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培训.docx
20页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培训第一篇: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培训 2022年历史新教材 (人教版)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培训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是记录我们人类成长的学问,它所反映的是人类何以经过这样的成长而达到今天的高度新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2022年课标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此次新教材培训给了我很多思考: 一、新教材的特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 1.新教材内容更精简明了,同时更突出重大历史史实 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提升了一些知识点,诸如甲骨文、孔子、都江堰、《史记》等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因为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也就是新课标和新教材中强调的“点”,突出这些重要的“点”,目的是“以点连线” 2.在表述上更加规范科学,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3.新教材专题与时序性相结合,更注重历史发展的脉络 基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新教材坚持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力图帮助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正确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精选增补了更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历史史料,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信度,增加学生的直观性例如,在第4课中增加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等体现夏朝的文明 新教材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图文并茂 5.新教材与时俱进,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张及国家意志 其次,在教材的结构方面 具体的呈现方式,是在单元框架下设课,在每课中设子目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个别课文有四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改变了原有教材大小字结合的模式,以使课文更为通畅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新教材新理解 新教材的使用,对于历史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怎样用好教材,怎样很好地完成课标提出的任务,怎样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需要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的认真思考和大胆实践。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依据《课标》,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合理补充相应的资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情况,身心发展特点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完成《课标》规定的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依靠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1.提升教学立意,用史学“育人”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堂,不仅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什么”、“为什么”,更要依托鲜活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对历史作出价值性的判断 怎么很好地发挥这些育人素材的教育作用,做到史学育人,有很多的方法但关键的一点就是“无痕”,我们不能为了育人而对学生进行说教很多例子证明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将历史学科蕴含的育人素材“无痕”地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渗透,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些尝试: 一、情由景生——创设恰当合理的情境是育人的良好前提 二、润物无声——育人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三、渐进发展——育人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 四、心灵交流——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升华认识 2.抓住每一课的中心,即课魂。
何为“课魂”呢?它是一节课的灵魂,它是一节课的精神,它是一节课的核心价值观课魂体现在课堂中教师教的状态和学生学的状态,学生因课魂而兴奋,教师因课魂而幸福,这样的课堂,是精彩的历史课堂因此,精彩的历史课堂需要精彩的“课魂” 历史课之“魂”,所有的教学活动及材料准备都应围绕这个“魂”并为它服务那么历史课的“魂”究竟是什么?是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或是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历史课的“魂”是由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确定,当然也要结合班情实际 3.将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落到实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以相关的历史学理论为指导,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 4.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
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5.用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 导入新课要寓趣味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多媒体具有强大的音像等功能,也能使导入自然,趣味横生 6.设置有效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7.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有效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教师要识大体,顾大局,要有的使命感,认识到中学新一轮课改是势在必行,新版教科书的使用势在必行我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变被动使用新教材,为积极主动使用新教材,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争取抓住新教材使用的这一契机,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 七年级三科统编教材(历史)教师培训简报 2022-10-11在文综教研活动室汇报外出培训知识讲座及心得 张华校长亲临现场听取汇报并做指导,提出宝贵的建议。
2022年8月12日—8月13日围期一天半的培训—三科统编教材 培训内容如下: 刘新宇老师对统编教材(历史)的讲解如下: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观念、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何进行新教材的课堂设计 霍俊峰老师对统编教材(历史)的讲解内容如下: 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首先,针对教学课堂设计的含义主要是: 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设想和计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生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景做出精心的安排 新教材之“新” 时序性:在内容编排上,坚持历史学科“时序发展”特性,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符合初中性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中国历史是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中不断前进的 时代性:中国古代史历史的短镜头拉近到21世纪,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这样的设计,在体现时代高度的同时,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切性: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删除过难、过偏的知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课文前设: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课文旁设:相关史事: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 课文后设:知识拓展: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还设有大量的插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可使学生拓展视野 新、旧教材之比较: 1.教学课时的变化 原有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22课,还有五节活动课,新教材四个单元21课,其中活动课一节。
原有七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22课,还有活动课一节2.教材内容的变化 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4、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
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管是理论梳理也好,案例分析也罢,对于我来说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特点,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每一次的培训,完成每一次记录,完成每一次反思,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更好地把历史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做事,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培训感想 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感想 期初,我们洮北区全体历史学科进行了初教材培训,使我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一、新教材之“新” 1.时序性:在内容编排上,坚持历史学科“时序发展”特性,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符合初中性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到世界历史是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中不断前进的。
2.时代性:世界现代史把历史的短镜头拉近到21世纪,加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这样的设计,在体现时代高度的同时,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