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_中学教育-中考.pdf
4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课题 1、分子和原子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 、原子、离子水(H2O) 、二氧化碳(CO2) 、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 原子 构成氯化钠由 离子 构成NaCl 由 Na+和 Cl-构成 2、 分子的特征: ①分子的质量、 体积 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 运动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速率越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 化学性质 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 化学性质 不同 3、 分子概念: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最小的粒子 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保持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 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4、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H2O)是由 氢原子 、 氧原子 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 两个氢原子 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5、 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的分子 生成或是说 分子 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都不变 6、 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有化学符号, 混合物由 不同种 分子构成的,一般没有化学符号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 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 7、 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的粒子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8、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相同点 ①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③分子间、原子间有都有间隔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 2、原子的结构 1、 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3、 在原子中: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原子序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 ④ 不同类原子,质子数不同。
⑤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相对原子质量(Ar)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公式: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 12 的 1/12 ,它是一种比值,单位是 1,省略不写 ②简便算法:Ar≈质子数+中子数 5、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①原子的电子层最少有 1 层,最多有 7 层; ②排布规律: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第一层不超过 2 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 8 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 只有 1 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 2 个电子) ③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较高 ④元素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 8 电子( 只有一层的具有 2 个电子) ⑤原子结构示意图: 6、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稀有气体元素 8 个(He 为 2 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小于 4 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 4 个 易得到电子、不稳定 7、 离子 ①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用数字标明电量( 电量为 1 的省略) ,再用正号或负号标明电性; 如:阳离子:氢离子 H+、钠离子 Na+、镁离子 Mg2+、铝离子 Al3+、钾离子 K+、钙离子 Ca2+、亚铁离子 Fe2+、铁离子 Fe3+、铜离子 Cu2+、银离子 Ag+、锌离子 Zn2+、 钡离子 Ba2+、铵根离子 NH4+ 阴离子:氧离子 O2-、氟离子 F-、氯离子 Cl-、硫离子 S2-、碳酸根离子 CO32-、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 NO3-、氢氧根离子 OH-等; ③离子符号及其意义( 数字“2”的意义), 如: ④离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8、元素: ① 定义: 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 元素只论 种类 ,不讲 个数 (而原子既论种类,也讲个数) ③ 元素种类由 质子数或核电核数 决定 ④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碳氢气氧气氮气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由和构成分子的特征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同种物质的分子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化学符号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般有化学符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就相似。
⑤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 ⑥ 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地壳中:氧、 硅、铝、铁; 生物体: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氮;海水中最多的元素氧 1、 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的名 称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①书写:遵循“一大二小” ②记忆元素符号: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金 、铅 、铂 、汞 、碘 3、 元素符号意义: ①表示一种 元素 (宏观意义) ; ②表示该元素的 一个原子 (微观意义)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也叫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原子个数 例如:H:①表示 氢元素 ;②表示 一个氢原子 2H:表示 2 个氢原子 用符号表示:3 个氧原子 3O ;5 个钙离子 5Ca2+ ;m个碳酸根 mCO32- 4、 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4 种描述方法(以水为例) ①水由氢元素 和 氧元素组成; ②水是由水分子 构成的; ③水分子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④1 个水分子由 两个氢原子 和 1 个氧原子 构成; ⑵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2 种描述方法(以汞、氯化钠为例) :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 汞是由汞原子 构成的; ②氯化钠是由 钠元素 和 氯元素 组成的; 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的 5、 元素分类 ⑴ 金属元素 (带“钅”旁, “金”和“汞”例外) ⑵ 非金属元素( “石” 固态非金属; “气”气态非金属; “氵”液态非金属) ⑶ 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氙 7、元素周期表 ①元素周期表的编写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现有元素 118 种 ②结构 碳氢气氧气氮气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由和构成分子的特征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同种物质的分子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化学符号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般有化学符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18 个纵行一个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七个横行,即有七个周期, 有 18 个纵行,第 8、9、10 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其余 15 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6个族 ③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含义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④表中的规律: ①、 每周期(除第一周期)都是 金属元素 开头,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 稀有气 元素 结尾。
②、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不变;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依次递增 ③同一族中,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数)不变;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递增 常见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OH– 硝酸根离子 NO3- 碳酸根离子 CO32- 硫酸根离子 SO42- 铵根离子 NH4+ 1 H 氢 1.008 碳氢气氧气氮气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由和构成分子的特征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同种物质的分子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化学符号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般有化学符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