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改增应税行为包括哪些.docx
5页营改增应税行为包括哪些 1.“营改增”后各税率适用具体的应税行为是哪些? 各税率适用行业及应税行为如下: 1 17%税率 (1) 销售或进口货物(适用13%的货物除外); (2)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13%税率 销售或进口以下货物: (1) 粮食、食用植物油; (2) 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 用煤炭制品; (3) 图书、报纸、杂志; (4) 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农业产品; (5) 图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11%税率 (1) 转让土地使用权; (2) 销售不动产; (3) 提供不动产租赁; (4) 提供建筑服务; (5) 提供根底电信服务; (6) 提供邮政服务; (7) 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6%税率 (1) 现代服务 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 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其他现代服务 (2) 金融服务 (3) 增值电信服务 (4) 销售无形资产(销售土地使用权除外) 外地区) (5) 提供生活服务。
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 务、其他生活服务 5 零税率 (1) 国际运输服务 (2) 航天运输服务 (3) 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相关服务 研发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设计服务、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和发 行服务)、软件服务、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转让技术 (4)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 (5) 纳税人出口货物(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5%征收率 (1) 销售不动产 ① 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 ② 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动产 ③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购 买的住房和其他个人销售不动产) ④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自建的不动产 ⑤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 ⑥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⑦ 其他个人销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不含其购买的住房)。
⑧ 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将缺陷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市、**市、广 州市和***市之 ⑨ 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将缺陷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市、**市、广 州市和***市) ⑩ 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将2年以上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市、** 市、***市和***市) (2) 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① 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 ② 小规模纳税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动产(不含个人出租住房) ③ 其他个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动产(不含住房) ④ 个人出租住房 (3) 中外合作开采的原油、天然气 7 3%征收率 除上述5%征收率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他纳税人行 业均按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8•铁路运输服务归属于“营改增”哪个税目下?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 通知》(财税〔20**〕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方法》所附的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铁路运输服务,是指通过铁路运送 货物或者旅客的运输业务活动 属于交通运输服务中的陆路运输服务。
在原来的营业税体系中,铁路运输与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并列 纳入试点后,铁路运输作为陆路运输征税 地铁、城市轻轨等也属于陆路运输, 但不属于铁路运输,而属于其他陆路运输 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是指货运客运场站提供的货物配载服务、运输组织服 务、中转换乘服务、车辆调度服务、票务服务、货物打包整理、铁路线路使用服 务、加挂铁路客车服务、铁路行包专列发送服务、铁路到达和中转服务、铁路车 辆编解服务、车辆挂运服务、铁路接触网服务、铁路机车牵引服务、车辆停放服 ^等业务活动 提供铁路运输服务,属于交通运输业,税率为11%;提供货运 客运场站服务,属于物流辅助服务,税率为6% 2.“营改增”具体实施范围包括哪些?税率是如何规定? 1、营改增具体实施范围包括哪些(1)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暂不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2)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率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承受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根据在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资料拓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应侧构造性改革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