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三中学高二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5页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三中学高二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数列中,a1=1,a2=2+3,a3=4+5+6,a4=7+8+9+10,依此类推,则a10=( )A.610 B.510 C.505 D.750参考答案:C略2. 设在点处可导,且,则( )A. B. C. D.不存在 参考答案:C3. 已知椭圆和双曲线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x=± B.y= C.x= D.y=参考答案:D【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分析】先根据椭圆方程和双曲线方程分别表示出c,令二者相等即可求得m和n的关系,进而利用双曲线的方程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椭圆和双曲线有公共焦点∴3m2﹣5n2=2m2+3n2,整理得m2=8n2,∴=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D4. a,b∈R,且a>b,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a2>b2 B.( ) a <()b C.lg(a-b)>0 D.>1参考答案:B5. 锐角△ABC中,若C=2B,则的取值范围是( )A.(0,2) B.(,2) C.(,) D.(,2)参考答案:C略6. 若函数,则是( )A.仅有最小值的奇函数 B.仅有最大值的偶函数C.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的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参考答案:C略7. 在平面斜坐标系xoy中Dxoy=45°,点P的斜坐标定义为:“若 (其中分别为与斜坐标系的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点P的坐标为(x0,y0)”.若F1(-1,0), F2(1,0),且动点M(x,y)满足,则点M在斜坐标系中的轨迹方程为 ( )A.x-y=0 B.x+y=0 C. x-y=0 D. x+y=0参考答案:D8. 已知,若不等式恒成立,则n的最大值为( )A. 9 B. 12 C. 16 D. 20参考答案:A【分析】因为,所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把不等式中的变量分离出来,变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确定的取值范围,最后求出的最大值.【详解】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要想不等式恒成立,只需,即的最大值为,故本题选A. 9. 已知集合A={},B={},则A∩B为( )A、{} B、{} C、{} D、参考答案:B略10. 在空间坐标系O﹣xyz中,已知点A(2,1,0),则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 )A.(2,0,1) B.(﹣2,﹣1,0) C.(2,0,﹣1) D.(2,﹣1,0)参考答案:B【考点】空间中的点的坐标.【专题】计算题;规律型;对应思想;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直接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A(2,1,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点A(2,1,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称知识的应用,考查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 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行有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如,,,…,则第10行第4个数(从左往右数)为 参考答案:略12. 为了判断高中三年级学生选修文科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随机抽取50名学生,得到如下2×2列联表: 理科文科合计男1310[学优23女72027合计203050已知P(K2≥3. 841)≈0.05,P(K2≥5.024)≈0.025.根据表中数据,得到K2的观测值k=≈4.844,则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系出错的可能性约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5%略13. 设f(x)是偶函数,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则该曲线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________.参考答案:-1 略14.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右表.若,,则 , .参考答案:15.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函数的对称中心是②若不等式对任意的x∈R都成立,则;③已知点与点Q(l,0)在直线两侧,则;④若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变为偶函数,则的最小值是.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参考答案:③④略16. 已知f(x)=ax3-3x2+1, 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0,且x0>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a<-217. 点P(x,y)为椭圆+y2=1上的任意一点,则x+3y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3【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先根据椭圆方程设出x=3cosθ,y=sinθ,表示出S利用两角和公式化简整理后,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得S的最大值.【解答】解:椭圆+y2=1,设x=3cosx,y=sinx∴x+3y=3cosx+3sinx=3sin(x+)≤3.∴最大值为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及参数方程的问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1)当{an}是等比数列,a1=1,且,,﹣1是等差数列时,求an;(2)若{an}是等差数列,且S1+a2=7,S2+a3=15,证明:对于任意n∈N*,都有:.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分析】(1),,是等差数列,得,又{an}是等比数列,a1=1,设公比为q,则有,解出即可得出.(2)设{an}的公差距为d,由S1+a2=7,S2+a3=15得,解出可得Sn,利用“裂项求和”方法与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解:(1),,是等差数列,得又{an}是等比数列,a1=1,设公比为q,则有,即而q≠0,解得44,…故4…(2)设{an}的公差距为d,由S1+a2=7,S2+a3=15,得,解得. …则.于是,…故=.…19.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1,b=2,cosC=.(1)求△ABC的周长;(2)求cosA的值.参考答案:【考点】余弦定理.【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可得:c,即可得出周长;(2)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解答】解:(1)∵a=1,b=2,cosC=,∴c2=a2+b2﹣2abcosC==4,解得c=2.∴△ABC的周长=1+2+2=5.(2)cosA===.20. 为了调查大学生对吸烟是否影响学习的看法,询问了大学一、二年级的200个大学生,询问的结果记录如下:其中大学一年级110名学生中有45人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有65人认为会影响学习,大学二年级90名学生中有55人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有35人认为会影响学习;(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一个2×2的列联表;(2)据此回答,能否有99%的把握断定大学生因年级不同对吸烟问题所持态度也不同?附表:p(K2≥k0)0.050.0250.0100.0050.001k03.8415.0246.6357.78910.828参考答案:【考点】独立性检验的应用.【专题】综合题;概率与统计.【分析】(1)根据其中大学一年级110名学生中有45人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有65人认为会影响学习,大学二年级90名学生中有55人认为不会影响学习,有35人认为会影响学习,可得2×2的列联表;(2)由K2统计量的数学公式计算,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2×2的列联表为: 有影响无影响合计大一4565110大二553590合计100100200(2)由K2统计量的数学公式得:>6.635∴有99%的把握说:大学生因年级不同对吸烟问题所持态度也不同.【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K2统计量,与临界值比较是关键.21. 已知A,B,C是三角形ABC三内角,向量m=(-1,),n=(cosA,sinA),且m·n=1.求角A;参考答案: m·n=1,即。
22. 已知函数f(x)=ax3+x2+bx(其中常数a,b∈R),g(x)=f(x)+f′(x)是奇函数.(1)求f(x)的表达式;(2)讨论g(x)的单调性,并求g(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奇函数.【分析】(Ⅰ)由f'(x)=3ax2+2x+b得g(x)=fax2+(3a+1)x2+(b+2)x+b,再由函数g(x)是奇函数,由g(﹣x)=﹣g(x),利用待系数法求解.(2)由(1)知,再求导g'(x)=﹣x2+2,由g'(x)≥0求得增区间,由g'(x)≤0求得减区间;求最值时从极值和端点值中取.【解答】解:(1)由题意得f'(x)=3ax2+2x+b因此g(x)=f(x)+f'(x)=ax3+(3a+1)x2+(b+2)x+b因为函数g(x)是奇函数,所以g(﹣x)=﹣g(x),即对任意实数x,有a(﹣x)3+(3a+1)(﹣x)2+(b+2)(﹣x)+b=﹣[ax3+(3a+1)x2+(b+2)x+b]从而3a+1=0,b=0,解得,因此f(x)的解析表达式为.(2)由(Ⅰ)知,所以g'(x)=﹣x2+2,令g'(x)=0解得则当时,g'(x)<0从而g(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当,从而g(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由前面讨论知,g(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只能在时取得,而,因此g(x)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