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词鉴赏.ppt
37页聚 散 皆 是 缘——送别诗词鉴赏送别诗词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重要内容 • 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由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由于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更使得“送别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一、种类繁多,领域广泛(一)书写亲情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种类繁多,领域广泛(一)书写亲情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二)书写友情(二)书写友情 送友人送友人 李白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此地一为别别,孤蓬万里征孤蓬万里征浮云浮云游子游子意,落日意,落日故人情故人情挥手挥手自兹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去,萧萧班马鸣《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等,都是好友外出做官,诗人相送,诗中充满了殷勤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则更对的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诗毫无辛酸之态,意境高远,情深意长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三)书写爱情(三)书写爱情•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替人垂泪到天明 •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二、手法多样 情深意长•(一)直抒胸臆的方法•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因羡慕李白,于是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玩,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当李白见到汪伦时,才知道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二)借景抒情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 切关怀,颈联切关怀,颈联““浮云浮云””象征象征友人行踪不定,友人行踪不定,““落日落日””隐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刘长卿的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饯别王十一南游》》::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见人飞鸟没何处,青山空见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但诗人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但诗人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用一用一“望望”字把眼前景和心中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烟水、青山、情融为一体,让烟水、青山、飞鸟来烘托自己惆怅的心情,飞鸟来烘托自己惆怅的心情,“空空”字不只点出被送友人远字不只点出被送友人远了,同时写出了此时诗人空虚了,同时写出了此时诗人空虚寂寞之情,五六句写心随友人寂寞之情,五六句写心随友人去了,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去了,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到现场,久久不忍归去,无限到现场,久久不忍归去,无限愁思寄予白苹,真正做到了情愁思寄予白苹,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且首尾相应。
景交融,且首尾相应《《送友人送友人》》 —— ——薛涛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意的执着意的执着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 •借景抒情的方法在唐人的送别诗是最常见,达到借景抒情的方法在唐人的送别诗是最常见,达到了容情入景的境界,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了容情入景的境界,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蓄地隐藏诗中,一如醇酒,虽清冽而味厚。
蓄地隐藏诗中,一如醇酒,虽清冽而味厚•三、伤感旷放三、伤感旷放 各有千秋各有千秋•(一)诗中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一)诗中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卢纶卢纶《《送李端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 全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给全诗定下了深沉感受伤的基调,次联写送别的情景,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颈联感叹身世,仍是紧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与伤怀合在一起,心境更显悲凉•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
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意的执着意的执着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四、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四、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贾至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人是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的,开首诗人是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的,开首两句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两句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之感三句之感三句““浮云浮云””的比喻,更加深了的比喻,更加深了难遣的离情,结尾一个难遣的离情,结尾一个““空空””字表达了字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唐一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唐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居多,此诗以之恨者居多,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读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读来沉郁苍凉,余味不尽。
沉郁苍凉,余味不尽 (二)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二)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王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送别的辛酸之一洗送别的辛酸之态,丝毫不落儿女情长的窠臼岑参的态,丝毫不落儿女情长的窠臼岑参的“脱鞍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击西胡功名中应马上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击西胡功名中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更是化惆怅为豪放的经更是化惆怅为豪放的经典,字里行间激情荡漾而气贯长虹,珍重的送典,字里行间激情荡漾而气贯长虹,珍重的送别之意暗含其中别之意暗含其中四、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四、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王昌龄的王昌龄的《《送柴侍御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远去,两地相隔,不免要产生感伤,但是诗人却友人远去,两地相隔,不免要产生感伤,但是诗人却宽慰友人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宽慰友人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所以并没有真正地分开,这里诗人巧妙地明月共睹,所以并没有真正地分开,这里诗人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王维的达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一场深情的离别,我们一场深情的离别,我们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有样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有样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色色调清新、明朗,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色色调清新、明朗,轻快而富于情调轻快而富于情调•李白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独特的送别方式独特的送别方式一、折柳送别一、折柳送别 “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杜鹃,在植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杜鹃,在植物莫如柳物莫如柳”” 折柳送别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见于汉折柳送别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见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笛,愁杀行客儿隋无名氏的隋无名氏的《《送送别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在唐人的离别诗中出现了在唐人的离别诗中出现了大量大量折柳送的咏叹折柳送的咏叹 杨柳枝杨柳枝 白居易白居易 一树春风万万枝,一树春风万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永丰南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尽日无人属阿谁?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李白《《劳劳亭歌劳劳亭歌》》李白还曾写过一首古体的李白还曾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劳劳亭歌》》,诗中唱到:,诗中唱到:““金陵劳劳送客堂,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此地悲风愁白杨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苦,应为离别多 ————王之涣王之涣《《送别送别》》))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杨巨源《《折杨柳折杨柳》》唐代,折柳送客之风最盛,当时长安唐代,折柳送客之风最盛,当时长安东有灞水,两岸多柳,灞水之上灞桥,东有灞水,两岸多柳,灞水之上灞桥,是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唐是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唐人送客至此,都折柳而别裴说人送客至此,都折柳而别裴说《《柳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曲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频思量曲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人””罗隐《《柳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争解垂丝绊路人””由这些诗中可由这些诗中可见,当年长安灞桥折柳送别盛况可窥见,当年长安灞桥折柳送别盛况可窥一斑。
许浑一斑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蒹葭杨柳柳洲洲””,诗人在愁怀无际之时登上咸阳,诗人在愁怀无际之时登上咸阳城楼城楼, ,举目四望举目四望, ,见依依杨柳略类江南见依依杨柳略类江南, ,便想起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便想起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 ,生发出生发出感慨大唐帝国在风雨飘摇中的无限悲感慨大唐帝国在风雨飘摇中的无限悲愁李白的愁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不起故园情””,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春天的夜晚, ,一笛一笛饱含离愁别绪的曲调饱含离愁别绪的曲调, ,唤起了诗人一连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串具体的回忆, ,顿感无边的凄凉与惆怅顿感无边的凄凉与惆怅, ,周身弥漫着的是一般噬心镂骨的思乡周身弥漫着的是一般噬心镂骨的思乡之情之情柳在唐人眼里已远远超过它作为植柳在唐人眼里已远远超过它作为植物的本性,而演化城一种别离的象物的本性,而演化城一种别离的象征物,具有了浓浓人情味和深深的征物,具有了浓浓人情味和深深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 “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渭津亭所便,亦折而必于柳者,非渭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祝愿耳 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特别是孤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特别是孤舟系岸,垂柳依依,风吹枝舞,欲舟系岸,垂柳依依,风吹枝舞,欲牵人牵人衣,千百年来一直充当着送别的角衣,千百年来一直充当着送别的角色,千条万缕牵扯着离人依依不舍色,千条万缕牵扯着离人依依不舍的心•《春草》——沈德潜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染碧蓝不是柳色莹别恨,已牵魂梦到江南•《寄陈伯玑金陵》——王士禛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最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最为人所知的无过于柳咏之为人所知的无过于柳咏之《《雨霖铃雨霖铃》》中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句三句,点染出一幅萧瑟凄点染出一幅萧瑟凄迷的画面迷的画面,也烘托了离别者形只影单也烘托了离别者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的孤零心境,使读者深感蕴涵其中的使读者深感蕴涵其中的离恨绵邈、悲愁难克的渺茫情怀离恨绵邈、悲愁难克的渺茫情怀 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剪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因此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因此用杨柳写恋人惜别更具深情。
陆游用杨柳写恋人惜别更具深情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绵”的咏叹催人泪下,而的咏叹催人泪下,而《《西厢西厢记记》》中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玉骢难系””的曲词,同样写出了莺莺的曲词,同样写出了莺莺千种柔情也无法系住张生的千种柔情也无法系住张生的马的缠绵马的缠绵苏轼的苏轼的《《水龙吟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过,遗踪何在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杨花非花也,然当其飘扬于明媚杨花非花也,然当其飘扬于明媚春景之时,较之春花春草更具风春景之时,较之春花春草更具风姿,故谓其非花姿,故谓其非花飘摇之杨花,飘摇之杨花,在悠扬飞转中寻寻觅觅,寻找远在悠扬飞转中寻寻觅觅,寻找远方的情侣方的情侣。
杨花亦在风雨飘零之杨花亦在风雨飘零之中散落池塘,化为碎萍,三分春中散落池塘,化为碎萍,三分春色转眼全无色转眼全无伤心欲绝的杨花,伤心欲绝的杨花,原来不是杨花,而是点点离人之原来不是杨花,而是点点离人之泪泪 词人还杨花以幽怨多情的词人还杨花以幽怨多情的女儿本色,极尽杨花之妙女儿本色,极尽杨花之妙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春无极念月津堠岑寂,斜阳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似梦里,泪暗滴•杨柳连称,不仅垂垂飘摆的枝条表杨柳连称,不仅垂垂飘摆的枝条表现出婀娜多姿的物态,充满柔情蜜现出婀娜多姿的物态,充满柔情蜜意,更有柳絮杨花惹人无限情愫。
意,更有柳絮杨花惹人无限情愫《《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载谢安见空中飘雪便载谢安见空中飘雪便问他的子侄:问他的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二、饮酒饯别• 浪漫的唐诗人把酒与离愁别绪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魅力的饯别诗王维的一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出便传遍大江南北,诗情盖世的诗仙李白更是把他的情意寄托在酒杯中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进手中杯”唐人的离别诗飘散着一股酽酽的酒香,再如“今日送君经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离恨如旨酒,古今皆饮醉”•特殊的送别地点:劳劳亭,谢亭,长亭,霸陵桥,南浦.•李白的《劳劳亭》,《谢亭》: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李白《霸陵亭送别》:送君霸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忙,相依相偎不胜春”•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吹。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特殊的时间意象:傍晚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规远”别离的忧伤情感和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傍晚意味着黑夜的来临,此时飞鸟规林,鱼沉潭底,暮色渐起至苍茫,此情此景尤能勾起漂泊之人的情绪借月抒情抒写离别的咏叹不绝如缕,绵延成一道月色迷蒙的风景线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白居易的“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李白的“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等都是借月烘托意境。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