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进孔子和孟子-语文活动课教学案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0652495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进孔子和孟子-语文活动课教学案例                    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孔子和孟子;2.积累《论语》和《孟子》中的名句;3.体会孔子和孟子思想中的精髓,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而自豪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孔、孟的资料,摘抄孔子和孟子作品中的名句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然而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今天,让我们通过这次活动一起走进孔子和孟子吧二、活动步骤1.孔、孟小档案师:同学们收集、整理了孔、孟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生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生2: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

      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生3:《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生4: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弟子有: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生5: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生6:孔、孟对周边国家文化很大影响,特别是对韩国和日本……(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课堂上交流,学生们对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著作等有所了解,从而消除了孔子、孟子给我们的遥远感、陌生感)2.孔、孟名言警句选粹师:《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很多语句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现在我们将孔、孟作品中的名句整理出来学生出示名句卡片,同时整理《论语》名句摘录: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⑶言必行,行必果⑷以朋友交,言而有信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名句摘录: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⑶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示卡片后,学生诵读,积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积累了名句,感知了孔、孟思想,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不朽的孔、孟思想师:孔孟的作品,记载了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我们对他们的思想的认识生1: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他还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这一思想影响十分深远生2:我觉得孔子是一位刚正、友善、谦虚的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宣扬的人格也正说明他的刚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看出他善于与人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一位博学之人能说出这句话并力行之,是何等谦虚!(大家拍手叫好)生3: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这一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学习仍有指导意义生4:在学习《鱼的所欲也》一课时,我知道了孟子的性善学说,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这可以说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他所强调的个人道德修养正好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所以,他的这一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师:刚才大家的发言很积极,见解也很精辟,让我们更深地理领会到了孔孟思想.(学生的纷纷发言,既深入体会孔、孟思想,又从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中获得启迪)三、活动总结师:今天,通过这节活动课,我们了解了孔、孟有关知识,品读了他们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了他们思想中精髓他们的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他们的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积淀,今天,我们了解到的仅“沧海一粟”,希望有时间大家再多去领略她的独特“魅力”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