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河北省某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102377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0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 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o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1 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 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中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那么中国人的反应应是A.窃喜 B.愤怒C.麻木 D.同情2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C.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D.打到封建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 .美国学者赞恩指出,如果没有罗马法学家若干世纪致力于罗马法精致体系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我们的法律制度会是什么样子,真是难以想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罗马法A.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法学家B.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C.形成欧美国家法律的具体规则D.其历史价值在于其自然法精神4 .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从材料看,西周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A.开发国家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B.安抚旧贵族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C.勾连旧贵族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D.构成对殷人的合围之势提高王权5.2 0 世纪初,梁启超强调:“国家所最渴望者,为国包资格了鼓吹革命者亦认为:“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在当时思想家中,“中国自开国以来,未尝有国民”成为一种共识这些看法A.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B.折射了军阀割据的现实C.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6.1 9 5 0 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标志着中苏关系走向一个全面合作的历史时期,2 0 0 1 年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了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上述两个条约A.都体现出不结盟的原则 B.都体现了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都签署于冷战的世界格局下 D.都是中国与意识形态相同国家签署的条约7.1 8 9 4 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

      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对此,认识最为准确的是A.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B.掩盖了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C.实际上是日本当局欺骗国民进行战争动员的手段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备受列强侵略的事实8 .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9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2 0 世纪初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1 0.”该国际会议召开于2 0 世纪5 0 年代,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该解说词描述的会议当指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汪辜会谈 D.第 2 6 届联大1 1 .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核武器,全面增强军事实力。

      从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对比看,1 9 6 9 年美苏双方己成平手,到 1 9 7 8 年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数都超过了美国,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势,这表明20 世 纪 7 0 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呈现A.相互平衡 B.相互进攻 C.美攻苏守 D.苏攻美守1 2.梁启超留下一幅挽联:“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其 中“南海”是指康有为,那么联中的“松坡”最有可能是A.严复 B.康有为 C.蔡铐 D.袁世凯二、非选择题(2 小题,共 5 2分)1 3.(32分)工业化中的近代铁路交通问题近代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一直是绕不开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一下学习活动1)第一步:在收集到的下面两件历史资料(图 1 和图2)中,分别结合资料信息说明能否印证活动主题的理由2)第二步:为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评估与说明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大英铁路博物馆收藏的大量文字记录原件美国实业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 内 基(1 8 35 1 9 1 9)所 著 瓦 特 传(工业革命的旗手)卡罗尔里德执导的电影 开往慕尼黑的夜车(1 9 4 0 年)(3)第三步: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解释近代铁路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1 8 5 0 年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示意图材料二近代世界铁路建设大事记1804 年理 查 特里维西克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蒸汽火车1825 年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成功通车1837 年古巴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国提供资本,用于运输蔗糖1851 年智利第一条铁路通车,用于运输铜矿1853 年英国在印度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869 年美国两家公司合力建成第一条横贯美洲大陆的太平洋铁路1872 年日本政府修建了第一条铁路通车1876 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通车,由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建1893 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从欧洲经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1894 年德国工程师威廉 普利斯曼制造出一台柴油机车1904 年俄国政府修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工,增强了对远东的扩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南方在公元前已经种植甘蔗和制造蔗糖浆战国诗人屈原在 楚辞中就有“有柘浆些”之句,柘浆即甘蔗汁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派专使到印度学习熬糖法当时制糖规模有限,产量不高,尚属名贵产品,供少数官僚士大夫享用宋时掌握了熬制成白色透明的白砂糖和冰糖,即所谓糖霜的技术明朝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和徐光 启 的 农政全书分别叙述了甘蔗移裁技术,并画出了榨蔗汁和熬糖设备。

      清中期以后,糖品消费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中清人李 调 元 粤东笔记载,此时糖最白者”售于东西二洋,称为洋糖,次者售于天下摘 编 自 清代台湾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二 台湾大规模种植甘蔗,榨制蔗糖始于十七世纪上半期1624年荷兰人占据台湾后,在台湾南部实行贷款、货种等手段推进蔗植业,台湾成为荷属东印度公司产糖的重要基地之一明末清初,天灾人祸使无数贫民流亡至台,多以从事农业为生,甘蔗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利用天时地利发展蔗植业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后,闽粤等省先进的制蔗糖技术工具很快传入台湾为追求经济利益,台湾农民大面积种植甘蔗甘蔗的广泛种植带动了台湾制糖业的兴起清代后期,台糖是台湾外销的主要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摘 编 自 清代台湾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三 近代以来,欧洲甜菜糖业迅速崛起,在 20世纪初已占据世界糖品生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也空前发展,直接左右着北美及东亚糖品市场的走势受其影响,东亚传统甘蔗糖业大国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旧格局解体,传统的手工制糖技术也逐渐衰落摘 编 自 中国糖业史研究的新开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大陆地区制糖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台湾地区制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制糖业衰落的启示参考答案一.选 择 题(12小题,每小题4 分,共 计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图片中“沮丧的德国人”“得意的日本人”以及“山东省”的信息,可知是指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了日本,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中国人的反应是愤怒,故 B 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2、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创建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共和思潮宣传了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因此三者都是争取民族独立,促进现代化的过程B 正确;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政府统治,A 错误;洋务运动后期主张求富,未提出反抗外来侵略,C 错误;洋务思潮、维新思潮都不主张民主共和,D 错误3、D【解析】根据“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可得出材料强调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对西方法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故 D 项表述符合题意;根本动力这一表述有误,排除A 项;B 项本身正确,但并不符合材料中对“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的表述,故排除B 项;C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C 项错误。

      4、B【解析】西周分封这些人是旧贵族,分封旧贵族是安抚他们然后到达巩固西周的统治的目的,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 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旧贵族与周天子不存在血缘关系,选 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对殷人的合围而是安抚他们,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A【解析】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者以及当时思想家都在提倡国民的重要性,这种主张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A 正确;B 与题无关,排除;20世纪初正值民族危机,思想界多主张学习西方,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而且国民这一概念也是西方的舶来品,C 排除;梁启超并不主张革命,因此D 与国民概念无直接因果联系,排除6、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执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体现,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是执行不结盟政策的体现,两者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它们都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上,故选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执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体现,排除A;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于两极格局崩溃之后,排除C;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时,中国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束缚,不再仅仅局限于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排除D。

      7、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首先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一本质,所 谓“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不过是某些日本人用来掩盖其对华侵略本质的借口,材料中的所有说法都没能揭示本质,因此,B 项正确;A、D 项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性质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8、D【解析】材 料 中“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加城邦社会文化生活,故答案为D项;城邦的妇女不享有公民权,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而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是有公民权的B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禁止妇女参加的奥运会还是专为妇女所设的运动会,都具备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阶级分裂,排除9、C【解析】20世纪初社会习俗由跪拜礼变为握手,称 呼 由“老爷”变 为“先生”,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故 C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图片信息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排除B;图片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中华民国的推动,排除D。

      10、B【解析】根据材料”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