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对勾讲与练地理新课标必修3课时作业6.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25859995
  • 上传时间:2024-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时作业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训练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得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各大洲退化土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亚洲各种土地退化面积都居世界第一B.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C.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北美洲D.欧洲退化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解析:非洲严重退化土地比重在各大洲最高,且严重退化的土地面积高于其他大洲答案:B2.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解析: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适度,很少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答案:D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答案:C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解析:导致B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答案:D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根据经纬网空间定位推知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农业主要发展在绿洲边缘,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使该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答案:C6.“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该区域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番茄质量的提高。

      答案:D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下左图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下右图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C.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D.最大值在25 ℃解析:随气温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因而净初级生产量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答案:C8.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温带沼泽湿地 B.针叶林C.中纬度草地 D.荒漠解析:温带沼泽湿地气候潮湿,且温度不是太高,因而净初级生产量最大答案:A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9~10题9.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中(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解析:根据图例比较图中各部分养分的多少可以看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答案:D10.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亚欧大陆 D.南美洲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乙森林系统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

      答案:C读下图,完成11~12题11.从图示来看,热带雨林是(  )A.“地球之肺”B.“天然的垃圾场”C.“绿色腰带”D.重要的自然资源解析:图示体现了热带雨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答案:A12.森林的急剧减少,可能引发的问题有(  )①导致全球气候失调②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③导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④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作用,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答案:D二、综合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结合下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解析:第(1)题,根据柱状图很容易总结出石羊河的径流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雪融水为石羊河的主要补给形式,而冰雪融水数量的多少受气温高低的制约。

      第(2)题,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第(3)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答案:(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4)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根据下表左栏提供的素材,完成表格森林功能森林的环境作用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 000千克CO2,放出703千克O2每年每公顷森林能滞留粉尘34吨一片5万公顷的森林所涵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夏天,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的水化为水汽(2)图甲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应如何改正?(3)用图乙解释森林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其生态功效。

      若暴雨发生时,该河流域的森林早已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森林环境作用的理解能力第(1)题,由表格中提供的材料可知,这体现了森林的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第(2)题,图中显示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使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减少,但是图中缺少了下渗,且显示地下径流在潜水位之上,这是错误的应该把潜水位以上的地下径流箭头改成向下的下渗环节第(3)题,甲图中显示,含泥沙的径流在经过林地后,只有微量清水入河,图乙中的两曲线更直观地证明了森林有减弱地表径流、削减冲刷力,进而影响河流流量、削减洪峰、保持水土、降低含沙量的功效若失去森林保护,则会使洪峰和含沙量峰值与暴雨同时出现,且最高值要高出有森林覆盖时的最高值答案:(1)自上而下: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2)潜水位之上的地下径流箭头错误,改成向下的下渗箭头3)①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森林贮水使雨季洪峰减小,旱季地下水补给增加,枯水期的水量增加;②森林延长水的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及对地表的冲刷使河流的含沙量较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