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文知识:诗经楚辞ppt课件.ppt
53页诗经、、楚辞•诗经简介•六义简介•齐、鲁、韩、毛四家•诗经的名篇欣赏•楚辞简介•楚辞的文学地位•楚辞的艺术技巧•诗经与楚辞的比较•楚辞的名篇欣赏诗经简介•异称异称::又称为“诗”、“诗三百”•篇数篇数::全书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而无辞,实存三百零五篇,统称三百篇•作者作者::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大多数作者已不可考•年代年代::大约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作品诗经简介• 句式句式:以四言为主,后代各种诗体由此萌芽各种长短不齐的句子错综变化,使得诗歌活泼自由,正是民歌的特色• 语语言言:善用语助词、联绵词,尤以叠字叠句的运用为巧妙诗经简介•篇篇名名::各篇原无标题,后人取每篇首句一至数字为篇名•地地位位::在文学上为最早的诗歌总集,北方文学的代表,韵文之祖、纯文学之祖•版版本本::在孔子之前已流传于鲁国,经孔子重编后遂为定本《诗经》有《鲁诗》、《齐诗》、《韩诗》、《毛诗》,仅《毛诗》保留至今诗经简介•内容内容:: 《《诗经》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皆属小雅)有目而无辞(只有篇名而无歌辞),诗序谓“亡其辞”,朱熹诗集传云:“此笙诗也,有声无辞朱熹认为以上六篇原来就只是用笙吹奏的乐曲,本无词句。
两说孰是,至今未成定论故实际只有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统称三百篇依作成时代而言,依序是颂、雅、风,但自古皆以风、雅、颂称之诗经简介•功用功用::1.诗诗学是君子学是君子谈谈吐之所重吐之所重----(1)孔子教导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2)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诗经简介2.应应用到内政用到内政、、外交上外交上----(1)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语译】虽然能够熟读《诗经》三百篇,但是让他处理政务,却无法完成;让他出使四方,却不能独立面对;即使背得很多,能有什么用呢?功用::(2)可从《左传》中,记载诸多赋诗言志的场合中得见,当时上自诸侯,下至大夫,必须能赋诗言志,婉曲见义,若因诗学涵养不够而无力应对,是极其失礼的事2.应用到内政、、外交上----六义简介•六六义义::风、雅、颂、赋、比、兴1.“风、雅、颂”:《诗经》的内容2.“赋、比、兴”:《诗经》的写作手法。
六义简介风雅颂的比较::风篇 数 意 义 内 容 特 性 一六O篇1.作用:风教、风(讽)刺、风俗2.本义:声调〈周南〉、〈召南〉〈邶〉(音ㄅㄟˋ)、〈鄘〉(音ㄩㄥ)〈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音ㄅㄧㄣ)十五国之民间歌谣1.〈风〉,就是(民歌),因为从这些歌谣里可以“观民风”,察知各地的风土人情2.十五国风中除〈周南〉、〈召南〉、〈王〉以外,都是诸侯国名,故称“国风”国,周代诸侯的封域六义简介风雅颂的比较::雅篇数意 义内 容特 性1.〈大雅〉三十一篇2.〈小雅〉八十篇1.原为乐器之名2.古音与夏相近中夏地区的语言叫夏言(即雅言),其音乐叫夏乐(即雅乐)3.“雅”为正声、正乐,故雅有“正”义1.〈大雅〉为“朝(音ㄔㄠˊ)会之乐”2.〈小雅〉为“燕飨之乐”•雅,即周朝朝会宴飨之乐1.〈大雅〉是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的作品,庄严肃穆2.〈小雅〉是西周中叶至东周初年的作品,欢欣和悦小雅六篇有名无辞,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义简介风雅颂的比较::颂篇数意义内容特 性1.〈周颂〉三十一篇2.〈鲁颂〉四篇3.〈商颂〉五篇就是“容”,即祭神、祭祖先的歌舞。
分成〈周颂〉、〈鲁颂〉、〈商颂〉三者是赞美诗,用于宗庙祭祀,有歌词、乐曲、舞蹈1.周颂:为西周初年的宗庙乐歌2.鲁颂:是春秋前期的作品鲁君为周公子孙,得用天子礼乐祭祀,所以有赞美祖先或神灵的颂歌3.商颂:为春秋宋国臣子歌颂宋襄公的作品,宋国是殷商的后代,故称商颂六义简介赋、、比、、兴简介::赋说 明例 句敷陈其事,直接叙述铺陈即直叙法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5.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蓼莪〉)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蓼莪〉)六义简介赋、、比、、兴简介::比说明例 句以彼喻此,拟物以自况即譬喻法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莪〉)2.缾之罄矣,维罍之耻〈蓼莪〉)六义简介赋、、比、、兴简介::兴说明例 句由彼兴此,托事以引发即联想法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2.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4.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蓼莪〉)齐、鲁、韩、毛四家:齐诗•作者作者::齐人辕固生•文字文字::今文经•简简介介::1.掺杂阴阳五行之说,故有离奇怪诞之貌2.亡于魏齐、鲁、韩、毛四家:鲁诗•作者作者::鲁人申培公•文字文字::今文经•简简介介::1.曾受教于荀子的学生2.最接近诗义,没有什么非常异义可怪之论3.亡于西晋齐、鲁、韩、毛四家:韩诗•作者作者::燕人韩婴•文字文字::今文经•简简介介::1.托称自子夏、荀子2.主要流于燕、赵一带,影响力不及《鲁诗》与《齐诗》3.现存《外传》十卷齐、鲁、韩、毛四家:毛诗•作者作者::鲁人毛亨•文字文字::古文经•简简介介::1.毛亨所作《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为《诗经》最早的注本2.以阐释阐释字字义义为主,兼及名物典章对诗义的解说,往往采自先秦典籍3.阐释诗义时,往往从儒家儒家诗诗教教的观点出发,加上注重以史证诗,故有不少牵强附会之处诗经的名篇欣赏1. 〈关雎关雎〉2.〈无衣无衣〉3.〈相鼠相鼠〉4.〈桃夭桃夭〉5.〈静女〉6.〈采葛〉诗经的名篇欣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语译】关关和鸣的雎鸠鸟,栖息在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我左一把右一把去捞取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我醒着睡着都想追求她追求不到,日日夜夜思念不已思念是如此的深长啊,我翻来覆去,难以成眠!长短不齐的荇菜,我左一把右一把去采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我要弹琴鼓瑟去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我左一把右一把去拣选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我要敲钟打鼓去取悦她诗经的名篇欣赏2〈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语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诗经的名篇欣赏3〈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ㄔㄨㄢˊ死?〈〈相鼠〉〉【语译】看鼠类尚且有毛皮,你作人却无容仪,爲人既然无容仪,不死你还作什麽!看鼠类尚且有牙齿,你作人却无羞耻,爲人既然无羞耻,不死你还等什麽!看鼠类尚且有肢体,你作人却不守礼,爲人既然不守礼,爲何你还不快死!诗经的名篇欣赏4〈桃夭〉桃 之夭 夭 , 灼 灼 其华。
之 子 于归, 宜 其室 家桃 之 夭 夭 , 有 蕡 其实之 子 于归, 宜 其 家 室 桃 之 夭 夭 , 其 叶 蓁 蓁之 子 于归, 宜 其 家 人〈〈桃夭〉〉【语译】花繁叶茂的桃树啊,花朵绽放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一定能让家庭和顺又美满花繁叶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这个姑娘嫁过门啊,一定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花繁叶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密稠稠这个姑娘嫁过门啊,一定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诗经的名篇欣赏5〈〈静女〉〉静 女 其 姝 , 俟 我 于 城 隅 ;爱 而 不见, 搔 首 踟 蹰静 女 其娈,贻我 彤管;彤 管有 炜,说怿女美 自 牧归荑 , 洵 美 且异 ;匪女 之为美 , 美 人 之贻!〈〈静女〉〉【语译】那名美丽的女子多么秀丽,约好在城脚边等我相见心仪的人儿躲起来不现身,令我方寸大乱,满心疑猜那名美丽的女子笑嫣然,送我朱红的乐器;那乐器遍体朱红,光采熠熠,其实我爱的是那名女孩天然的娇妍她从乡间回来,又送我嫩的茅草,那茅草实在又可爱又美好;其实不是那茅草美艳,只因为那是美人手赐的礼物,才教我神迷目眩诗经的名篇欣赏6〈〈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语译】心上人啊去采葛。
一天不见她的影,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芦荻,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像隔了三秋久心上人啊采香艾,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像隔了三年久楚辞简介•定名:定名:继《诗经》之后,战战国国时在中国南方长长江流域江流域的楚国,产生的新诗歌形式因为有浓厚的楚地民歌色彩──“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因此称为“楚辞”•异称:异称:《《楚辞》最重要的作者是屈原,后人常以屈原代表作〈离骚〉来代称《楚辞》,称楚辞体为“骚体”由于《楚辞》的长篇铺叙形式,开“汉赋”先河,所以后人合称“辞赋”楚辞简介•作者:作者:屈原因谗言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景差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辈出,成为重要著作而此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时间时间::为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作品•成成书书::西汉刘向取屈原、宋玉、景差等人作品,以及贾谊所做诸赋,合编为《楚辞》东汉王逸重编加注,取名为《楚辞章句》楚辞简介•篇数:篇数:今日所见十七篇,为王逸所扩增•形式:形式:不受《诗经》四言的拘束,句法较长,多是六言七言参差,常用“兮”、“些”、“只”字以延长语气,便于咏叹•地域:地域:长江流域,为南方文学的代表。
•风风格:格: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祕气息,其用韵及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注疏:注疏:宋代朱熹作《楚辞集注》、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楚辞的文学地位1.战国时代南方文学长江流域的代表,属贵族文学2.继《诗经》之后第二部诗歌总集,《四库全书》列为集部之首(《诗经》列入“经”部)金圣叹录为第二才子书3.辞赋之祖,开汉赋的先河楚辞的艺术技巧1.诗诗律自由:律自由: 四言为主体的《诗经》,到战国时,因为太规则、太束缚了,无论在言情、体物方面都不能自由表现所以发展到了南方的九歌体,句式可以长短不齐;押韵可以押或不押,完全建立了一种新的体裁当这种文体成熟的表现在《楚辞》中时,它就成了散文与诗歌的融和加上方言的适切配合及南方歌谣独具的天籁之声,于是自由体的伟大诗篇遂告成熟楚辞的艺术技巧2.诗风转变诗风转变::《楚辞》虽然略受《诗经》影响,但《楚辞》的诗风已起了莫大的改变,其内容风格与《诗经》成强烈的对比《诗经》多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表现出社会的普遍性,风格和手法朴质而写实;《楚辞》则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幻想,风格和手法浪漫而铺张楚辞的艺术技巧3.活用神活用神话话:: 大凡《楚辞》中的神话运用,是超现实与现实的混合,不是单纯叙述神话,而是加入作者的参与。
作者与神话人物同时融合出现,不会觉得有人神的隔阂,也没有时间上的差距这种巧妙的运用,是《楚辞》独创而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楚辞的艺术技巧4.运用比运用比兴兴:: 比、兴的手法,本是任何诗歌中惯用的创作技巧,如《诗经》中就兼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楚辞》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使它成为文学作品创作的主力就因为比、兴手法的纯熟运用,使《楚辞》中所表现出一意忠君的意念,不显得枯燥单调,使屈原满腔爱国的怨愤苦闷不失其温柔敦厚《诗经》与《楚辞》的比较书书名名诗经诗经楚辞楚辞时代 春秋战国地域 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作者多不可考,属平民文学多可考,属贵族文学句法四言为主,多短句、叠字,篇幅短六七言为主,多长句、骈语,篇幅长《诗经》与《楚辞》的比较书名诗经楚辞内容重写实,取材社会生活富想象,偏于个人情志风格温柔敦厚、质朴清婉热情奔放、神祕浪漫、铺张华美价值1.最早的诗歌总集2.韵文之祖3.纯文学之祖1.开汉赋之先河2.辞赋之祖《诗经》与《楚辞》的比较书书名名诗经诗经楚辞楚辞类别《四库全书》中属于经部《四库全书》中属于集部备注秦火后,汉代传诗者有四家: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汉毛亨,今只《毛诗》传世刘向定名为《楚辞》楚辞的名篇欣赏1.〈〈橘橘颂颂〉〉2.〈〈国国殇殇〉〉楚辞的名篇欣赏1〈〈橘颂〉〉屈原•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縕宜修,姱而不丑兮〈〈橘颂〉〉屈原【语译】橘啊,你这皇天后土孕育的美丽树木,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你禀受天命坚贞不移,生长在江南国度你根深柢固不愿迁移,那是由于你志向专一你身上绿叶衬着白花,繁茂的生命力让人欢喜你身上枝枒层层,刺儿锋利,长满圆圆的果实你那果实青中带黄,黄里带青,文彩灿烂夺目你外皮鲜明内里洁净,类似有德的君子怀抱着大道你长得枝繁叶茂又修饰得好,丰姿极其美丽〈〈橘颂〉〉屈原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橘颂〉〉屈原【语译】 橘啊,你天然的禀性(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你特立不移的性格,怎不使人欢喜你深沉固执不与世推移,心胸开阔无所私求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立德矜持而不随波逐流你固守本心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你秉持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我愿与你同随岁月而逝,与你永久结成知己。
你内外兼美而无邪,枝干纹理多么的正直你的年纪虽小,却可为人师表你操行清高可与伯夷相比,更可作我的榜样楚辞的名篇欣赏2〈〈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国殇〉〉屈原【语译】手持吴戈,身披犀牛皮铠甲上战场,双方战车轮毂交错,士兵用刀剑互相厮杀旌旗遮住了太阳,敌人有如乌云密布流矢纷纷坠下,战士们仍然奋勇争先杀敌敌人侵犯我军的阵地,践踏我军的行伍战车左边的骖马死了,右边的骖马也受了刀伤两个车轮陷在泥土中,四匹马因被牵绊而不能行动拿起玉饰的鼓槌击鼓进攻〈〈国殇〉〉屈原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屈原【语译】但失去天时,神灵发怒,战士们都壮烈牺牲,尸体被弃置在原野上战士们视死如归,一出征就不望生还原野苍茫辽阔,英魂欲归,而道路却是那么遥远战士们虽已殉难,还带着长剑,拿着秦人制造的强弓身首异地,但是内心却不懊悔战士们实在是既勇敢又威武,到死还是刚强不屈,不可侵犯。
身体虽然死了,英灵却永远不灭,你们的魂魄真是鬼中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