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有趣”起来-孩子“灵动”起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2.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3692888
  • 上传时间:2024-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堂“有趣”起来,孩子“灵动”起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有趣”起来同时相信尊重孩子、放飞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孩子真正地“灵动”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课堂教学  兴趣 1G623.2 1A 12095-308935-0029-01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7、8岁的年龄,好玩好动,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只有使课堂“有趣”起来,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学生才能够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只有课堂“有趣”起来,孩子才能“灵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文时,基于大多数学生没见过海、对海不了解的实际情况,我收集了一些有关大海的图片,先引导学生倾听海涛拍击岩石的声音,再观看大海,感受大海的雄壮。

      雄壮的海浪声、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孩子的心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和孩子交流:“大海边有什么?大海边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看见大海,你觉得大海怎样?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学生个个畅所欲言最后,我和孩子一起配乐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还生发出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激发起了学生探究大海的兴趣,培养起学生好问的习惯 二、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孩子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没有孩子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一位老师在教学《春天的手》一课时,文中有这样几个提手旁的字“抚”、“摸”、“掠”、“拂”、“拍”、“拉”理解这几个字词的意思,是这一课学习的重点,特别是“掠”、“拂”对学生而言比较生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于是,这位老师积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老师把课文主体四句话制成四幅美丽的春景,并突出春天“手”的动作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找出课文中带“提手旁”字,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四幅图,说说自己喜欢哪幅,特别是观察春风的“手”的动作,引导他们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演一演看到了这么美好的春色,学生都鼓起掌来,兴致非常高通过图文对照朗读和表演,他们很快就理解了“抚摸”、“拍”、“拉”的意思对“掠”和“拂”这两个理解难度较大的字,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识记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因此,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孩子的心灵,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就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探究、思考,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以《小母鸡种稻子》一课为例,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小动物?这时教室里出现了一片“小母鸡”的声音我隐隐约约听到了有个同学说喜欢“小猫”!看来是有不同声音了,这是一个教育契机。

      我先请喜欢“小母鸡”的同学说了说喜欢它的原因,“小母鸡很爱劳动!”“小母鸡知道帮助小伙伴!”“小母鸡会做香喷喷的米饭!”又请刚才那名同学说了说为什么喜欢小猫他的回答出乎我和其他同学的意料:因为小猫很讲卫生,他怕把自己弄得满身土,回家还要让妈妈给自己洗衣服!呀,也有些道理啊,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小猫不爱劳动的理由这时,我请孩子们小组讨论,孩子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之后,我又请刚才这位同学说一说现在的想法,他说:“小猫讲卫生是一个好孩子,但更要热爱劳动这个过程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不仅保护了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小朋友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孩子乐于学习的场所,激发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 參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弗莱维尔.认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谢应宽.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