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24李可攻癌2号方.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4716673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24李可攻癌2号方    一李可攻癌2号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四孙其新摘要针对肿瘤之世界医学难题,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后期治肿瘤思想: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阳虚寒凝型,攻癌2号方;阴证化阳型,攻癌基础鳖蚤英;组方思路:中医证,西医病,找原点;处方公式:(基础方+主治方)十化痰攻瘤方关键词肿瘤寒热分型攻癌2号方攻癌基础鳖蚤英李可医案对于李可治肿瘤经验,我早就想写两篇文章,上篇是总结其早期《李可经验专辑》的思路,题目为《养正消积治肿瘤》,全文1万5千字,已于《中医药通报》2010年第5期上发表;下篇是总结其近期治肿瘤的思路,题目为《温阳散寒攻癌症》(现改为《李可攻癌2号方》)由于我手头近期肿瘤医案仅25例,资料太少,故迟迟不能动笔自从今年5月份,看到了《跟师李可抄方记——肿瘤篇》后,就做了详尽的笔记,总结出“李可治肿瘤又增加了哪些药”,若再加上攻癌基础方,这实际上就是破译了李可“攻癌2号方”1李可攻癌2方1.1攻癌2号方解析组成:炙草60g,干姜45g,生附子30g,生半夏65~120g,生南星45~60g,生禹白附30g,白芥子(炒研)15~30~45g,两头尖45g,木鳖子30g,漂海藻45~120g,止痉散6~3g,紫油桂(研粉冲)4.5~3g,生晒参捣、五灵脂各30g,川尖贝(粉冲)6~12g,麻黄5g,辽细辛45g,生姜75g。

      主治:阳虚寒凝型肿瘤方解:四逆汤、油桂回阳破阴,参灵散启脾进食,两本并重;麻黄附子细辛汤托透寒邪;生禹白附、两头尖、生南星、攻癌基础方(生半夏、生姜、白芥子、海藻、全蝎、蜈蚣、川贝、木鳖子)消痰化瘤1.2关于重点药物分析1.2.1关于白芥子我于今年4月,将《李可学术思想探讨》20期,锁定为《李可临证要旨》书稿,恳求李老指正8月25日寄来修改意见及“李可批注”其中一条关于白芥子,“李可批注”是这样说的:白芥子辛温,入肺胃经,非同小可,有大用,为消痰核主药之一,可去“皮里膜外、胁下、筋间凝聚之痰”,消散一切阴凝痰核,如阴疽漫肿、皮下脂肪瘤、风湿结节、甲状腺瘤、淋巴结肿等推而广之,一切癌肿无非气滞、寒凝、痰聚、血瘀,用之正所谓“层冰不解,化为阴疽,阳光一照,阴霾可散,寒凝立解”之效用时注意当置砂锅内高温爆炒,边炒边搅动,炒至全数爆裂(切勿炒焦),然后研末入煎,方可发挥药效人食芥末,或以芥末油调味,常有一股浓烈辛香辣味,立时窜鼻咽、双目、脑窍,令人涕泪交流,咳嗽出汗喷嚏连连,确有开宣肺气,祛寒温胃,窜通经络,通窍醒神,除顽麻,止朽痛之功近10年来,我在攻癌夺命汤变方内加白芥子炒研15~30~45g,用于一切慢性癌肿有殊效。

      其方如下:炙甘草60g,干姜45g,生附子30g,生半夏65~120g,生南星45~60g,生禹白附30g,白芥子(炒研)15~30~45g,漂海藻45~120g,止痉散6~3条,紫油桂(研粉冲)1.5~3g,生晒参捣、五灵脂各30g,川尖贝(粉冲)6~12g,麻黄5g,辽细辛45g,生姜75g加减法:①垂危病人:先用破格救心汤大剂救阳;②不能食者:先救胃气,大桂附理中汤;③肾不纳气:动则气喘者,加高丽参(捣末吞)9~15g,砂仁米(姜汁炒)30g,肾四味各30g,核桃(打)6枚,山萸肉60g,三石各30g;④阴症化阳:肿物掀赤肿痛者,暂加木鳖子45g,公英45~120g,蚤休30g;⑤三阴冰结:剧痛者,加生川乌、黑小豆、防风各30g,蜂蜜150g笔者看完,为之一震其主方共17味药,这是一首大道至简的肿瘤方子,正是我冥思苦想的攻癌2号方!1.2.2关于海藻、甘草笔者从李可医案45例300首方子中发现用药两个问题:①海藻与甘草:“李可批注”这首方子,用的是炙甘草而实际上医案中的生甘草居多,如《跟师李可抄方记——肿瘤篇》中,海藻配炙甘草者,18次;海藻配生甘草者,22次;②两头尖、木鳖子:在《跟师李可抄方记“肿瘤篇》中,生半夏出现37次,海藻出现40次,而两头尖出现31次,木鳖子出现32次。

      那么,什么时候用炙甘草或生甘草呢?笔者分析:①生甘草用量:50克者,13次;45克者,62次;60克者1次;100克者,1次;②主方为四逆汤、附桂理中汤时,一般甘草量大,多用炙甘草;③主方以扶正为主时,多用炙甘草;④主方以攻为主时,多用生甘草;⑤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阳和汤时,多用生甘草;⑥阴证转阳时,多用生甘草鉴于李可在肿瘤处方中,频频使用两头尖、木鳖子(且攻癌夺命汤含木鳖子),笔者觉得应当在“李可批注”主方17味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两味药,即攻癌夺命汤与攻癌2号方均为19味1.2.3 关于半夏、生南星2010年10月23日,李可在“第三届李可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指出,近代医家金希聪先生发现生半夏、生南星对药有八大相反功能:①主筋驰也筋张;②主疼痛与麻痹;③主失眠与多眠;④主腹泻与便秘;⑤主多尿与癃闭;⑥主肠紧与肠宽;⑦主贪食与厌食;⑧主多汗与无汗一物有寒、温、升、降、燥、润、散、敛之功能,实造化之奇药,能治一百多种奇难怪症生禹白附为天南星科独角莲之干燥块茎,未人本经药性去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痰厥头痛,偏正头风,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2 辨证施治近10年来李可治肿瘤注重辨证分型,归纳出:阳虚寒凝型’选攻癌2号方;阴证化阳型,选攻癌基础鳖蚤英两方仅差两味药,即生禹白附、生南星其中“攻癌基础鳖蚤英”中“攻癌基础”有两层含义:①温阳散寒为基础:因阳症是在阴证的基础上转化的,所以温阳破阴是根本;②攻癌基础方为基础:在攻癌基础方上加木鳖子、蚤休、公英3 验案举例3.1肺癌范某,男,47岁,山西太原人07年8月17日来灵石求诊:1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大小为4.3X4.5cm,伴纵膈淋巴结肿大咳喘,食少腹胀,舌胖大,齿痕,脉沉弱处方:麻黄5g,制附片45g,辽细辛(后下)45g,生半夏45g,白芥子(炒研)10g,油桂(后下)10g,高丽参(冲)15g,熟地30g,鹿角霜45g,姜炭30g,两头尖45g,漂海藻50g,炙草50g,止痉散6~3g,生南星30g,生姜45g加水2500ml,文火煮取200ml,日分3次服二诊:已服药45剂后,咳减,食纳佳,腹胀消处方:守方,止痉散改冲服,附子用量至90g,45剂三诊告知处方:守方,加生山萸肉90g,木鳖子30g,夏枯草120g,元参45g,高丽参(另炖),加水60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

      30剂四诊:病情稳定,面有华色,食纳可,上脘胀,脉象和缓从容,唯胸痛时作入冬,救太阴保少阴处方①生附子306,白术45g,干姜45g,高丽参30g(另炖),生半夏45g,生南星30g,茯苓45g,油桂后下),炙草60g,瓜蒌45g,薤白30g,丹参120g,檀、降、沉香各106,砂仁米30g,乌梅30g,山萸肉90g,三石各30g,生姜45g,黑小豆45g,加水2500ml,白酒300m1,浸泡40分钟,文火煮取3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每旬7剂,服至立春②固本散加守宫、川尖贝、露蜂房各100g,制粉,次,日3次08年2月2日五诊:平稳向愈服药期间,前胸后背痛痒难忍,出许多红色斑疹,此为病邪出表,守方加减去瓜蒌薤白白酒汤,改生附子45g,加漂海藻45g,两头尖45g,大贝20g,散剂加固本散08年3月8日,六诊:服药87剂,已开始工作,六脉和缓从容处方:生附子45g(破),白术90g,干姜90g,高丽参15g(冲),生半夏45g,生南星30g,茯苓45g,油桂10g(后),炙草90g,丹参120g,檀降、沉香各10g,砂仁米10g,生山萸肉90g,漂海藻60g,大贝120g,两头尖45g,生姜45g,煮法同前。

      每旬7剂,28剂08年4月28日七诊检查,肺部病灶比前缩小处方:守方加止痉散3~3(冲服)08年5月29日八诊:守方服后咳嗽减轻,大便频,日4至7次,胸痛背痛时作08年7月25日九诊:稳步好转,伏邪有外透之机处方①麻黄10g,制附片45g,辽细辛45g,高丽参另),肾四味各30g,生姜45g,葱白4寸,每旬3剂,9剂②野丹参120g,瓜蒌45g,薤白30g,檀降、沉砂各(后7分下),生半夏45g,生南星30g,高丽参另),干姜45g,炒苏子30g,莱菔子30g(生、炒各半),白芥子10^炒研),辽细辛45g,生附子45g,炙草60g,竹沥4支,生姜45g,每旬7剂,21剂服后,咳有痰,偶有粉红色痰,恶心欲呕以下从略按本案九诊,服麻附细汤、阳和汤加味,咳嗽减轻,胸痛背痛时作,大便频,日4至7次证属伏邪有外透之机故以四逆汤、麻附细汤扶正透邪;姜夏细、生南星化痰消积3.2直肠癌案樊某,男,71岁,山西大同人2003年10月发现患高血压,房颤,胆结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4.32万,淋巴细胞0.85,体检发现双肾大小不一,脾脏偏大2006年12月发现患肛管高中分化癌,大小2cmX2cm,肠息肉2个,大小1cmX1cm。

      2006年12月上旬来灵石求诊因症见便血不止,舌尖红无苔处方:赤石脂30g,乌梅30g,川椒10g,黄连10g,炮姜30g,辽细辛45g,黄柏炭15g,红参(另炖)30g,五灵脂30g,制附片45g,炙草30g,紫油桂(后下)10g,加水3000ml,文火煮2小时煎2次取浓汁300ml,入参汁,日分3次服每日1剂5剂血止,排出许多黑血块,乙木能升则血不下行07年1月16日二诊:守方中,乌梅增至45g,加漂海藻30g07年3月31日三诊:守方,制附片增至90g,加当归50g07年8月11日四诊:已服乌梅丸变方170剂,便血已止月余渐生薄白苔,眠食俱佳近3月右下肢麻痛难以迈步,咳1月许,痰鸣漉漉寒伏厥阴,渐现太阳表症、表脉,此为正气来复,寒邪由里出表,因势利导,托之处方:生北芪250g,麻黄10g,制附片90g,辽细辛(后5分下)45g,干姜(生、炮各半)70g,高丽参(冲)15g,川乌30g,橹豆30g,防风30g,生半夏45g,生南星30g,止痉散3~68(冲),漂海藻45g,生姜45g,蜂蜜150:111,大枣20枚,黑木耳45g,加水6000ml,文火煮取600ml,日分3次服服后,睡中汗出浸透厚褥,咳喘减轻。

      11月7日经西医检查肿物大小为4X4cm,白细胞数由4.32万减至3.2万12月下旬,因疼痛难忍,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白细胞降至2.3万以下从略……08年5月18日八诊:已服药350剂,脱象得退,六脉沉细而稳肛肿出血,不断排出脱落瘤体,纯阴大症有转阳之佳兆处方①炙甘草60g,干姜90g,制附片150g,公英120g,蚤休30g,木鳖子30g,生芪60g,高丽参30g,姜炭10g,三仙炭10g,赤石脂45g,油桂(后)10g,生山萸肉90g,每旬7剂,21剂②雄精100g,白矾(研,后入)100g,苦参、木鳖子、甘草各100g,乳香、没药各50g,黄柏100g,煮水,外洗坐浴以下内容从略(48页)按本案主证,下痢脓血一诊以乌梅丸、赤石脂油桂止痢止血治其标;四诊以麻附细、四逆汤温阳透邪治其本;海藻甘草汤、生半夏、生南星涤痰化瘤;八诊阴证转阳,暂加木鳖子、蚤休、公英清热解毒3.3肝癌案韩某,男,15岁,河南襥阳县人治疗时间:从07年3月14日至07年7月29日北京301医院诊为:肝内多发占位,肝癌肝内胆管扩张,腹水,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已无手术介人射频治疗指征06年12月发病,阳黄,纳差,厌油腻,腹胀甚。

      后多方求得李可为一濮阳肝癌晚期患者治疗处方,照方服药14剂,其家人言有好转,其方如下:麻黄5g,附子100g,辽细辛(后下)45g,吴茱萸45g,晒参30g,五灵脂30g,漂海藻45g,生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