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00种海洋生物地介绍》.doc

7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58259870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4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100种海洋生物》1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毛蚶属形态特征: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分布境地: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2.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形态特征: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极膨胀,尖端向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壳表放射肋兴旺,肋上具颗粒状结节,故又名粒蚶壳石灰白色,生长线明显壳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生活在湾潮间带的软泥滩中世界泥蚶产量主要产自东南亚沿海国家3.青蛤〔Cyclina sinensi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形态特征:贝壳略呈圆形,长3~5 cm,高3~5cm,厚约0.5mm。

      壳外表黄白或青白色壳顶歪向一方,并有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层纹,排列严密,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带细齿状,壳面乳白色或青白色光滑无纹分布境地:分布於日本与中国大陆,产量以西部河口或砂泥底质的海域居多4.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形态特征:贝壳较大而厚,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近圆形,两壳相等,前后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顶突出,位于背部稍靠前方小月面狭长,呈矛头状面宽大,卵圆形韧带黑褐色,凸出壳面贝壳外表膨胀,光滑,被黄褐色壳皮同心生长纹清晰壳面花纹在幼贝较丰富而有变化,大形个体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花纹壳面白色,前后壳缘略呈紫色铰合部宽,具3个主齿,右壳有2枚前侧齿,左壳仅有一个前侧齿分布境地; 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5.贻贝〔Mytilus eduli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异柱目〔Anisomyaria〕贻贝科〔Mytilidae〕贻贝属形态特征:贝壳中等大小,较薄,呈楔形,前端略尖,后端宽而圆,背缘呈弧形,腹部较直壳长不与壳高的两倍壳外表黑褐色,壳顶端常呈紫色;壳面灰白色或淡蓝色。

      足丝淡褐色,细而软,端部扩大呈盘状分布境地: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的沿岸带,以英吉利海峡、、地中海、日本海与北美两岸数量较多,中国的黄海与渤海也有分布6.溢蛏〔razor clam〕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竹蛏科(Solenidae〕形态特征:斧足大而活跃,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分布境地: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湾软泥海涂7. 海瓜子〔Moerella iridescen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樱蛤科形态特征: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外表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分布境地:分布于潮汐频繁的泥滩8.扇贝〔scallop〕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属、扇贝科〔Pectinidae〕形态特征:壳扇形,但蝶铰线直,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大小约2.5~15公分(1~6吋)以上壳光滑或有辐射肋肋光滑、鳞状或瘤突状,色鲜红、紫、橙、黄到白色下壳色较淡,较光滑。

      有一个大闭壳肌外套膜边缘生有眼与短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壳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已发现约45种9.口虾蛄mantis shrimp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口足目形态特征: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4节,后4胸节外露并能活动有1对带柄的复眼这两个体节在头部前端能活动腹部宽大,共6节,最后另有宽而短的尾节,与腹部最后1对附肢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分布境地:在我国、日本、国与东南亚各国沿海都有分布10.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H.Milne-Edward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管鞭虾科、管鞭虾属形态特征:甲壳薄而光滑,体橙红色额角短,末端伸至眼末,上缘具8-10齿〔包括胃上刺〕有3-4齿位于头胸甲上额角脊很低〔上无中央沟〕,伸至头胸甲后缘触角刺、眼后刺、眼后刺等大,肝刺略小,颈沟很深而宽,上端斜伸至背部眼后刺后部与肝刺之间有1深沟,在肝刺前方与颈沟、肝沟集合;肝沟后部平直,前部斜向下方,至前方中间被微脊断开。

      尾节长约为第6 腹节的1.3倍,侧缘一般无刺在幼小个体中,可见到很小的固定刺成体尾节侧缘没有固定刺第一触角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3倍雄性交接器背侧叶末缘有20-28根短小细刺,侧叶腹缘有1匙状突起,末端稍向外侧弯雌性交接器第4步足底节兴旺,后缘突出面钝角突分布境地:印度、马来西亚、日本以与中国的黄海、东海至粤东、粤西与岛东部均有分布11.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Mier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仿对虾属形态特征:体长60-95毫米,甲壳较厚而坚硬,外表陷沟处有软毛额角长,末端尖细,基部上缘微隆起,中部向下弯曲眼较大,呈肾状,斜生,眼柄粗短分布境地:中国黄部和东海北部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2.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 (Stimpson)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形态特征: 体较粗短,甲壳很厚,外表粗糙不平体长6~10厘米,体重4~5克额角上缘有锯齿头胸甲的触角刺具有较短的纵缝腹部背面有脊尾节末端尖细,两侧有活动刺体红黄色,腹部各节前缘白色,后背为红黄色,弯曲时颜色淡浓和形状似鸡爪分布境地:中国沿海,东海与黄渤海产量较多。

      生活于浅海的泥沙地13. 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形态特征: 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分布境地: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与红海等均有摆息14.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形态特征: 个体较大,体形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分布境地:渤海海域15.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形态特征: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局部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局部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

      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外表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兴旺,长节呈棱柱形,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分布境地:印度-西太平洋区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16.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形态特征:牙鲆属鱼类体型圆形,侧扁;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左侧,偶有位于右侧的异常个体;颌齿强或,前方有些呈犬齿状;第1脉间棘不突出于臀鳍基底短,略对称;左右侧线兴旺,在胸鳍上方有1弓关弯曲部,无颞上支[牙鲆属牙鲆鱼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褐色,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

      侧线鳞123~128,左右侧适宜同样兴旺尾柄长而高  体长为体高的倍,为头长的倍有眼侧约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瓣片;无眼侧两个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亦有类似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锋利,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兴旺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左右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呈双截形奇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分布境地:从萨哈林〔库页岛〕到中国南海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与朝鲜、日本、俄国远东沿岸海区17. 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鲷属形态特征: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两颌  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兴旺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兴旺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与口盖骨上无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18.鲈鱼〔Weever〕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鱼纲形态特征: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为30~40厘米,体重400~1200克,眼间隔微凹。

      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与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与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与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别离第一背鳍兴旺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分布境地: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与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19.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分类地位: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形态特征:体  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兴旺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