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穆遗风再传承精忠报国谱新篇.doc
8页1 -武穆遗风再传承 精忠报国谱新篇——追忆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岳岐峰同志岳瑞霞 冯 惠民族英雄岳飞的后裔,13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4 岁上了抗日战场,21岁成为县级干部,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党的高级领导岗位,先是担任河北、辽宁两省的省长,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后主政北疆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这就是本文记述的主人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岳岐峰这位蜚声长城内外的人物,于 2008 年 3 月 24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 77 岁作为他的同姓族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在这里堆砌他光辉一生的几个片断,以寄托我们的绵绵思情少年立志精忠报国据《岳飞家史考》和岳氏家谱记载,岳岐峰为民族英雄岳飞的第 32 世传人,次子岳雷支系的后裔,1931 年 12 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张铁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 3 岁时母亲病故,祖母于 1943 年灾荒年饿死,父亲岳怀珍是一位中共老党员,1946 年牺牲,岳岐峰 15 岁便成了孤儿岳岐峰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岳母刺字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父亲教给他的第一首歌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这使岳岐峰从小就树立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他要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精忠门第! 1942、1943 两年,冀南一带连年旱灾、蝗灾,再加上鬼子、汉奸扫荡,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很多人饿死荒野。
岳岐峰父亲的一位朋友对他祖母讲,与其在家饿死,还不如带孩子出去逃个活命就这样,岳岐峰和祖母逃到了离家一百多华里的山东省唐邑县南,这里是伪军的一个大据点,这位朋友在这里当了汉奸,要他留下一起干伪事、当小差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岳岐峰,耳闻目睹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再加上父亲在区游击队工作,所以硬是哭着、闹着,坚决要回家这位朋友威胁说,这里离家远,你回不去,就是回去,也是饿死他坚定的说:就是饿死也要回去 2 -结果,他带着那位朋友给的几个玉米面饼子返回了家乡1944 年春天,当时的岳岐峰只有 13 岁,在现代人的眼里还是个玩童,但是,民族的灾难、家庭的贫困和连续失去亲人的悲苦,已经把他砺炼成了一个立志驱除日寇、求解放、救民众的坚强少年那时,我抗日政府为培养干部队伍设立了抗日高小,学校没有固定的校址,几乎每天都处在和敌人周旋转移的游击状态中岳岐峰进的就是这样的学校进校不久,由于他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学习努力,当年冬天,他就在牛棚里举手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于 1945 年 1 月参加了元南赎地工作队,他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刻苦用功,一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样子1945 年 3 月,我军攻打大名县龙王庙这个日本鬼子大据点,当时他年岁小,身上又长有浓包疥,领导照顾不让他参加这次战斗,让他留守看家,经他反复请求,14 岁的岳岐峰同其他工作队员一样,一人带着三副担架上了战场。
由于大名县的日本鬼子增援,我军撤出了战斗但岳岐峰在参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机敏勇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功河北四十六载岳岐峰生在河北、长在河北,从少年入党到 1990 年调任辽宁省长,在这块热土上,他整整奋斗了 46 年,其中前四十年都是在邯郸度过的,先后担任过市委办公室主任、邯钢总厂党委第一书记、市委书记等职务岳岐峰调邯钢总厂时,正值“文革”期间的 1973 年初邯钢当时是河北省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之一,由于造反派捣乱,支左部队难以控制局面,领导班子处于瘫痪状态,生产也基本停滞岳岐峰知道,这样一个大企业出现这种局面,事态是非常严重的他团结好班子的大多数,就象一个障碍赛跑运动员,冲破阻碍,跨越高栏,抓新建,搞改造,上配套,抢维修,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产量,生产记录连续飙升,创造了邯钢从未有过的大好局面正当岳岐峰在邯钢挥臂创业、邯钢的生产形势蒸蒸日上时, “四人帮”被粉碎了,河北省委发出通知:岳岐峰任邯郸市委第一书记、邯郸市革委会主- 3 -任这时岳岐峰刚满 45 岁,粉碎“四人帮”使他觉得天宽地阔,内心涌动着的是一种蓄势待发的昂扬情绪——揭批“四人帮” ,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一直到拨乱反正,落实政策,中央的部署在邯郸市展的开、跟得上,有条不紊,深入扎实,为全市的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转移奠定了有力的政治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带领市委一班人大力恢复发展邯郸市经济,较早地注意市场导向,研究经济规律,支持推动邯郸第二建筑公司和邯钢探索企业改革和管理的新路子,使其先后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1983 年,邯郸市在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排位中名列第三,成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的中心城市1984 年 4 月,岳岐峰调任唐山市委书记众所周知,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经过几年的恢复,才渐渐出现了生机岳岐峰到任时,唐山恢复重建的任务还很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向河北省委提出了振兴唐山的整体工作思路和未来十年规划,确立了“燕山脚下渤海边,新老三角镶其间;三线开发创伟业,八业并举谱新篇”的经济振兴的谋略和目标,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他的带领下,一些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地市合并后的市、县关系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唐钢的改扩建方案、燕山三个县铁矿的开发、60 万吨纯碱厂的开工、王滩港的建设(孙中山建国方略上要建的北方大港就在王滩)以及沿海水产养殖的大规模开发等一批大项目都是在这位市委书记主政时经过多次讨论,有的是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定下来的在纪念唐山地震十周年时,他向世界庄严宣布:一座崭新的唐山已经重新屹立于冀东大地上。
岳岐峰在邯郸、唐山的业绩,充分表现出他非凡的工作能力1986 年 7月,岳岐峰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1988 年 5 月当选为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重任在肩,他更加忘我地工作他结合河北省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积极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对河北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为促进河北经济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 1989年期间,岳省长临危不乱,稳如泰山,及时果断地处理了一些突发- 4 -事件,亲自到第一线面对近万名绝食的学生,理直气壮地做开导工作,使学生很快返校上课,为稳定河北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带领省政府一班人,排除干扰,坚持指挥工农业生产,保证了河北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行,表现了一个领导干部坚强的党性及无私无畏的革命胆略岳省长志在兴辽1990 年 6 月,已经在河北省长职位上工作了两年多的岳岐峰受命到辽宁省政府主政赴辽宁途经北戴河避暑胜地,在西山海滨浴场,他拜见了敬爱的,老人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辽宁很重要,要把那里的工作搞好在辽宁小范围举行的欢迎会上,他的“就职演说”简单实在、掷地有声:“能够成为辽宁人民中的一员很荣幸,我要尽快说好辽宁话,办好辽宁事!”在第一次省政府常务会上,岳岐峰给同志们留下这样一句话:“请允许我几个月内不定事。
”随后,他一头扎进了基层,走遍了全省 14 个市、44 个县和一大批厂矿企业、乡村学校,还到省政府的各个厅局登门走访或听取汇报此外,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研讨会”上,他会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倾听他们的真知灼见还经常抽出时间走访省内的老同志,并借在北京开会的机会,邀请曾在辽宁工作过的领导同志和老同志座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岳岐峰掌握了大量的宝贵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反复思考、分析、比较,他的兴辽思路终于逐渐清晰了:辽宁要利用地处沿海的优越位置,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吸引外资和技术,嫁接改造老企业;辽宁大中城市多,大中型企业多,重工业比重大,应该走抓城带乡、抓大带小、抓重带轻、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路子;辽宁农业人均土地少,基础地位脆弱,但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应当加大投入,向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力争粮食、副食基本自给或完全自给;辽宁现有工业规模不小,但设备、技术、工艺、产品严重老化,搞好大中型企业应坚持少新建、多改造的原则,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5 -走低投入、多产出、挖掘潜力、强化管理的发展路子;在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机制上,要敢于碰硬的、干实的,要有铁石心肠;但在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困难上要有慈母般的情怀;要改变辽宁财政收支的拮据局面,现实的办法是在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街经济、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有这些逐渐构成了辽宁经济发展战略,并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二次创业的主要内容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奋斗,辽宁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至 1993 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结束了粮食副食品长期不能自给的历史,实现了自给自余,乡镇企业三年间净增产值 1000 多亿元,成为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改造和调整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区街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有大企业人员分流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通过第二次创业,再现了昔日的辉煌,岳岐峰向辽宁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开辟黑龙江“第二战场”1994 年 4 月,中央任命岳岐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岳岐峰曾经坦言:他并不乐意离开经济走势开始好转的辽宁,他来黑龙江是带着中央的重托,同时也肩负着黑龙江 3600 万人民的希望调查研究是岳岐峰一贯的工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他逐渐摸清了黑龙江的家底——这里以资源大省著称,有大油田、大煤矿、大森林、大粮仓,还有大草原、大水面,然而,随着资源的开发,资源型行业已出现疲态和危机;这里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在继续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这里实行计划经济最早、结束计划经济最晚,体制约束,机制陈旧,结构失衡,半数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更让岳岐峰感- 6 -觉不好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对振兴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有一股失落感笼罩在干部群众身上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岳书记主持确立了黑龙江省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总体思路:要大力恢复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开发大兴安岭时的突破高寒禁区精神,重提这些精神,就是要解决失落感,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把黑龙江改革、经济搞上去;在决不放松农业和国有企业等经济发展“第一战场”的同时,积极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对于这一发展思路,开始认识上并不完全统一,有的人认为,开辟第二战场,就是只发展私营经济,而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丢在脑后了岳岐峰不急不燥,他召开座谈会,写调查报告,用事实、史实指出问题、讲清道理他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所谓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日军长驱直入,而我党在华北等敌后开辟以游击战为主的“第二战场” ,由小到大,节节胜利,“第二战场”变成了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在,如果说作为主导和支柱的国有经济是第一战场的话,那么包括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经济等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就是第二战场;如果说作为主业的成立大工业、大企业主产品和农村粮食生产是第一战场的话,那么,城乡的多种经营和林区、油区、煤区的替代产业就是第二战场;如果说以资源型、原字号、初加工、内向型为主的传统产品是第一战场的话,那么,第三产业、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就是第二战场。
一句话,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就是在原有的、传统的经济力量之外,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和科学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第二战场”搞好了,完全能够以副养主、由副变主确定了思路,方方面面行动起来小兴安岭的铁力林业局以场自立、以户自立、既种地又植树的做法,得到大力推广和迅速扩展,再加上精深加工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困难得到很大缓解;煤区依托煤炭求生存,跳出煤炭求- 7 -发展,三三制分流人员的做法也迅速见到了成效;农垦系统几经挫折的四到户、两自理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