q; 逆否命题 若¬q,则¬p二、判断真假分析“实例考察”中的 4 个命题的真假,容易得出:命题①与④为真,命题②与③为假实际上,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或同假三、例题解析例 把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否命题,并说明它们的真假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师生互动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学生练习教师讲评解:(1)原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数是负数,那么它的平方是正数。
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不数,那么它不是负数它是真命题2)原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他的四条边相等 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那么它不是正方形它是真命题【练习一】 书 p14/知识巩固【练习二】 练习册 课后作业练习册 p 7/ A 组 2 (1) (3) (4)作业本上做B 组 练习册上做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